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會費怎麼收、怎麼用?財務管理合法合規全攻略
身為工會財務的關注者,您是否曾對工會會費的收取標準、使用方式感到疑惑?工會的健全運作,仰賴穩定的財務支持,而會費正是其核心命脈。然而,如何確保會費的收取合法、使用合理,並建立透明的財務制度,是每個工會都必須面對的挑戰。
今天,律點通將帶您深入了解台灣工會會費相關的法律規範,從法條依據、實務案例到操作指引,讓您一次掌握工會財務管理的關鍵要點!
1. 工會經費的法源依據:不只是收錢,更是責任!
工會經費的來源與收取標準,在《工會法》中有明確規範,這不僅是工會收取費用的依據,更是對會員負責的基礎。
《工會法》第28條
「工會經費來源如下:一、入會費。二、經常會費。三、基金及其孳息。四、舉辦事業之利益。五、委託收入。六、捐款。七、政府補助。八、其他收入。前項入會費,每人不得低於其入會時之一日工資所得。經常會費不得低於該會員當月工資之百分之零點五。企業工會經會員同意,雇主應自該勞工加入工會為會員之日起,自其工資中代扣工會會費,轉交該工會。」
這條法規明確列舉了工會的八種合法經費來源,並特別針對入會費和經常會費設定了最低收取標準:入會費不得低於會員一日工資,經常會費不得低於當月工資的0.5%。這確保了工會運作所需的基本財源,也避免了過高的會費負擔。此外,企業工會若經會員同意,雇主有代扣會費的義務,大大提升了會費收取的便利性。
2. 會費怎麼繳?彈性與便利兼具的繳納方式
除了最低標準,法律也賦予工會在會費收取方式上的彈性,並詳細說明了雇主代扣會費的「會員同意」形式。
《工會法施行細則》第26條
「工會會員經常會費之繳納,得由雇主按同意代扣之全體會員當月工資總額統一扣繳轉交工會,或由會員自行申報當月工資,並按月計算繳納。工會依本法第 二十八條規定,得於章程中自行訂定入會費或經常會費收費分級表。」
這表示工會可以選擇由雇主統一扣繳,或讓會員自行申報繳納。更重要的是,工會可以在章程中訂定收費分級表,例如依會員工資高低設定不同的會費級距,以符合實際情況,展現收費的彈性與公平性。
而對於雇主代扣會費,「會員同意」的認定方式也相當多元:
《工會法施行細則》第25條
「本法第 二十八條第三項所稱經會員同意,指下列情形之一:一、會員個別同意。二、工會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議決。三、工會章程規定。四、團體協約之約定。五、工會與雇主有代扣會費之約定或慣例者。」
這意味著工會不一定要逐一取得會員的書面個別同意,透過會員大會決議、章程規定,甚至團體協約約定或代扣慣例,都可視為合法同意,為雇主代扣會費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3. 工會財務透明化:建立信任的基石
工會作為會員權益的捍衛者,其財務管理必須健全且透明,才能贏得會員的信任。
《工會法》第30條要求工會應建立財務收支運用及稽核機制,而《工會財務處理準則》則進一步細化了具體規範:
- 《工會財務處理準則》第12條:工會應編製年度工作計畫及收支預算表,提經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議決後,報請主管機關備查。
- 《工會財務處理準則》第15條:工會應訂定財務處理辦法,提經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議決後實施。
- 《工會財務處理準則》第26條:工會財務收支不得匿報或虛報,並應按季公開揭示。
這些規定確保了工會經費的合法、合理與透明使用,會員有權知悉工會的財務狀況。
4. 實務案例:會費收取方式的彈性與平等原則
在實務上,工會是否能彈性設計會費收取方式,例如按比例收取,曾引起爭議。讓我們看一個實際的案例:
某專業技師公會的會費改革之路
想像一下,某專業技師公會為了讓會費收取更公平,決定在章程中增訂一項「乙類常年會費」,規定會員應按其承辦案件酬金收入的特定比例繳納。部分會員對此不滿,認為這違反了「會員平等原則」,且可能侵害個人隱私,因此提起訴訟。
法院在審理後指出, 《人民團體法》 (工會作為人民團體之一種,此原則具參考性)並未限定常年會費必須是固定金額,也不排除按比例計收。只要這種按比例收取會費的方式適用於全體會員,沒有構成差別待遇,就不會違反憲法上的平等原則。
至於隱私權部分,法院認為技師的「承辦案件酬金收入」多屬於公開或可計算的資料,會員對此沒有合理的隱私期待,因此並未侵害資訊隱私權。
這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 工會在符合法律最低標準的前提下,可以彈性設計會費收取方式,包括按比例收取,不限於固定金額。只要會費收取標準的差異是基於合理且普遍適用的原則,並經由民主程序決議(如會員大會),且適用於全體會員,通常會被認定為合法。
