職災發生了,我的權益在哪裡?一次搞懂雇主責任與保險給付!
身為職災保險受益人,當不幸遭遇職業災害時,除了身體的傷痛,隨之而來的往往是對於法律權益的茫然與不安。職災保險費誰該繳?雇主又該負擔哪些責任?領了保險給付後,還能向雇主要求其他補償嗎?這些都是您可能遇到的疑問。
律點通深知您的擔憂,因此特別為您整理這份指南,希望能用最白話、最實用的方式,帶您一次看懂職災保險的相關規定,確保您的權益不打折扣。
職災保險費,原則上由雇主全額負擔!
首先,您必須知道一個重要的原則:職災保險費,依法是由您的雇主全額負擔的! 這與一般勞保的普通事故保險費(由勞工、雇主及政府共同分擔)是不同的。
根據《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19條及《勞工保險條例》第15條,都明確規定了這一點: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19條:「本保險之保險費負擔,依下列規定辦理之:…除第 十條第一項所定實際從事勞動之人員,保險費應自行負擔外,全部由投保單位負擔。」
《勞工保險條例》第15條:「…職業災害保險費全部由投保單位負擔。」
這表示,雇主不能要求您分擔職災保險費,這是他們應盡的法律義務。如果您的雇主有向您收取職災保險費,那是不合法的行為!
雇主的雙重責任:無過失補償與過失賠償
當職災發生時,雇主對您負有兩種主要的法律責任:
- 無過失補償責任:只要您是因執行職務而遭遇職業災害,不論雇主有沒有過失,都必須依法給予補償。這包括醫療費用、不能工作期間的原領工資補償、失能補償,以及不幸身故時的喪葬費與死亡補償。
《勞動基準法》第59條:「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時,雇主應依下列規定予以補償。…」
重點提示:由於職災保險費是由雇主全額負擔,所以您從職災保險領到的給付,雇主可以拿來抵充他依《勞動基準法》應負的補償責任。也就是說,如果保險給付已經足夠,雇主就不用再另外支付補償金;但如果保險給付不足以彌補您的損失,雇主還是要補足差額。
- 過失賠償責任:如果職災的發生是因雇主有過失(例如未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未遵守職安規定),雇主除了補償責任外,還可能需負擔額外的賠償責任,例如精神慰撫金等。但如果雇主能證明自己完全沒有過失,則可免除這部分的賠償。不過,實務上雇主對工作場所安全負有高度注意義務,要舉證無過失並不容易。
職災給付與雇主責任:案例故事看懂抵充原則
案例一:陳先生中暑案——職災保險金可抵充雇主補償
陳先生在烈日下工作時不幸中暑昏倒,經醫生診斷為職業疾病。他向雇主請求醫療費用及其他損害賠償。雇主表示,陳先生已向職災保險申請並領取了相關給付,這些費用應該可以抵充雇主應負的責任。
律點通解析:法院最終認定,由於職災保險費是由雇主全額支付的,因此陳先生透過職災保險領取的醫療費用,確實可以抵充雇主依《勞動基準法》應負的醫療補償責任。此外,法院也審酌陳先生自己未及時告知身體不適,因此在雇主的「過失賠償責任」部分,適度減輕了雇主的賠償金額。
給您的啟示:職災保險給付是您重要的保障,但也要理解其與雇主補償責任之間的關係。若有其他超出保險給付的損失,您仍有權向雇主請求賠償,但若您自身對災害發生也有過失,可能會影響賠償金額。
案例二:王先生未投保案——雇主未保險的代價
王先生在工作時不幸發生職災身故,但他的雇主卻沒有依法為他辦理勞工保險(包含職災保險)。王先生的家屬除了請求死亡補償外,也要求雇主賠償因未投保勞保所造成的損失。
律點通解析:法院調查後發現,該雇主已達到強制投保勞保的標準,卻未依法為王先生投保。因此,雇主除了要依《勞動基準法》支付死亡補償外,還必須依《勞工保險條例》第72條規定,賠償王先生家屬因未能領取勞保職災給付而造成的損失。這筆損失可能高達數十個月的薪資,對雇主而言是沉重的代價。
給您的啟示:如果您的雇主沒有依法為您投保職災保險,一旦發生職災,雇主將面臨巨大的賠償責任。這也提醒您,務必確認雇主有依法為您投保,這是保障您權益的第一步。
雇主未依法投保或低報薪資的責任
如果雇主沒有依法為您投保職災保險,或故意低報您的投保薪資,將會面臨嚴重的後果:
- 高額罰鍰:主管機關會對雇主處以罰鍰,且可能公布違規事由。
- 賠償責任:雇主除了要負擔《勞動基準法》的職災補償責任外,還需賠償您因未投保或低報薪資而未能領取到的保險給付損失。這筆賠償金額可能遠高於原本應繳的保險費。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的最新趨勢
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將職災保險從勞保中獨立出來,並擴大納保對象、提高給付水準、強化職災預防與重建。這代表國家對職災勞工的保障更全面、更重視。即使是未滿5人的小型事業單位,也強制納保職災保險,讓更多勞工能獲得保障。
結論:保障您的權益,從了解開始
面對職災,了解自身的權益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請記住以下重點:
- 職災保險費由雇主全額負擔,您不需支付。
- 雇主對職災負有無過失補償責任,職災保險給付可抵充此責任。
- 若雇主有過失,您可要求額外賠償,包括精神慰撫金。
- 雇主未投保或低報薪資,將面臨高額罰鍰與賠償責任,您仍可要求雇主賠償未能領取的保險給付。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清楚自己的權益。在遭遇職災時,請務必妥善保存所有相關證據,例如醫療單據、工資證明、職災事故報告等,這將有助於您後續的權益主張。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發生職災後,應該先做什麼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A: 職災發生後,您應該立即就醫,並妥善保存所有醫療單據、診斷證明。同時,盡快向雇主報告職災事故,並要求雇主依規定向勞保局申報職災。此外,若有事故現場照片、證人證詞、薪資證明、出勤紀錄等,都應盡可能收集並保存,這些都是未來申請給付或主張權益的重要證據。
Q: 我已經領了職災保險給付,還能跟雇主要求其他補償或賠償嗎?
A: 可以的。職災保險給付是用來抵充雇主依《勞動基準法》應負的「無過失補償責任」。如果您的實際損失(例如醫療費、不能工作期間的工資等)超過了職災保險給付的金額,雇主仍需補足差額。此外,如果職災的發生是因雇主有過失,您還可以向雇主請求額外的「過失賠償」,例如精神慰撫金、超出《勞基法》補償範圍的損失等。
Q: 如果雇主沒有幫我投保職災保險,我發生職災怎麼辦?
A: 即使雇主沒有依法為您投保職災保險,您仍可以向勞保局申請職災給付。勞保局會先支付給付給您,然後再向未依法投保的雇主追償。同時,雇主也會因為未依法投保而面臨罰鍰,並且必須賠償您因未能領取職災保險給付而造成的損失。因此,您的權益不會因為雇主未投保而受損,但處理過程可能會比較複雜。
Q: 職災保險的「實績費率」制度對我有什麼影響?
A: 實績費率制度是針對僱用員工達一定人數的事業單位,會根據其過去三年職災發生率及職安衛辦理情況,調整其職災保險費率。如果雇主積極投入職安衛改善,降低職災發生率,費率可能會降低;反之則可能提高。這項制度的目的是鼓勵雇主重視職業安全,雖然直接影響的是雇主,但最終受益的是您,因為更安全的職場環境能降低職災發生的風險。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