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你的第一份勞動契約!職場新鮮人必懂的權益與陷阱

你的第一份勞動契約!職場新鮮人必懂的權益與陷阱

律點通
2025-08-29
5分鐘
勞動法/勞資爭議勞資關係契約審閱
LINE

你的第一份勞動契約!職場新鮮人必懂的權益與陷阱

恭喜你,即將踏入或已經踏入職場!這是一個充滿機會與挑戰的新階段。然而,在興奮之餘,你手中的那份「勞動契約」可千萬不能輕忽。它不僅是你與公司之間權利義務的約定,更是保障你未來職場生活的重要基石。身為律點通,我將帶你一步步拆解勞動契約的奧秘,讓你成為聰明、懂得保護自己的職場新鮮人!

勞動契約是什麼?先搞懂「從屬性」

在台灣,判斷一份契約是不是「勞動契約」,最核心的關鍵就是有沒有「從屬性」。這不是指你聽主管的話,而是指你的工作受公司指揮監督、工作時間地點受拘束、領取薪資維生,且使用公司提供的工具等等。如果具備這些特徵,即使契約名稱不是「勞動契約」,它實質上仍受《勞動基準法》的保障。

《勞動基準法》第2條 對此有明確定義: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六、勞動契約:指約定勞雇關係而具有從屬性之契約。」

這條文告訴我們,只要你的工作有「從屬性」,你就是《勞基法》保護的勞工,你的權益就受到法律的最低保障!

勞動契約的「最低標準」原則

你可能會想,契約不是雙方說好就好嗎?錯!勞動契約的內容,就算你同意了,也不能低於《勞動基準法》規定的「最低標準」。這是為了保護相對弱勢的勞工。如果契約內容對你更不利,那不利的部分就會無效,並自動以法律規定來取代!

《勞動契約法》第4條 強調了這點:

「勞動契約之條件,依當事人雙方之合意定之。但違反法令團體協約或服務規則,於勞方有不利者,其不利之部分無效。」

所以,簽約前務必確認,契約內容沒有偷渡任何違反法律、對你不利的條款喔!

勞動契約必備的13個項目,你簽約前看仔細了嗎?

為了確保勞資雙方權益清晰,法律規定了勞動契約中必須約定的13項基本事項。這些內容涵蓋了你工作的所有核心條件,簽約時一定要逐一確認!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 明確列出這些事項:

「勞動契約應依本法有關規定約定下列事項:一、工作場所及應從事之工作。二、工作開始與終止之時間、休息時間、休假、例假、休息日、請假及輪班制之換班。三、工資之議定、調整、計算、結算與給付之日期及方法。四、勞動契約之訂定、終止及退休。五、資遣費、退休金、其他津貼及獎金。六、勞工應負擔之膳宿費及工作用具費。七、安全衛生。八、勞工教育及訓練。九、福利。十、災害補償及一般傷病補助。十一、應遵守之紀律。十二、獎懲。十三、其他勞資權利義務有關事項。」

這些條款非常重要!它們決定了你的工作地點、內容、上下班時間、薪水怎麼算、怎麼請假、甚至包含獎懲規定等。如果契約中沒有約定,或約定內容不清,未來都可能產生爭議。務必確認薪資結構(底薪、獎金、津貼)、加班費計算方式、休假制度是否符合《勞基法》規定。

職場案例分享:別讓權益睡著了!

了解法條是第一步,看看實際案例更能讓你警惕!

調職不是隨便說了算!小美被降薪調職的困擾

新鮮人小美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技術員,工作了幾年表現不錯。有一天,公司突然告知要將她調到一個完全不相關的包裝部門「支援」,而且這個部門沒有任何生產獎金,導致小美每個月薪水少了四分之一,更無法輪值過去常有的中晚班津貼。小美覺得很不合理,向公司反映也沒用,只好尋求勞工局協助。

法律怎麼說?

《勞動基準法》第10條之1 規定,雇主調動勞工工作,必須符合五大原則,包括:基於企業經營必要、工資及其他勞動條件不能有不利變更、勞工體能技術可勝任、協助遠距離調動、以及考量勞工家庭生活利益。

法院判決認為,公司在還有其他技術員可從事獎金工作的情況下,單獨調派小美到無獎金的部門,且不讓她輪班,導致薪資大幅減少,這不具備企業經營的必要性,也對小美造成了不利變更。因此,公司的調職命令是違法的!小美最終成功依《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終止勞動契約,並請求到資遣費。

律點通提醒: 即使契約有約定雇主有調動權,這權利也不是無限上綱!若遇到不合理的調職,導致薪水變少或工作條件變差,你絕對有權利拒絕或尋求法律協助。

「自願離職」?小心是陷阱!阿華的「被迫」離職

新鮮人阿華剛進公司沒多久,因為一時不察,在報銷差旅費時填寫了一些錯誤資料。公司高層發現後,立刻找阿華約談,並嚴厲指責他涉及偽造文書、詐欺。公司主管接著說:「如果你現在簽下這份『自願離職同意書』,我們就不會追究你的法律責任。」阿華在巨大的壓力下,沒時間考慮,只好簽了字。事後阿華越想越不對勁,覺得自己根本不是「自願」離職。

法律怎麼說?