5. 工會財務運作的實務指引
為了確保工會財務的健全與合規,以下提供幾點實務操作建議:
5.1 章程訂定與修正
- 明確規範:依據《工會法》第12條,工會章程應明確記載經費來源、收取方式、標準、繳納期限、財務管理與會計制度等。這是工會財務運作的根本大法。
- 彈性設計:依《工會法施行細則》第26條,可於章程中訂定入會費或經常會費的收費分級表,以符合會員實際情況。
- 合法程序:章程的訂定與變更,務必依《人民團體法》相關規定,經會員(會員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並報請主管機關核備,確保其合法性。
5.2 會費收取與雇主代扣
- 符合最低標準:入會費和經常會費的收取,必須符合《工會法》第28條規定的最低標準。
- 取得會員同意:若欲由雇主代扣會費,必須依《工會法施行細則》第25條所列方式之一,明確取得會員同意。建議以書面個別同意或經會員大會決議並載明於章程中,以減少爭議。
- 與雇主協商:企業工會應與雇主協商代扣會費的具體流程與時程,並可將其納入團體協約,確保順利執行。
5.3 財務管理與透明化
- 建立機制:依《工會法》第30條建立健全的財務收支運用及稽核機制,這是工會財務管理的基石。
- 預算與決算:依《工會財務處理準則》第12條,理事會應編製年度工作計畫及收支預算表,提經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議決,並報請主管機關備查。年度決算亦應循相同程序,確保公開透明。
- 財務辦法:依《工會財務處理準則》第15條,訂定詳細的財務處理辦法,規範財產登記、增減、處分、保管運用等程序,讓財務管理有章可循。
- 公開揭示:依《工會財務處理準則》第26條,工會財務收支應按季公開揭示,確保會員知情權,這是建立信任的重要環節。
5.4 風險提醒與預防措施
- 內部控制:建立嚴謹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會計人員職責分工,定期進行財務查核,防止舞弊或侵占情事發生。例如,曾有工會會計侵占代收款項的案例,凸顯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 避免違法收費:確保所有會費及其他經費來源均符合《工會法》第28條規定,避免收取法律未允許的費用,以免觸法。
- 資訊公開:充分揭露財務資訊,有助於建立會員信任,減少因財務不透明而引起的爭議,讓工會運作更為順暢。
結論:健全財務,強化工會力量
工會的財務管理不僅是行政事務,更是維繫會員信任、強化工會力量的關鍵。透過理解並遵循相關法律規範,工會可以合法、合理且透明地收取與運用會費,並建立起一套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這不僅能確保工會的永續運作,更能凝聚會員向心力,共同為勞工權益努力!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工會會費的最低收取標準是什麼?
A: 根據《工會法》第28條規定,入會費每人不得低於其入會時之一日工資所得;經常會費則不得低於該會員當月工資之百分之零點五。工會收取的會費必須符合或高於這些法定最低標準。
Q: 雇主代扣工會會費需要哪些條件?
A: 雇主代扣會費必須「經會員同意」。《工會法施行細則》第25條明確指出,會員同意的形式可以是:會員個別同意、工會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議決、工會章程規定、團體協約之約定,或是工會與雇主有代扣會費的約定或慣例。工會應確保已透過上述任一合法方式取得會員同意。
Q: 工會可以根據會員的收入高低來收取不同額度的會費嗎?
A: 可以的。根據《工會法施行細則》第26條,工會可以在章程中自行訂定入會費或經常會費的收費分級表。這表示工會可以依據會員的實際情況(例如工資高低)來設定差異化的會費標準,只要這種分級方式適用於全體會員,並經民主程序決議,且未構成差別待遇,即符合法律精神。
Q: 工會的財務狀況需要公開嗎?應如何公開?
A: 是的,工會財務必須公開透明。依據《工會法》第30條及《工會財務處理準則》第26條,工會應建立財務收支運用及稽核機制,且財務收支應按季公開揭示。具體的公開方式應在工會的財務處理辦法中訂定,例如在工會公告欄、網站或會員大會中定期報告,確保會員有知情權。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資料內容皆由AI生成,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