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家人退休生活:勞工退休金與國民年金,您搞懂了嗎?
當家中長輩或親友即將步入退休生活,您是否曾為他們的退休金感到困惑?台灣的退休金制度多元,從勞工、公務員到國民年金,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請領條件與計算方式。作為勞工家屬,了解這些規定,是守護家人退休權益的第一步。今天,律點通將用最白話的方式,帶您一次看懂勞工退休金和國民年金的眉眉角角!
勞工退休金:舊制與新制,哪一種適用您家?
台灣勞工的退休金主要分為兩種制度: 《勞動基準法》的舊制退休金和 《勞工退休金條例》的新制退休金。您的家人可能適用其中一種,或兩種制度的年資兼具。
1. 勞動基準法(舊制)退休金
舊制退休金的請領條件與計算方式,主要依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這通常適用於民國94年7月1日前就職,且選擇適用舊制的勞工。
請領條件:
- 工作十五年以上,年滿五十五歲。
- 工作二十五年以上。
- 工作十年以上,年滿六十歲。
若因執行職務導致身心障礙,經醫院證明永久喪失工作能力者,沒有上述年齡或年資限制,可強制退休。
退休金怎麼算?
《勞動基準法》第55條: 「勞工退休金之給與標準如左: 一、按其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給與兩個基數。但超過十五年之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給與一個基數,最高總數以四十五個基數為限。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滿半年者以一年計。 二、依前款規定計算之退休金,其核准退休時一個月平均工資加給百分之二十。」
簡單來說,工作滿15年,前15年每年給2個基數,超過15年的部分每年給1個基數,最多45個基數。一個基數就是您家人退休前一個月的平均工資。如果您的家人是因為工作受傷導致身心障礙而退休,退休金還會多加20%喔!
2. 勞工退休金條例(新制)退休金
新制退休金適用於民國94年7月1日以後到職的勞工,或94年7月1日前到職但選擇適用新制的勞工。新制的特色是「個人專戶制」,雇主每月提撥工資的6%到勞工的個人專戶。
請領條件:
- 年滿六十歲,工作年資滿十五年以上,可選擇月領或一次領。
- 年滿六十歲,工作年資未滿十五年,只能一次領。
退休金怎麼算?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23條: 「勞工請領退休金時,得檢具證明文件,向勞保局申請。勞工退休金之領取方式如下: 一、月退休金:勞工個人之退休金專戶本金及累積收益,依據年金生命表、平均餘命及利率等基礎計算所得之金額。 二、一次退休金:一次領取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之本金及累積收益。」
新制退休金就是您個人專戶裡的錢加上累積的收益。您可以選擇每個月領(月退休金),或是把所有錢一次領出來(一次退休金)。而且,政府還會保證收益不會低於當地銀行二年定期存款利率,不足的部分會由國庫補足,讓您的退休金更有保障!
國民年金老年給付:退休後還能領的另一筆錢?
國民年金保險旨在保障未參加軍、公、教、勞保的國民,在老年時也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您的家人曾有國民年金的投保年資,年滿65歲時,就有機會請領老年年金給付。
請領條件與計算方式:
《國民年金法》第30條: 「老年年金給付,依下列兩種方式擇優計給: 一、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 × 0.65% + 新臺幣三千五百元。 二、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 × 1.3%。」
(提醒: 依《國民年金法》第54條之1規定,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起,老年年金給付加計金額已調整為新臺幣三千五百元。)
國民年金老年給付有兩種計算方式,會擇優發給。但要特別注意,如果您家人已經領過其他社會保險的老年給付(例如勞保老年給付、公保養老給付等),就不能選擇第一種有加計新臺幣三千五百元的計算方式,只能依第二種方式計算。
真實案例:別讓權益睡著了!
以下兩個真實發生的案例,希望能幫助您更清楚了解不同退休金之間的競合關係:
案例一:公家機關工友領舊制退休金,會影響國民年金嗎?
