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不是兒戲,但法律有保障!勞工家屬必看指南
當家中的爸爸、媽媽、兄弟姊妹或另一半決定參與罷工時,身為家屬的您,心中一定充滿了擔憂與疑問:他們會不會被公司「秋後算帳」?罷工期間有沒有薪水?會不會有法律問題?這些都是非常實際且重要的問題。
在台灣,罷工是勞工爭取自身權益的最後一道防線,這項權利受到憲法的高度保障。然而,罷工的行使並非毫無限制,它必須符合一定的法律規範。今天,律點通將用最白話的方式,為勞工組織家屬們,解析台灣罷工權的法律面貌,讓您能更安心、更有信心地支持您的家人。
罷工,不是想罷就罷!合法罷工的「眉角」
一場合法的罷工,是勞工力量的展現,也是法律賦予的權利。要判斷一場罷工是否合法,有幾個重要的「眉角」需要注意:
1. 重要的第一步:會員投票
工會要發動罷工,絕不能是少數人的決定,而是必須經過全體會員的民主程序。根據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4條第1項明確規定:
工會非經會員以直接、無記名投票且經全體過半數同意,不得宣告罷工及設置糾察線。
這代表什麼呢?簡單來說,您的家人所屬的工會,必須召開會員大會,讓所有會員親自、秘密地投票,而且要有超過一半的會員同意,才能合法發動罷工。這個程序的嚴謹性,是為了確保罷工決定的正當性,代表了多數勞工的共同意願。
2. 這些情況,罷工可能有限制
雖然罷工權受到保障,但考量到國家安全或大眾生命安全,有些行業的罷工權會受到限制:
- 不能罷工的勞工:教師、國防部及其所屬機關(構)、學校的勞工,是法律明文規定不能罷工的。
- 應約定必要服務條款的事業:像是自來水、電力、醫院、特定金融資訊服務等,這些與大眾生命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息息相關的事業,工會必須先和資方約定好「必要服務條款」(確保在罷工期間仍能維持最低限度的服務),才能合法罷工。
- 維持基本服務不中斷的事業:例如提供固定或行動通訊業務的電信業者,工會必須在能維持基本語音通訊服務不中斷的前提下,才能宣告罷工。
- 災害防救期間的禁止或限制:如果發生重大災害,政府為了救災,有權力禁止、限制或停止罷工。
3. 罷工糾察線,怎麼做才合法?
罷工期間,工會常會在公司門口設置糾察線,勸說大家支持罷工。這也是合法行為,但必須遵守「和平勸說」的原則:
- 和平勸說:只能用言語、標語、靜坐等方式來勸說,絕不能使用暴力、脅迫或恐嚇,更不能強行阻擋想上班的同事進入公司。
- 不得妨礙公共秩序及侵害他人權益:罷工行為僅限於消極地停止提供勞務,不能佔據公司車輛、破壞公司財產,或嚴重妨礙交通、公共秩序。例如,圍堵場站、讓車輛輪胎洩氣等行為,就可能被視為侵權行為,需要負法律責任。
- 遵守《集會遊行法》 :雖然工會合法罷工設置糾察線通常不需要申請許可,但仍應遵守《集會遊行法》中關於「禁制區」的規定,例如國際機場、港口等地方,通常禁止集會遊行,罷工糾察線也應避免設在這些區域。
公司會不會「秋後算帳」?勞工的法律保障!
這是許多家屬最擔心的問題。好消息是,台灣的法律對勞工的罷工權有堅實的保護!
1. 公司不能亂解僱、降職、減薪
《工會法》第35條第1項明確禁止雇主做出「不當勞動行為」:
雇主或代表雇主行使管理權之人,不得對於勞工組織工會、加入工會、參加工會活動或擔任工會職務,或對於勞工參與或支持爭議行為,而為拒絕僱用、解僱、降調、減薪或其他不利之待遇,亦不得不當影響、妨礙或限制工會之成立、組織或活動。
這表示,只要您的家人是依法參加合法的罷工,公司就不能因此解僱他們、讓他們降職、減薪,或給予其他不利的待遇。如果公司這樣做,就可能構成「不當勞動行為」,工會可以向勞動部申請裁決,要求公司停止這些不法行為。
2. 公司不能隨便求償
罷工通常會對公司營運造成損失,但只要罷工是合法的,公司就不能因此向工會或參與罷工的勞工求償。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5條第2項規定:
雇主不得以工會及其會員依本法所為之爭議行為所生損害為由,向其請求賠償。
這條文是為了保障勞工的爭議權,避免雇主利用龐大的訴訟成本來打壓合法的罷工行動。這讓勞工在合法罷工時,可以更放心地為自身權益奮鬥。
真實案例分享:罷工不是兒戲,但法律有保障
讓我們透過兩個實際發生的案例,來看看法律是如何運作的:
案例一:空服員勇敢罷工,公司求償失敗!
幾年前,某航空公司空服員因勞動條件與公司協商破裂,決定發動罷工。公司認為罷工不合法,並向工會及參與罷工的空服員提出巨額損害賠償。經過漫長的訴訟,法院最終認定空服員的罷工行動,從會員投票程序、訴求內容到罷工方式,都符合法律規定,屬於合法的爭議行為。因此,法院駁回了公司要求賠償的請求,保障了勞工的罷工權益。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只要工會的罷工符合法律程序,目的正當,手段和平,即使對公司造成損失,公司也無法以此為由向工會或勞工求償。這對所有勞工家屬來說,是一劑強心針!
