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兼職打工族必看!保障工資、加班費與基本權益全攻略

兼職打工族必看!保障工資、加班費與基本權益全攻略

律點通
2025-08-30
5分鐘
勞動法/勞資爭議勞資關係工資保障
LINE

兼職工作者看過來!您的工資、加班費與權益,律點通為您解析!

您是否正從事部分工時的工作?無論是學生打工、兼職貼補家用,或是彈性工時的上班族,許多兼職工作者對於自己的勞動權益常常一知半解,甚至擔心權益受損卻不知如何求助。別擔心!律點通今天就要為您解析,身為部分工時的您,在台灣的法律框架下,究竟有哪些基本的工資保障與權益,讓您工作起來更有底氣!

1. 我是部分工時,但我是「勞工」嗎?判斷身分的關鍵!

首先,最重要的問題是:您是否被《勞動基準法》(簡稱《勞基法》)保障?這取決於您是否具備「勞工」身分。即使您的職稱是「實習生」、「工讀生」或「助理」,只要符合以下條件,您就可能被認定為《勞基法》所稱的「勞工」:

  • 人格從屬性:您的工作內容、時間、地點等都受到雇主的指揮監督,需要服從雇主的指示,不能隨意決定工作方式。
  • 經濟從屬性:您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報酬以維持生計,而不是為自己經營事業。
  • 組織從屬性:您是雇主組織體系的一部分,與其他同事共同分工合作。

簡單來說,如果您需要固定排班、聽從主管指示、有上下班打卡規定、工作內容是為公司提供服務並領取報酬,那麼您很有可能就是一名受《勞基法》保障的「勞工」,即使您是兼職或部分工時。

《勞基法》對於「勞工」與「工資」有明確定義:

《勞動基準法》第2條:「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勞工:指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 二、雇主:指僱用勞工之事業主、事業經營之負責人或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 三、工資: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薪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

這表示,只要您因工作而獲得的報酬,且是經常性給予的,都屬於「工資」的範疇。

2. 我的工資,不能低於「基本工資」!

一旦您被認定為「勞工」,那麼您的工資就受到《勞基法》的嚴格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得低於基本工資。無論您是計時或計月,雇主都必須遵守這項規定。即使您是試用期、未足月到職或部分工時,工資仍不得低於按比例計算的基本工資。

《勞動基準法》第21條第1項:「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此外,《最低工資法》也進一步強化了這項保障。如果雇主給付的工資低於最低工資,主管機關可以處以新臺幣二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甚至公布其名稱和負責人姓名,並限期改善,逾期未改善者還會按次處罰。這代表政府對於保障勞工基本工資的決心。

3. 加班、休假,兼職也能有保障!

身為勞工,即使是部分工時,您同樣享有加班費與休假日的工資保障:

  • 加班費:如果雇主延長您的工作時間(加班),必須依法給付加班費。例如,延長工作時間在2小時以內者,要加給三分之一以上;再延長者,要加給三分之二以上。
  • 《勞動基準法》第24條對加班費有詳細規範。
  • 休假日工資:例假、休息日、國定假日及特別休假,雇主都應該照給工資。如果雇主徵得您同意在這些休假日工作,工資也必須加倍發給。
  • 《勞動基準法》第39條保障了您在特定休假日工作的工資權益。

4. 實際案例分享:法院怎麼看兼職人員的權益?

為了讓您更清楚這些法律規定在實務上如何應用,律點通整理了兩個生活化的案例:

案例一:咖啡店助理小雅的從屬性之爭

小雅在一家咖啡店擔任助理,工作內容包括點餐、製作飲料、清潔等,她需要聽從店長指示、遵守排班表、不能隨意請假,每月領取固定薪資。但店長卻一直說小雅是「實習生」,所以工資可以低於基本工資,也沒有加班費。小雅覺得不合理,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怎麼判? 法院認為,雖然店長稱小雅為「實習生」,但小雅的工作內容具備了人格從屬性、經濟從屬性與組織從屬性(需聽從指揮、為公司提供勞務、領取報酬、與其他員工共同工作),因此認定小雅與咖啡店之間成立勞動契約,小雅是受《勞基法》保障的「勞工」。咖啡店最終被判決需補足小雅不足的基本工資、國定假日工資及加班費。

律點通提醒: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判斷是否為勞工,要看實際工作狀況,而非雇主給的職稱。只要您有提供勞務、受指揮監督並領取報酬,就很有可能是勞工!

