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稅務規劃:聰明領取,合法節稅
辛苦一輩子,終於迎來退休生活,但您知道嗎?退休金的領取方式與稅務規劃,將直接影響您的退休所得!台灣的退休金制度多元,從勞工退休金到公務人員退撫儲金,各有其稅務規定與優惠。身為退休稅務規劃者,精準掌握這些法規,才能為自己或客戶做出最有利的決策。今天,律點通將帶您深入解析退休金的稅務眉角,助您安心享受退休生活。
退職所得的稅務地雷與優惠
首先,我們來了解「退職所得」的定義與其稅務優惠。根據《所得稅法》規定,退休金、資遣費、退職金、離職金等都屬於退職所得。其所得額的計算方式,因領取形式而異,並設有免稅額度。
《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9類:「退職所得:凡個人領取之退休金、資遣費、退職金、離職金、終身俸、非屬保險給付之養老金及依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辦理年金保險之保險給付等。但個人歷年自依本條例或其他法律規定原始提繳或個人自行繳付之金額及其孳息,不在此限。 其所得額之計算方式如下: 一、一次領取者,其所得額為: (一)一次領取總額在18萬8千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以下者,所得額為零。 (二)超過18萬8千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未達37萬7千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以其半數為所得額。 (三)超過37萬7千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全數為所得額。 二、分期領取者,以全年領取總額,減除81萬3千元後之餘額為所得額。 三、兼領一次及分期退職所得者,前二款規定可減除之金額,應依其領取一次及分期退職所得之比例分別計算之。」
律點通提醒: 上述金額為財政部公告之112年度(即2023年所得,2024年申報)最新調整數額。這些金額會依消費者物價指數連動調整,因此在進行稅務規劃時,務必查閱財政部最新公告的適用金額,以免錯估稅負。
優惠存款利息,真的免稅嗎?
許多公務人員退休後會將退休金存入優惠存款,享有較高利率。但這筆利息是否免稅呢?答案通常是否定的。
《所得稅法》第4條第6款:「左列各種所得,免納所得稅:…六、依法令規定,具有強制性質儲蓄存款之利息。」
法院實務見解認為,優惠存款雖然有提領限制,但當事人仍可選擇不存入或中途提領(雖會喪失優惠),因此不具備「強制性質」。換句話說,這些利息**不屬於 **《所得稅法》第4條第6款所稱的免稅利息,仍需併入綜合所得稅計算。這是一個常見的稅務誤區,務必留意。
此外,您還可以利用《所得稅法》第17條第1項第2款第三目之3規定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針對存款利息等,每年可享有最高27萬元的扣除額度。
公務員與勞工退休金的稅務眉角
公務人員退休金
公務人員退休金的領取方式多元,包括一次退休金、月退休金(攤提給付、定額給付、保險年金)。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其個人領取的部分,都需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9類規定計算退職所得。特別要注意的是,優惠存款利息仍需課稅,應正確申報。
勞工退休金
勞工退休金採個人專戶制,雇主每月提繳不低於工資6%的退休金。在基金運作層面,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細則》第45條,其帳冊契據免徵印花稅,所收退休金、滯納金、罰鍰及基金運用之收支,免納營業稅及所得稅。但這項優惠是針對基金本身,勞工個人領取退休金時,仍需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9類規定,計算退職所得並申報繳稅。
農民退休儲金
農民請領農民退休儲金時,應填具申請書交由農會向勞保局申請,或使用線上服務平台。其領取方式與稅務計算,亦比照退職所得相關規定。
案例解析:避免稅務陷阱
案例一:兼領退休金,比例固定不變
王先生於100年退休時,選擇兼領部分一次退休金及部分月退休金。當時稅務機關依其一次金與月退金的比例,計算出每年可減除的退職所得額。幾年後,王先生認為自己已不再領取一次金,僅領月退金,應可適用分期領取者全額減除的規定。然而,法院判決指出,兼領退職所得的可減除金額計算比例,應以退休時的領取比例為準,且此比例在後續年度領取分期退休金時仍維持不變。若允許後續年度按全額減除,將造成重複扣除,違反立法意旨。因此,王先生的主張被駁回。
實務啟示: 兼領一次及分期退休金者,其稅務減除比例一經確定,後續年度即便僅領取分期給付,該比例仍維持不變。這對於長期稅務規劃至關重要。
案例二:優惠存款利息,非強制儲蓄需課稅
李女士退休後將養老金存入優惠存款,享有比一般存款高的利率。她認為這筆存款有諸多限制,例如不得中途提領本金,應屬於《所得稅法》第4條第6款所稱的「具有強制性質儲蓄存款」,因此利息應免稅。然而,法院判決卻認為,優惠存款所設的限制,是為了享有優惠利息的條件,而非法律強制要求必須儲存。當事人若不欲享有優惠利息而拒絕儲存,並不會構成違法。因此,優惠存款利息不具強制性,仍需併入綜合所得稅課稅。
實務啟示: 退休金優惠存款利息是常見的稅務誤區。即使有提領限制,其本質仍是優惠而非強制,故利息所得需依法課稅。
退休稅務規劃,您該怎麼做?
