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派遣勞工必看:掌握勞動契約,不再讓權益睡著!

派遣勞工必看:掌握勞動契約,不再讓權益睡著!

律點通
2025-08-29
5分鐘
勞動法/勞資爭議勞資關係合約檢視
LINE

派遣勞工必看:掌握勞動契約,不再讓權益睡著!

親愛的派遣勞工朋友,你是否曾對自己的勞動契約感到困惑?你是跟派遣公司簽約,但在要派公司工作,這讓你的勞動關係比一般員工更複雜,權益也更容易被模糊。別擔心,律點通將帶你深入了解勞動契約的「眉角」,教你如何檢視契約,確保自己的權益不被侵害!

釐清你的身分:勞動契約的「從屬性」

首先,我們要了解勞動契約最核心的特徵——「從屬性」。簡單來說,就是你是不是在聽從指揮受管理不能自主決定工作方式,而且你的收入主要來自這份工作,並融入公司的組織運作。如果你的工作具備以下特徵:

  • 人格上從屬性: 你需要服從雇主的指揮監督,不能自主決定工作時間、地點、內容及方法。
  • 經濟上從屬性: 你不是為自己營業,而是為雇主的目的勞動,主要收入依賴雇主給付的工資,無法自行承擔經營風險。
  • 組織上從屬性: 你被納入雇主的組織體系,與其他勞工分工合作,受公司規章約束。

只要符合這些特徵,即使你的合約名稱不是「勞動契約」(例如寫著「承攬」或「委任」),法律上仍可能認定你是勞工,享有《勞動基準法》的保障!這對派遣勞工尤其重要,因為它決定了誰才是你的「雇主」以及誰該負擔雇主責任。

你的契約必須有這些!勞動契約必備條款

你的勞動契約就像一份保障書,上面應該清楚寫明你的權利與義務。根據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以下這些項目是契約中不可或缺的: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勞動契約應依本法有關規定約定下列事項:一、工作場所及應從事之工作。二、工作開始與終止之時間、休息時間、休假、例假、休息日、請假及輪班制之換班。三、工資之議定、調整、計算、結算與給付之日期及方法。四、勞動契約之訂定、終止及退休。五、資遣費、退休金、其他津貼及獎金。六、勞工應負擔之膳宿費及工作用具費。七、安全衛生。八、勞工教育及訓練。九、福利。十、災害補償及一般傷病補助。十一、應遵守之紀律。十二、獎懲。十三、其他勞資權利義務有關事項。」

白話解釋:

  • 工作內容與地點: 你的工作項目、職稱及實際工作地點,應明確記載。
  • 工時與休假: 每日工時、休息時間、例假、休息日、國定假日與特休假等休假制度,以及請假流程。
  • 工資給付: 薪資構成、計算方式、發放日期與方法,務必清楚。
  • 契約終止與退休: 契約是定期或不定期、終止條件、退休制度及資遣費、退休金的計算與給付。
  • 費用負擔: 膳宿費、工作用具費等由誰負擔。
  • 安全衛生與福利: 職場安全保障、勞工教育訓練、福利措施及災害補償。
  • 紀律與獎懲: 應遵守的內部規範及相關獎懲規定。
  • 其他權利義務: 任何勞雇雙方約定的其他重要事項。

什麼才是你的「工資」?

這是一個常常引起爭議的重點!根據 《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工資是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

《勞動基準法》第21條也特別強調:「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重點: 判斷是不是工資,不在於它的名稱(例如:獎金、津貼),而在於它是不是你提供勞務的對價,以及是不是經常性地發放。這非常重要,因為你的加班費、退休金、資遣費等法定給付,都是以「工資」為計算基礎!

實務案例看清楚:別讓模糊的契約吃掉你的權益!

1. 小陳的兼職困境:假承攬,真勞工?

小陳在一家研究機構擔任「專案助理」,合約上寫著「承攬」,但他每天按時上下班,聽從主管指示,工作成果也歸機構所有。工作了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沒有勞健保,也沒特休。小陳心想,這真的是承攬嗎?

