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勞工必看:別讓勞保「高薪低報」偷走你的未來!
身為兼職勞工的您,是否曾想過自己的勞保權益究竟有沒有被完整保障?許多人以為兼職工作可能沒勞保,或是覺得勞保跟自己關係不大,其實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更甚者,有些雇主為了節省成本,會悄悄地將您的「月投保薪資」以多報少,也就是俗稱的「高薪低報」。
別小看這個行為,它不僅讓雇主面臨罰款,更可能嚴重影響您未來能領到的勞保給付,從老年年金、生育給付到職災補償,都可能因此大打折扣!今天,律點通就要帶您一次搞懂勞保的眉眉角角,讓您的兼職之路走得更安心、更有保障。
勞保費怎麼算?誰該付?
首先,我們要了解勞保費是怎麼計算的。根據《勞工保險條例》的規定,勞工保險費的負擔比例是這樣分的:
- 普通事故保險費:由勞工負擔 20%,雇主負擔 70%,政府補助 10%。
- 職業災害保險費:這部分則是由雇主全額負擔。
《勞工保險條例》第15條:「勞工保險保險費之負擔,依下列規定計算之:一、…其普通事故保險費由被保險人負擔百分之二十,投保單位負擔百分之七十,其餘百分之十,由中央政府補助;職業災害保險費全部由投保單位負擔。」
小提醒:自民國111年5月1日起,職業災害保險已由《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簡稱職保法)獨立規範。雖然《勞工保險條例》第15條仍載有職業災害保險費由投保單位全額負擔之規定,但實際執行與相關權益給付應依職保法之規定辦理。職保法第19條對於一般受僱勞工的職業災害保險費負擔,亦維持由投保單位全額負擔。
簡單來說,您每個月的勞保費,有一部分是由您的雇主支付,另一部分從您的薪水中扣除,政府也會幫忙出一點。而最重要的職災保險,則是雇主必須全額負責,這也凸顯了雇主保障勞工安全的義務。
什麼是「月投保薪資」?為什麼它很重要?
「月投保薪資」是計算您勞保費和未來所有勞保給付的基礎。它不是隨便填寫的數字,而是應該根據您的實際月薪資總額,對照勞保局的「投保薪資分級表」來申報。
《勞工保險條例》第14條第1項:「前條所稱月投保薪資,係指由投保單位按被保險人之月薪資總額,依投保薪資分級表之規定,向保險人申報之薪資...」
這裡的「月薪資總額」可不是只有底薪喔!根據《勞動基準法》的定義,所有您因為工作而獲得的報酬,包括薪水、獎金、津貼,以及任何名義的經常性給與,都應該算在內。如果雇主沒有把這些都算進去,就可能造成「高薪低報」。
「高薪低報」會影響我什麼?
如果雇主將您的月投保薪資以多報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您未來能領到的各種勞保給付,都會跟著縮水!無論是:
- 老年給付(退休後領的年金或一次金)
- 生育給付(女性勞工生產時領取)
- 傷病給付(因傷病無法工作時領取)
- 失能給付(因傷病導致失能時領取)
- 死亡給付(勞工死亡後家屬領取)
這些給付的金額,都是根據您的「平均月投保薪資」來計算的。投保薪資低報,給付金額自然就減少了。這等於是您現在少繳一點保費,未來卻可能損失一大筆錢,非常不划算!
別讓權益睡著了!真實案例告訴你
「高薪低報」不是開玩笑,雇主一旦被查獲,不僅要被勞保局處以高額罰鍰,更要賠償勞工因此造成的損失!以下透過兩個實際案例,讓您更了解其中的嚴重性:
案例一:退休後才發現勞保年金縮水,雇主得賠償!
小陳是一位兼職多年的勞工,退休後開始領取勞保老年年金。他發現自己領到的年金比預期的少,一查之下才驚覺,原來雇主長期以來都將他的月投保薪資「高薪低報」了!小陳因此向法院提告,要求雇主賠償這段時間因高薪低報而少領的老年年金差額。
法院怎麼說?
法院認為,雇主確實有依法覈實申報勞保投保薪資的義務。雇主高薪低報的行為,導致小陳的老年年金受損,因此雇主必須負賠償責任。更重要的是,法院明確指出,勞工因為雇主高薪低報而請求損害賠償的時效是15年!這表示即使您已經離職很久,只要在15年內發現問題,都還有機會追討回您的損失。
《勞工保險條例》第72條第3項:「投保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將投保薪資金額以多報少或以少報多者,自事實發生之日起,按其短報或多報之保險費金額,處四倍罰鍰,並追繳其溢領給付金額。勞工因此所受損失,應由投保單位賠償之。」
這個案例(改編自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1年度勞訴字第215號民事判決)告訴我們,勞工的權益有長達15年的追訴期,千萬不要因為時間久遠就放棄。
案例二:雇主高薪低報,職災補償也可能受影響!
