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雇主必看:薪資調整與基本工資的法律紅線

雇主必看:薪資調整與基本工資的法律紅線

律點通
2025-08-30
5分鐘
勞動法/勞資爭議勞資關係薪資爭議
LINE

經營事業,最怕收到勞資爭議通知,尤其是薪資問題。雇主如何確保薪資制度合法合規,避免觸法風險?本文深入解析薪資調整的法律紅線與實務建議,助您穩健經營。

一、薪資議定與基本工資:兩大法律紅線

薪資是勞動契約核心。其議定與變更須遵循「勞雇雙方合意」及「不得低於基本工資」兩大原則。

1. 工資合意原則:片面減薪,法律不允許

工資應由勞雇雙方議定,雇主不能單方面調降員工薪資。任何變更都必須取得勞工的書面明示同意。片面減薪不僅違法,勞工更可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終止契約並請求資遣費。

《民法》第153條第1項:「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 這條民法規定契約成立需雙方意思一致,薪資變更亦同。

2. 基本工資強制性:不容妥協的最低底線

《勞動基準法》第21條第1項:「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此為強制性規定,任何約定低於基本工資的薪資,該部分約定均屬自始、當然無效。雇主仍有義務補足至基本工資。

二、實務案例:片面減薪,公司敗訴賠償

某公司未與員工協商,逕自公告調降薪資。員工小陳認為權益受損,終止勞動契約並請求資遣費。法院判決公司片面減薪違法,小陳請求合法。啟示:雇主片面減薪是違法的,即使公司有經營困難,也必須取得員工同意。

三、雇主必讀:薪資調整合法操作指南

為避免勞資糾紛,雇主處理薪資事宜時,務必遵循:

  • 取得「書面明示同意」: 無論加薪或減薪,都應與員工充分協商,並取得其書面同意,這是最安全的做法。
  • 嚴守基本工資底線: 隨時關注政府公告的最新基本工資,確保所有員工的月薪或時薪,均不低於法定標準。
  • 工資結構透明化: 清楚定義薪資中哪些屬於「工資」(經常性給與),哪些屬於非工資項目,避免未來爭議。
  • 妥善保存所有紀錄: 舉凡勞動契約、薪資條、調整協議等,都應妥善保存,作為勞資爭議中的重要證據。

四、常見迷思釐清

迷思一:員工沒抗議,就是默許減薪?

不盡然。雖然部分判決在特定情況下認定員工長期沉默為默示同意,但若減薪已違反《勞動基準法》強制規定(例如低於基本工資),即使員工持續領取減薪後薪資,法院仍可能認定該減薪無效。雇主不應依賴默示同意,應取得明示書面同意。

迷思二:總薪資高於基本工資,個別項目低於法規也沒關係?

錯誤。《勞動基準法》對工時、加班費等各項勞動條件都有明確的強制規定。即使總額看似優渥,但若工資結構或工時約定個別項目違反強制規定(例如底薪低於基本工資,或加班費未依法給付),該部分仍屬無效。雇主應確保工資結構和各項勞動條件均符合《勞動基準法》的最低標準。

結語:合法經營,從「薪」開始

合法合規的薪資制度,是建立穩固勞資關係的基石。主動了解並遵守法規,不僅能保障員工權益,更能有效避免勞資糾紛,讓您的企業經營更為穩健。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雇主可以因為公司經營不善,而單方面調降員工薪資嗎?

A: 不可以。工資是勞動契約的重要內容,依照《勞動基準法》第21條第1項,工資應由勞雇雙方議定。雇主若未經員工「明示同意」就片面調降薪資,此行為在法律上是無效的,員工有權利請求補足差額,甚至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終止契約並請求資遣費。

Q: 如果員工已經領了幾個月減薪後的薪水,但沒有提出異議,這算是默示同意嗎?

A: 不一定。雖然實務上有些案例會因員工長期未異議而認定為默示同意,但法院對此認定相當謹慎。特別是當減薪行為已違反《勞動基準法》的「強制規定」(例如低於基本工資),即使員工長期受領減薪後薪資,仍不構成默示同意,該減薪行為仍屬無效。為避免爭議,雇主應始終取得員工的「書面明示同意」。

Q: 我給員工的總薪資高於基本工資,但底薪部分略低於基本工資,這樣會違法嗎?

A: 會。基本工資是《勞動基準法》的最低標準,雇主給付的「工資」(包含底薪、津貼、獎金等經常性給與)都不能低於基本工資。即使您給付的總額看似優渥,但若底薪或其他構成工資的個別項目低於法定基本工資,該部分仍屬違法。雇主應確保薪資結構中的「工資」項目,皆符合基本工資的最低標準。

Q: 雇主在調整薪資時,有哪些文件或流程是必須留存的?

A: 雇主應妥善留存所有與薪資相關的文件,包括:新進員工的勞動契約、薪資議定書、歷次薪資調整的書面協議(需有員工簽名)、每月薪資單(明細)、出勤紀錄等。這些都是在勞資爭議中證明您合法的關鍵證據。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