案例二:逾越界線的罷工,可能要賠錢!
另一個案例發生在某客運公司。工會為了爭取里程津貼而發動罷工,但部分罷工成員在過程中,不僅佔據了公司的車輛,還將輪胎洩氣,甚至圍堵場站,嚴重妨礙了公司的正常營運。公司因此向工會的理監事提出損害賠償。
法院審理後認為,工會為爭取里程津貼而罷工,目的本身是合法的。然而,佔據公司車輛、讓輪胎洩氣以及圍堵場站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單純停止勞務」的合法範圍,構成對公司財產權的侵害和營運的妨礙,屬於侵權行為。因此,法院判決這些逾越界線的罷工行為,相關人員仍需負擔損害賠償責任。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罷工雖然是權利,但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行使。和平、理性的爭取,才能獲得法律的堅實保護;一旦使用暴力或非法手段,就可能讓自己陷入法律風險。
家屬可以做什麼?給您的小提醒
了解了這些法律知識,身為勞工家屬的您,可以更有力量地支持家人:
- 了解法律,成為家人的後盾:知道罷工的合法要件和勞工的保障,能幫助您和家人在面對公司壓力時,保持冷靜和信心。
- 提醒家人遵守規定:鼓勵家人在參與罷工時,務必遵守「和平勸說」的原則,避免任何可能逾越法律界線的行為,保護自己也保護工會。
- 辨識不當勞動行為:如果公司在罷工期間,對參與罷工的家人有解僱、降職、減薪等不利待遇,或有威脅、阻礙工會活動的言論或行為,這可能就是不當勞動行為,應立即向工會反映,尋求協助。
結語
罷工是勞工在勞資關係中,為了改善自身勞動條件,所能採取的最強烈行動。它不僅是法律賦予的權利,更是維護勞動尊嚴的重要手段。身為勞工家屬,您的理解與支持,是家人在爭取權益路上最溫暖的力量。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清楚地認識罷工權,讓您在支持家人的同時,也能保障他們的安全與權益。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罷工期間,家人會不會沒有薪水?
A: 是的,根據「不勞無獲」原則,勞工在罷工期間因為沒有提供勞務,雇主依法可以不給付工資。這是罷工的成本之一,通常工會會設立罷工基金來協助會員度過難關,建議家人向工會了解相關補助辦法。
Q: 公司可以因為家人參加罷工就解僱他嗎?
A: 不可以。如果您的家人是依法參加合法的罷工,公司不能以此為由對其進行解僱、降職、減薪或其他不利待遇。這屬於《工會法》明文禁止的「不當勞動行為」。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工會可以向勞動部申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要求公司停止或改正這些行為。
Q: 如果家人在罷工糾察線上與人發生衝突,被警察帶走怎麼辦?
A: 罷工糾察線必須以和平勸說為原則。如果發生肢體衝突、暴力行為或嚴重妨礙公共秩序的情況,就可能逾越法律界線,甚至觸犯刑事法律。若家人被警察帶走,應立即通知工會幹部或律師尋求協助,並在警詢時保持冷靜,要求律師在場。
Q: 公司說要告家人求償罷工造成的損失,是真的嗎?
A: 這要看情況。如果罷工是完全合法的(符合投票程序、目的正當、手段和平),那麼根據《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5條第2項,雇主不得以罷工造成的損害為由向工會或會員請求賠償。但如果罷工行為逾越合法界線,例如涉及暴力、惡意破壞、非法佔據公司財產等,這些行為可能構成侵權,公司仍可以就這些非法的損害部分請求賠償。
Q: 如果我的家人是公務員,他們可以罷工嗎?
A: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目前台灣法律對於「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的罷工權,並無明確禁止或限制的條文。實務上傾向於在沒有法律明文禁止的情況下,保障他們基於勞工身分所生的罷工權,但仍需考量其公務員身分所涉的公共利益程度。建議您的家人向工會或專業律師諮詢,以釐清個案的具體情況。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職場言語暴力不再隱忍:公然侮辱與誹謗罪自保指南
在職場遭受言語暴力,感到無助嗎?本文深入解析台灣刑法中公然侮辱罪與誹謗罪的構成要件、實務案例,並提供當事人詳盡的蒐證與申訴指南。了解您的法律權益,不再默默承受,勇敢捍衛職場尊嚴。
政府補助案的法律眉角:銷售必懂的津貼性質與風險
政府津貼補助是市場機會,但也潛藏法律風險。本文將深入淺出解析津貼補助是「行政處分」還是「行政契約」的關鍵區別,並透過實務案例,教導銷售人員如何識別潛在風險、保護交易,並在與政府或受補助客戶合作時,做出更明智的判斷,確保您的訂單與客戶關係穩固。
職場性騷擾與霸凌:刑事告發人必知的法律權益
職場霸凌不只是不舒服,更可能觸犯刑事法律!本文專為刑事告發人解析台灣職場性騷擾的法律構成要件、告訴時效與實務案例,教您如何合法蒐證、保障自身權益,不再默默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