案例二:超商打工小陳的最低工資保障

小陳在超商打工,因為課業關係,有幾天請了假。結果當月領到的薪水,換算下來的時薪低於當時的法定基本工資。超商老闆認為小陳有請假,所以薪水自然會比較少,沒有違反規定。但後來超商卻收到了勞工主管機關的罰單。

法院怎麼判? 法院認為,即使勞工有請假或未足月到職,雇主仍有義務確保其工資不得低於按比例計算的法定基本工資。雇主對於勞動法令及基本工資數額有注意查證的義務。因此,超商被認定違反《勞基法》第21條,必須繳納罰鍰,甚至被公布名稱。

律點通提醒:這個案例強調了基本工資的強制性。無論您請了多少假或工作時數不滿一個月,雇主都必須確保您實際領到的工資,換算下來不能低於基本工資的最低標準!

5. 兼職權益自保術:您可以這樣做!

  • 確認勞工身分:仔細檢視您的工作內容,是否符合上述「人格、經濟、組織從屬性」的判斷標準。如果符合,您就是勞工!
  • 核對工資明細:每月收到薪資時,務必核對薪資單,確認您的時薪或月薪是否符合當年度的「基本工資」標準。
  • 保留出勤紀錄:養成記錄自己上下班時間的習慣,例如打卡紀錄、班表、或手機拍照等,這是未來計算加班費或證明工時的重要依據。
  • 了解加班規定:如果被要求加班,務必確認雇主是否依法給付加班費。休息日、國定假日出勤的工資計算方式也應留意。

結語

部分工時的工作雖然彈性,但您的勞動權益絕不能打折!透過這篇文章,希望您能更清楚自己的「勞工」身分認定、基本工資、加班費與休假權益。當您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請勇敢地站出來,維護屬於您的合法保障。了解法律,就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具備「勞工」身分,進而享有《勞基法》的保障?

A: 判斷您是否為《勞基法》所稱的「勞工」,主要看您與雇主之間是否有「從屬性」。這包括:1. 人格從屬性:您的工作內容、時間、地點等是否受雇主指揮監督?2. 經濟從屬性:您是否為雇主提供勞務以換取報酬維生?3. 組織從屬性:您是否納入雇主的組織體系,與其他同事共同分工?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即使您的職稱是「實習生」或「工讀生」,您都很有可能被認定為勞工,享有《勞基法》的保障。

Q: 我的部分工時薪資,雇主可以低於基本工資嗎?

A: 不可以!無論您是全職還是部分工時,只要您具備勞工身分,您的工資就不得低於法定基本工資。即使您是計時人員,您的時薪也必須符合當年度的基本時薪。如果您是月薪制但工作時數較少或有請假,雇主也必須確保您實際領到的工資,換算下來不會低於按比例計算的基本工資。違反者,雇主將面臨罰鍰。

Q: 部分工時的員工也有加班費嗎?如何計算?

A: 是的,只要您是《勞基法》認定的勞工,即使是部分工時,也同樣享有加班費的權利。當您的工作時間超出法定正常工時(每日8小時或每週40小時),或在休息日、國定假日工作時,雇主就必須依法給付加班費。加班費的計算方式與全職勞工相同:《勞基法》第24條規定,延長工時在2小時以內者,加給三分之一以上;再延長者,加給三分之二以上。在休息日工作則有更嚴格的加給標準。

Q: 如果雇主把我稱為「學習生」或「技術生」,是不是就沒有勞工保障了?

A: 不一定。法律上對於「技術生」有特別規定,但招收技術生需簽訂書面訓練契約並送主管機關備案。如果雇主只是單方面稱您為「學習生」或「技術生」,但您實際上卻是在提供勞務、受指揮監督並領取報酬,那麼法院仍然可能認定您為一般勞工,並適用《勞基法》的保障。重點在於實際工作內容與從屬性,而非雇主給予的名稱。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