一位在公家機關擔任工友的李先生,依《勞動基準法》規定領取了一次退休金。後來他申請國民年金的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卻被勞保局駁回了。法院判決認為,雖然李先生是工友,但因為他領取的是依《勞動基準法》計算的一次退休金,其性質與公教人員的一次退休金相似。基於社會福利資源分配的公平性,他與領取公教退休金的人一樣,不符合請領國民年金老年基本保證年金的資格。
律點通提醒: 即使是公家機關的工友,如果領取的是舊制一次退休金,也可能影響請領國民年金老年基本保證年金的資格喔!
案例二:領過公保養老給付,國民年金老年年金怎麼算?
王女士在65歲時申請國民年金老年年金給付,但她之前曾領取公保養老給付39萬多元。勞保局核定她的國民年金老年年金只能依《國民年金法》第30條第1項第2款計算(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 × 1.3%),每個月領4百多元,而不能選擇有加計新臺幣三千五百元的第一款。法院也支持勞保局的決定,因為法規明確規定,已領取其他社會保險老年給付者,就不能選擇第一款的計給方式。
律點通提醒: 如果家人曾領過公保、軍保等其他社會保險的老年給付,國民年金的計算方式會受到限制,無法享有基本保障加計的福利。
給勞工家屬的實用建議
為了確保家人的退休權益,您可以這樣做:
- 搞清楚家人適用哪種退休金制度: 詢問家人是適用《勞動基準法》舊制、還是《勞工退休金條例》新制,或是兩者兼具。這會影響退休金的計算方式和請領條件。
- 協助家人核對工作年資: 確保所有的工作年資都被正確計算,這直接關係到退休金的金額。
- 備齊相關證明文件: 申請退休金時,需要提供服務證明、薪資證明、戶籍謄本等文件。提早準備,避免延誤。
- 善用政府資源諮詢: 如果對退休金計算或請領資格有疑問,可以直接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勞保局)或銓敘部等相關主管機關諮詢,獲取最準確的資訊。
結論
退休金是家人辛苦一輩子的成果,也是老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了解勞工退休金與國民年金的相關規定,並在必要時協助家人處理,不僅能確保他們的權益不打折,更能為全家帶來一份安心。提早規劃、仔細核對,讓您的家人安心享受退休生活!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的家人在不同公司工作過,退休金年資會怎麼計算?
A: 如果您的家人一直都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新制,那麼無論在哪間公司工作,只要雇主有依法提撥退休金,這些年資都會累積在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中。如果家人適用《勞動基準法》舊制,那麼年資通常會以在同一公司服務的年資計算。但若公司有合併、改組或轉讓等情況,年資採計可能會有特殊規定。建議您向勞保局或原服務單位確認最準確的年資計算方式。
Q: 勞工退休金新制,月領和一次領有什麼差別?該怎麼選擇?
A: 月退休金是將個人專戶裡的錢,依據平均餘命和利率等因素,計算出每月可領取的固定金額,適合希望有穩定現金流、擔心一次領完會花光的人。一次退休金則是將專戶裡的本金和累積收益一次性領出,適合有其他投資規劃或急需大筆資金的人。選擇哪種方式,應考量家人的健康狀況、預期壽命、財務管理能力及是否有其他收入來源等因素,沒有絕對的好壞,需依個人情況評估。
Q: 如果家人因病無法工作,可以提早退休並領取退休金嗎?
A: 是的,如果家人符合特定條件,可能可以提早退休。依《勞動基準法》舊制,若因執行職務導致身心障礙,經合格醫院證明永久喪失工作能力者,可強制退休。而《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也規定,公務人員若經合格醫院開立達公保失能給付標準所訂半失能以上證明,或經鑑定符合身心障礙重度以上等級等特殊情況,任職滿15年即可自願退休。但勞工退休金新制則沒有因病提早領取退休金的規定,仍需年滿60歲。
Q: 國民年金老年給付的「月投保金額」和「保險年資」是什麼意思?
A: 「月投保金額」是計算國民年金給付的基準,目前固定為新臺幣18,282元。它不是您家人實際的薪資,而是國民年金保險法規定的計算標準。「保險年資」則是指您家人實際繳納國民年金保險費的月數總和,每滿12個月算1年。這兩個數值會直接影響最終能領取多少國民年金老年給付。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