  • 律點通解析: 法院認為,雖然合約名稱是「承攬」,但小陳的工作內容具備從屬性(受指揮監督、工作時間地點受限、成果歸屬機構),因此實質上應認定為勞動契約。機構必須補繳勞健保費用、提撥勞工退休金,並給付小陳國定假日加班費等。
  • 給派遣勞工的啟示: 你的契約名稱不代表一切!重點是實際工作情況。如果你的工作有高度從屬性,即使是兼職或合約名稱不同,你仍可能受《勞動基準法》保障,派遣公司或要派公司就必須負擔雇主責任。

2. 阿華的薪資疑雲:津貼也是工資嗎?

阿華是一名時薪制司機,除了時薪還有「司機津貼」。後來公司突然不派他工作,也不給薪水,他覺得很困惑。法院怎麼說?

  • 律點通解析: 法院認定,阿華每月按比例領取的「司機津貼」屬於經常性給與,應視為工資的一部分。因此,在計算資遣費等時,這筆津貼也應計入。此外,公司無故不派工,導致阿華無法提供勞務,並非阿華的錯,因此公司仍應支付薪資。
  • 給派遣勞工的啟示: 只要是經常性領取的津貼或獎金,都可能被認定為工資,影響你的加班費、資遣費、退休金等計算。若非你的過失導致無法工作,派遣公司仍有支付薪資的義務。

派遣勞工自保術:保護自己的權益

  • 仔細審閱契約: 簽約前務必詳讀契約內容,特別是上述《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的各項細節。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問清楚,最好能請專業人士協助審閱。
  • 保留書面證據: 契約書、薪資單、打卡紀錄、請假單、任何與工作相關的書面或電子郵件,都應妥善保存。這些都是未來爭議時的重要證據。
  • 了解工資構成: 清楚知道你的薪資包含哪些項目,哪些屬於「工資」,哪些不是。這會影響你的加班費、退休金、資遣費等權益計算。
  • 注意工作時間與休假: 確保你的工時、休息、例假、休息日、特休等都符合《勞動基準法》規定。若有超時工作,務必確認是否有加班費。

結論:你的權益,你來守護!

作為派遣勞工,了解你的勞動契約是保障自身權益的第一步。從契約的從屬性、必備條款到工資的認定,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你的福利與保障。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有自信地檢視自己的契約,勇敢地捍衛自己的勞動權益!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派遣勞工的契約到底是跟誰簽?我的雇主是誰?

A: 派遣勞工通常是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契約,因此法律上你的雇主是派遣公司。這表示你的薪資、勞健保、退休金等都應由派遣公司負責。然而,你實際工作地點在「要派公司」,並聽從要派公司的指揮監督。雖然要派公司不是你的雇主,但對於你的工作內容、時間安排等也有一定的責任,兩者間的權責劃分複雜,若有爭議,建議同時向兩邊釐清。

Q: 我的薪水單上有些津貼,這些都算工資嗎?會影響我的加班費和退休金嗎?

A: 不一定。根據《勞動基準法》,只要是「因工作而獲得」且「具經常性」的給與,不論名稱為何(例如:全勤獎金、職務津貼、交通津貼、伙食津貼等),都屬於工資。但如果是實報實銷的差旅費、加班誤餐費,或非經常性、恩惠性質的年終獎金,則可能不列入工資。判斷是否為工資非常重要,因為加班費、退休金、資遣費等都是以「工資」為計算基礎。建議你檢視這些津貼是否每月固定發放、是否與你的出勤或績效掛鉤,若有疑慮可向勞工局諮詢。

Q: 如果我的工作性質很彈性,例如可以選擇上班時間,是不是就沒有勞動契約保障?

A: 不一定。判斷是否有勞動契約保障的關鍵在於「從屬性」。即使工作時間彈性,但若你仍須服從派遣公司或要派公司的指揮監督、工作成果歸公司所有、無法自行承擔經營風險,仍可能被認定為勞動契約。法院會綜合判斷是否具備人格、經濟、組織從屬性,而不是單看工時彈性與否。若被認定為勞動契約,你仍享有《勞動基準法》的保障。

Q: 發現我的派遣勞動契約內容跟實際工作狀況不符,我該怎麼辦?

A: 首先,請收集相關證據,例如打卡紀錄、薪資單、工作指示截圖、同事證詞、與公司往來的電子郵件或通訊記錄等。其次,可以先嘗試與派遣公司或要派公司的人資部門溝通,明確指出不符之處並要求改正。若溝通無效,你可以向當地勞工局申請勞資爭議調解,尋求官方協助。勞工局會介入協調,保障你的權益。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