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參與罷工?勞工家屬必看:合法罷工權益全解析
當您的家人投身勞工運動,甚至參與罷工行動時,身為家屬的您,心中是否充滿了疑問與擔憂?罷工究竟合不合法?會不會有什麼風險?這些問題,律點通都懂!
罷工是勞工爭取權益的重要手段,但它的發動並非毫無限制。為了讓您更了解家人的行動,並在必要時給予支持,我們將用最白話的方式,為您解析台灣罷工權的法律要件,讓您對「合法罷工」有更清晰的認識。
什麼是罷工權?為什麼勞工需要它?
簡單來說,罷工權就是勞工為了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例如加薪、縮短工時、改善福利等),透過集體拒絕提供勞務的方式,向雇主施加壓力,促使雇主接受勞工訴求的權利。這是憲法賦予勞工的重要權利,也是《工會法》保障的集體行動權之一,目的是提升勞工在勞資關係中的議價能力。
而工會,正是勞工團結起來,共同發聲的組織。根據《工會法》的規定,工會的任務就包含了處理勞資爭議、促進勞動條件與會員福利等(《工會法》第5條)。因此,罷工通常是由工會代表勞工發動的集體行動。
罷工不是想罷就能罷!這些規定要搞清楚
罷工雖然是勞工的權利,但要合法行使,必須符合嚴格的法律要件。這些規定,是為了平衡勞工權益、雇主經營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
1. 罷工要怎麼決定?(最重要的一步!)
這點非常重要!工會要宣告罷工,必須經過非常嚴謹的民主程序。我們的法律明確規定: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4條第1項:「工會非經會員以直接、無記名投票且經全體過半數同意,不得宣告罷工及設置糾察線。」
這表示,罷工不是工會幹部說了算,也不是少數人就能決定。每一位工會會員都必須親自、秘密地投票,而且同意罷工的會員人數,必須超過全體會員的一半以上! 這是為了確保罷工行動真正代表了大多數會員的意願,讓罷工更有正當性與力量。
2. 什麼樣的爭議才能罷工?
不是所有勞資爭議都能透過罷工來解決。法律將勞資爭議分為兩大類:
- 調整事項之勞資爭議:這指的是勞資雙方對於「未來勞動條件」的主張,例如要求加薪、縮短工時、增加福利等。這類爭議是為了「改變」或「維持」現有的勞動條件,屬於集體協商的範疇。罷工權的行使,原則上僅限於這類「調整事項」的爭議。
- 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這指的是雇主已經違反了現有的法令、契約或團體協約的規定,例如公司沒有按照約定給加班費、非法解僱等。這類爭議是關於「已經存在的權利義務」的解釋或履行。這類爭議原則上不能罷工,而應該透過調解、仲裁或訴訟等法律途徑來解決。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第1項:「勞資爭議,非經調解不成立,不得為爭議行為;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不得罷工。」
3. 這些時候不能罷工!
為了維持社會秩序與公共利益,法律也規定了某些情況下不能發動罷工:
- 調解或仲裁期間的「和平義務」 :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8條:「勞資爭議在調解、仲裁或裁決期間,勞資雙方不得為爭議行為。」 這表示,一旦勞資爭議進入政府主管機關的調解、仲裁或裁決程序,雙方就必須遵守「和平義務」,暫時不能採取罷工等爭議行為,讓這些程序能順利進行。
- 特定職業或事業的限制: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4條第2項:「教師及國防部及其所屬機關(構)、學校之勞工,不得罷工。」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4條第3項:「下列影響大眾生命安全、國家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之事業,勞資雙方應約定必要服務條款,工會始得宣告罷工:一、鐵路、公路、航空、水運。二、醫院。三、自來水、電力、燃氣。四、電信。五、銀行。」 這代表,教師和國防相關的勞工是完全不能罷工的。而像醫院、銀行、大眾運輸、電力、水電瓦斯等對社會影響重大的事業,勞工雖然可以罷工,但必須先跟資方「約定好」在罷工期間仍要提供「維持民眾生活所需之必要服務」,才能宣告罷工。這是為了確保民眾的基本生活不受嚴重影響。
生活案例分享:避免踩雷,保護家人!
了解了這些法規,我們來看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幫助您更具體地理解:
案例一:小陳的工會罷工,卻沒經過大家投票?
小陳是某工廠的資深員工,也是工會幹部。最近工會與公司協商加薪破裂,工會理事長在一次幹部會議上決定發動罷工,並直接號召工會成員參與。小陳的妻子很擔心,問他這樣合法嗎?
律點通解析: 根據《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4條第1項的規定,工會宣告罷工,必須經過全體會員「直接、無記名投票且經全體過半數同意」 。如果小陳的工會理事長沒有按照這個程序,僅憑幹部會議就決定罷工,那麼這次罷工很可能被認定為不合法。參與違法罷工的勞工,可能會面臨雇主依公司規定進行懲處(例如記過、扣薪、甚至解僱)的風險。
案例二:阿美媽媽的工會,為「討回欠薪」而罷工?