《勞動契約法》第5條 規定,如果雇主利用勞工的急迫、輕率或無經驗,簽訂對勞工顯失公平的契約,該契約可能無效。在「自願離職」的案例中,法院會嚴格審查勞工的意思表示是否真的是出於「自由意志」。

最高法院的見解指出,如果雇主利用其優勢地位,以提告刑事責任等壓力,換取勞工簽署「自願離職書」,就可能構成「締約不完全自由」。這種情況下,勞工的「自願離職」可能被認定為無效,勞動契約關係仍可能存在。

律點通提醒: 遇到公司要求簽署「自願離職」文件時,務必保持冷靜,不要在壓力下倉促簽署。你有權利要求時間考慮、諮詢,甚至拒絕。真正的自願離職,應該是勞工主動且沒有任何脅迫的情況下才成立。

給職場新鮮人的簽約SOP:保護自己的五大步驟

  1. 仔細審閱每一條款: 簽約前,務必逐字閱讀契約內容,特別是工作內容、工資、工時、休假、獎懲、終止契約等核心項目。不明白的地方,要求公司解釋清楚。
  2. 保留契約及相關文件: 簽署後的勞動契約、工資明細、出勤紀錄、工作規則、調動命令等,都要妥善保管,這是你未來維護權益的重要證據。
  3. 了解自身基本權益: 熟悉《勞動基準法》等基本勞動法令,知道自己在工資、工時、休假、職災等方面的最低保障。
  4. 面對不合理要求,別急著答應: 遇到公司提出不合理的工作調動、薪資變更或終止契約要求時,切勿在壓力下倉促簽字或口頭同意。先了解情況,尋求資訊。
  5. 不確定時,尋求協助: 如果對契約內容有疑慮,或遇到權益受損的情形,可以向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如勞工局)諮詢,或申請勞資爭議調解。

結語

勞動契約是你職場生涯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防線。作為職場新鮮人,了解並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也能幫助你更有自信地迎接未來的挑戰。記住,你的權益不是公司的施捨,而是法律賦予你的保障!聰明簽約,安心工作,祝你在職場上發光發熱!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如果勞動契約沒寫清楚工資或工時,這樣有效嗎?

A: 根據《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工資的議定、計算、給付日期及方法,以及工作開始與終止時間、休息時間等,都是勞動契約必須約定的事項。如果契約未明確約定,或約定內容違反《勞基法》的最低標準,該部分可能無效。此時,會依《勞基法》的規定來補足,例如加班費仍須按法定標準計算。建議你主動向雇主確認並要求補齊書面約定,以避免未來爭議。

Q: 公司要求我簽署「競業禁止條款」,我該注意什麼?

A: 競業禁止條款限制你離職後不能到競爭對手公司工作,或從事類似業務。這類條款在台灣受到嚴格限制,主要規範在《勞動契約法》第14條。它必須符合以下條件才有效:必須以書面約定;勞工因職務得知雇主營業秘密且對雇主有損害;對競業的營業種類、地域、時期有合理限制;且雇主需提供合理補償。如果你被要求簽署,務必仔細審閱這些限制是否合理,特別是補償金額是否足夠彌補你可能因此受到的損失。若不合理,該條款可能無效。

Q: 試用期內,公司可以隨時解僱我嗎?我的權益會比較少嗎?

A: 台灣的《勞基法》並沒有明文規定「試用期」,但實務上普遍承認勞資雙方可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內,勞工的權益與一般正職員工無異,仍受《勞基法》保障。公司若要解僱你,仍需有《勞基法》第11條或第12條的法定事由。雖然法院對試用期解僱的審查會較寬鬆,但並非可以隨意解僱。若公司在試用期內終止契約,仍應給予預告期間或預告工資。如果公司無故解僱,你仍可主張權益受損。

Q: 我發現公司的工作規則內容很嚴苛,甚至比勞基法還嚴,我該怎麼辦?

A: 工作規則是勞動契約的一部分,對勞資雙方都有拘束力。但根據《勞動契約法》第4條的「最低標準原則」,工作規則的內容不能違反《勞動基準法》或其他法令的強制規定,也不能對勞工有不利者。如果工作規則的內容比《勞基法》還嚴苛,且對勞工不利,那不利的部分是無效的,應以《勞基法》規定為準。你可以向公司反映,或向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尋求諮詢或申訴。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