- 掌握最新退職所得免稅額度: 務必查閱財政部每年公告的《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9類退職所得免稅額度,這是計算退休金稅負的關鍵。例如,112年度的免稅門檻已調整為18萬8千元、37萬7千元、81萬3千元。
- 釐清優惠存款利息的課稅原則: 了解優惠存款利息不屬於免稅所得,應如實申報,避免因漏報而受罰。
- 評估領取方式的稅務影響: 無論是公務人員或勞工,一次領取或分期領取,其退職所得的計算方式不同。在退休前,應仔細評估不同領取方式對稅負的影響,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 善用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合理規劃您的存款與投資,善用每年27萬元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降低利息所得的稅負。
- 持續關注法規變動: 稅法及退休金相關法規可能隨時修正,建議定期查閱政府公告或諮詢專業會計師,確保您的稅務規劃符合最新法令。
結語
退休生活是人生新篇章,而妥善的稅務規劃,是確保這段旅程無憂的基石。透過了解退職所得的計算方式、優惠存款利息的課稅原則,以及參考實務案例,您將能更聰明地管理退休金,合法節稅,讓財富為您的退休生活加值。記住,掌握法規細節,才能讓您的退休金發揮最大效益!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退職所得的免稅額度每年都會變嗎?
A: 是的,根據《所得稅法》第14條第9項規定,退職所得的免稅額度會依消費者物價指數連動調整,由財政部每年公告。因此,在進行稅務規劃或申報時,務必查閱最新公告的適用金額,例如112年度的金額已調整為一次領取者每服務年資18萬8千元、37萬7千元等,分期領取者為81萬3千元。
Q: 公務人員的優惠存款利息為什麼要課稅?
A: 公務人員的優惠存款利息之所以要課稅,是因為法院實務見解認為,優惠存款雖然利率較高且有提領限制,但這些限制是為了享有優惠的條件,而非法律強制要求必須儲存。因此,它不符合《所得稅法》第4條第6款所稱「具有強制性質儲蓄存款」的免稅要件,其利息仍需併入綜合所得稅計算。
Q: 勞工退休金領出來要繳稅嗎?
A: 勞工個人領取退休金時,是需要繳稅的。雖然《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細則》規定勞工退休金基金的運用收支免納所得稅,但這項優惠是針對基金層面。當勞工個人領取退休金時,這筆錢會被視為「退職所得」,需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9類規定,計算所得額並申報繳稅,享有部分免稅額度。
Q: 如果我兼領一次金和月退金,稅怎麼算?
A: 如果您兼領一次退休金和分期(月)退休金,稅務計算會依照《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9類第三款規定,將一次領取和分期領取的可減除金額,依其領取比例分別計算。重要的是,這個比例在您退休時就會確定,且在後續年度領取分期退休金時,該比例仍會維持不變,不會因為您只領月退金就改適用分期領取者的全額減除額度。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