阿美媽媽在一家餐飲店工作多年,最近發現公司長期短發加班費,工會多次與公司協商都無結果。憤怒之下,工會決定發動罷工,要求公司補發積欠的加班費。
律點通解析: 雖然公司短發加班費確實侵害了勞工權益,但這屬於「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公司違反了既有的勞動契約或法令規定)。根據《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第1項的規定,權利事項的爭議是不能罷工的。這種情況應該透過申請勞資爭議調解、仲裁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來解決。如果工會為此發動罷工,同樣可能被認定為不合法。
給勞工家屬的實用小提醒
身為勞工組織的家屬,您可以這樣支持與保護您的家人:
- 多關心,多了解: 與家人溝通,了解他們參與罷工的原因、工會是否已完成合法程序(例如投票表決),以及罷工訴求的具體內容。了解得越多,越能幫助他們避免法律風險。
- 了解薪資與保險問題: 罷工期間,由於勞工沒有提供勞務,雇主原則上可以不支付工資。但勞工保險和全民健康保險的投保資格不會因此喪失,雇主和勞工仍需負擔各自的保費。您可以和家人討論,工會是否有相關的罷工基金或支援方案。
- 注意行動界線: 提醒家人在罷工期間,應保持和平理性,避免使用暴力、脅迫或阻礙非罷工勞工工作等行為。合法罷工的權利,也受限於不能侵害他人的人身自由和財產權。
結論
罷工是勞工爭取權益的強力武器,但其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身為勞工組織家屬,理解這些法律要件,不僅能讓您更安心,也能在關鍵時刻給予家人正確的建議與支持。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全面地認識罷工權,共同為勞工權益的保障努力!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家人參與罷工,我該如何確認這次罷工是否合法?
A: 您可以向家人確認工會是否已完成以下兩個最關鍵的程序: 1. 是否經過全體會員「直接、無記名投票」? 2. 投票結果是否「經全體過半數同意」? 如果這兩點都符合,且罷工目的是為了爭取「調整事項」(如加薪、改善福利),且目前沒有在調解或仲裁期間,那麼合法性就較高。若有疑慮,可以鼓勵家人向工會幹部或勞工局諮詢。
Q: 罷工期間,家人會不會沒有薪水?勞健保會不會受影響?
A: 是的,罷工期間由於勞工沒有提供勞務,雇主原則上可以不支付工資。這是「無勞務即無報酬」的原則。至於勞健保,勞工的投保資格不會因為罷工而喪失,雇主和勞工仍需各自負擔應繳的保費。有些工會會成立罷工基金來支應會員罷工期間的生活開銷,或與雇主協商保費代墊方案,建議您可以向家人所屬的工會詢問相關細節。
Q: 如果罷工行動被認定不合法,我的家人會面臨什麼風險?
A: 如果罷工被認定不合法,您的家人可能面臨以下風險: 1. 雇主懲處:雇主可能依勞動契約、工作規則或《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對參與違法罷工的勞工進行懲處,例如曠職、扣薪、記過,甚至解僱。 2. 民事賠償:若違法罷工對雇主造成財產損害,工會及參與勞工可能需負擔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3. 刑事責任:若罷工行為涉及暴力、脅迫、毀損等不法行為,可能會觸犯《刑法》相關規定。
Q: 在罷工期間,家人設置糾察線,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A: 設置糾察線是罷工的常見方式,但必須注意合法界線: 1. 和平勸說:糾察線應以和平勸說為主,不得使用暴力、脅迫或強制手段,阻止其他非罷工勞工進入工作場所或阻礙貨物運輸。 2. 不得侵害他人權利:不能侵害他人的人身自由、財產權或營業自由。 3. 遵守比例原則:糾察線的設置和行為應符合比例原則,不能過度妨礙公共秩序或造成社會重大困擾。提醒家人務必保持理性,避免觸法。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職場性騷擾自保指南:掌握權益,勇敢發聲
您是否在職場遭受性騷擾,卻不知如何是好?這篇文章是為您而寫。我們將深入淺出地解析台灣《性別平等工作法》的關鍵條文,教您辨識性騷擾、理解雇主責任,並透過真實案例,提供具體的求助與自保策略,幫助您在面對困境時,不再孤單無助,勇敢捍衛自身權益。
職場性騷擾自保術:女性勞工權益指南與雇主責任
妳在職場上是否曾感到不被尊重?面對性騷擾,妳的權益是什麼?本文深入解析《性別平等工作法》,透過真實案例,教妳如何辨識職場性騷擾、了解雇主義務,並提供實用申訴管道與自保建議,讓妳勇敢捍衛自身權益,打造性別友善的工作環境。
面對性騷擾指控:被告的法律自保與應對策略
當您被捲入性騷擾指控時,焦慮與困惑在所難免。這篇文章將為您深入解析台灣性騷擾的法律定義、可能面臨的民刑事責任,並透過實務案例與具體建議,助您理解如何蒐證、應對調查,以及維護自身權益。掌握法律知識,是您理性面對指控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