小美在兼職工作中不幸發生職災,導致她需要請領勞保職災給付。然而,雇主過去曾有高薪低報的紀錄,導致小美能領到的勞保職災給付金額不如預期。雖然雇主依法也應負擔職災補償責任,但由於勞保給付金額不足,雇主可能需要額外支付補償金。
法院怎麼說?
法院認為,雇主因未依法辦理勞工保險或高薪低報所造成的勞工損失,其賠償金本質上仍屬於勞保給付的代替權利。在職業災害保險費由雇主全額負擔的情況下,這筆賠償金可以抵充雇主在《勞動基準法》上的職災補償責任。(改編自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2281號民事判決)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高薪低報不僅影響普通事故給付,對職業災害給付也有直接影響,最終雇主仍需為其違法行為承擔後果。
兼職勞工自保指南:這樣做,權益不縮水!
了解了「高薪低報」的嚴重性,兼職勞工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呢?
- 主動查核投保薪資:
- 定期向勞保局查詢:您可以透過勞保局網站、電話、臨櫃,或使用勞動部勞保局的行動服務APP,查詢您的勞保投保紀錄和月投保薪資。這就像定期檢查您的健康報告一樣重要!
- 核對實際薪資:拿到薪資單或銀行轉帳紀錄時,核對一下您的月薪資總額(包含所有經常性獎金、津貼),與勞保局網站上顯示的投保薪資是否相符。
- 保留薪資證明:
- 薪資單、銀行轉帳紀錄、所得稅申報資料:這些都是證明您實際薪資的重要文件。請務必妥善保存,以備不時之需。電子檔或紙本都可以,但最好有多種備份。
- 及時主張權益:
- 先向雇主反映:如果您發現雇主有高薪低報的情形,可以先禮貌地向雇主反映,要求他們依法更正。有些雇主可能是無心之過,透過溝通可以解決。
- 尋求協助:如果雇主不願配合,您可以向各地的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如勞工局)提出申訴,或考慮尋求法律途徑,提起訴訟。
- 注意時效:
- 15年追訴期:請記住,根據最新的實務見解,勞工因高薪低報所受損失向雇主請求賠償的時效長達15年。這給了您足夠的時間去發現問題並主張您的權利。
結論:您的勞保權益,由您自己守護!
兼職勞工的權益與正職勞工一樣重要,特別是勞工保險,它關係著您未來退休、生育、生病或發生職災時的重要保障。別讓雇主的「高薪低報」行為,悄悄侵蝕了您的應有福利。主動關心、定期查核、妥善保存證據,並在必要時勇敢地主張您的權利,才是保障自身勞保權益的最佳方法。記住,您的勞保,是您辛苦工作的回報,也是您未來生活的堅實後盾!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兼職勞工的勞保跟正職有什麼不一樣?
A: 在勞工保險的適用上,只要您是受僱於適用《勞動基準法》的單位,無論是兼職或正職,雇主都應依法為您投保勞工保險。兩者主要的差別可能在於工作時數與薪資結構,進而影響月投保薪資的申報級距。但就勞保費分擔比例、給付權益計算方式以及雇主高薪低報的法律責任而言,兼職和正職勞工的權益原則上是相同的。
Q: 我怎麼知道我的雇主有沒有「高薪低報」?
A: 您有幾種方式可以查核: 1. 線上查詢:透過勞保局的「勞保個人網路申報及查詢作業」網站,使用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戶號登入查詢。 2. 勞保局APP:下載勞動部勞保局的行動服務APP,綁定個人資料後即可查詢。 3. 臨櫃查詢:攜帶身分證明文件至勞保局各地辦事處,或透過郵局、便利商店的多媒體資訊工作站(KIOSK)查詢。 4. 核對薪資單:將您實際領到的薪資總額(包含所有獎金、津貼等經常性給與)與查詢到的月投保薪資進行比對。如果實際薪資明顯高於投保薪資,就可能有高薪低報的問題。
Q: 如果發現雇主高薪低報,我該怎麼辦?
A: 首先,您可以先與雇主溝通,告知他們您已發現投保薪資不符,並要求他們依法更正。如果雇主拒絕或不予理會,您可以採取以下行動: 1. 向勞工局申訴:向您工作所在地的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勞工局)提出申訴,他們會介入調查並要求雇主限期改善。 2. 提起民事訴訟:若雇主仍不願賠償您因高薪低報所造成的損失,您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雇主賠償差額。請記得,這個請求權的時效長達15年。
Q: 高薪低報會影響哪些勞保給付?
A: 高薪低報會直接影響所有以「平均月投保薪資」為計算基礎的勞保現金給付,包括: - 老年給付(老年年金、老年一次金) - 生育給付 - 傷病給付 - 失能給付 - 死亡給付 - 職業災害給付(傷病、失能、死亡給付等) 簡單來說,所有需要用到投保薪資來計算的給付,都會因為高薪低報而減少,讓您的權益大受影響。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