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變更與撤回:確保您的心願不變質
人生變化萬千,曾經立下的遺囑,或許會因為家庭成員的增減、財產狀況的變動,或是個人心境的轉變而需要調整。身為遺囑立遺人,您是否曾想過,如果想修改或撤回已立的遺囑,該怎麼做才能合法有效?錯誤的處理方式,可能導致您的最終心願無法實現,甚至引發家族爭議。別擔心,律點通將為您深入解析台灣《民法》關於遺囑撤回與變更的規定,讓您能安心規劃身後事。
一、為什麼遺囑需要「合法」地變更或撤回?
遺囑是您處分身後財產及其他事務的重要法律文件,為了確保您的真實意願,並避免日後產生糾紛,《民法》對遺囑的設立、變更與撤回都設有嚴格的「要式性」規定。這意味著,不是隨便說說或寫寫就能改變遺囑內容,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方式進行,才能產生法律效力。
二、遺囑的撤回方式有哪些?
《民法》提供了幾種撤回遺囑的方式,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一種:
1. 明示撤回:直接聲明作廢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您可以用一份新的遺囑,明確表示要撤回舊遺囑的全部或部分內容。
《民法》第1219條:「遺囑人得隨時依遺囑之方式,撤回遺囑之全部或一部。」
白話解釋: 條文中的「依遺囑之方式」是關鍵!這表示您撤回遺囑的行為,本身也必須符合《民法》規定的遺囑形式。例如,如果您要撤回一份「自書遺囑」,您就必須再「自書」一份文件,清楚寫明要撤回哪一份遺囑,並簽名、註明日期。如果您要撤回一份「公證遺囑」,則需要再次透過公證程序來撤回。
2. 法定撤回:當新舊遺囑內容牴觸時
有時候,您可能沒有明確說要撤回舊遺囑,但如果您後來又立了一份新遺囑,而新舊遺囑的內容相互矛盾,法律就會視為您撤回了舊遺囑中牴觸的部分。
《民法》第1220條:「前後遺囑有相牴觸者,其牴觸之部分,前遺囑視為撤回。」
白話解釋: 假設您第一份遺囑說要把A房子給兒子,第二份遺囑卻說要把A房子給女兒。這時,關於A房子的部分,第一份遺囑就會被視為撤回,以第二份遺囑的內容為準。如果第二份遺囑的內容完全取代了第一份,那第一份遺囑就會被全部撤回。
3. 法定撤回:遺囑人行為與遺囑內容牴觸時
除了立新遺囑,您生前的某些行為也可能導致遺囑的特定部分被撤回。例如,如果您在遺囑中指定要將某件物品留給某人,但後來您卻在生前將這件物品贈送或出售給了其他人,那麼遺囑中關於這件物品的遺贈就會被視為撤回。
《民法》第1221條:「遺囑人於為遺囑後所為之行為與遺囑有相牴觸者,其牴觸部分,遺囑視為撤回。」
白話解釋: 簡單來說,如果您的實際行動和遺囑內容相違背,法律就會認為您改變了心意,遺囑中矛盾的部分就不再有效。
4. 法定撤回:故意破毀或塗銷遺囑
如果您明確表示要作廢遺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遺囑原件破壞掉,例如撕毀、燒毀,或者在遺囑上註明「作廢」、「撤回」等字樣,並簽名。
《民法》第1222條:「遺囑人故意破毀或塗銷遺囑,或在遺囑上記明廢棄之意思者,其遺囑視為撤回。」
白話解釋: 只要您有明確的意圖要讓遺囑失效,並且執行了破壞或註記廢棄的行為,那份遺囑就會被視為撤回。但請注意,這必須是「故意」的行為。
三、生活案例看懂遺囑撤回
為了讓您更清楚這些法律規定如何應用,我們來看看幾個生活中的情境:
案例一:新遺囑取代舊遺囑
張奶奶早年立了一份自書遺囑,將名下的一棟房子留給了獨生女。幾年後,張奶奶又重新寫了一份自書遺囑,這份新遺囑詳細規劃了所有財產的分配,並且完全沒有提到之前給女兒房子的事情。張奶奶過世後,家人對這兩份遺囑的效力產生了爭議。
結果: 法院審理後認定,張奶奶後立的這份新遺囑,如果內容與前一份遺囑完全牴觸,且新遺囑本身符合自書遺囑的法定要件,那麼前一份遺囑就會被視為全部撤回。這表示,後立的遺囑將完全取代舊遺囑,成為張奶奶最終的意願。
給您的提醒: 如果您想全面更新遺囑,最保險的做法是在新遺囑中明確註明「本遺囑取代所有先前所立之遺囑」,這樣可以避免任何模糊地帶。
案例二:送出遺贈物,遺囑自動失效
王伯伯在自書遺囑中,將一塊珍藏多年的玉佩指定要留給他的孫子。然而,在立完遺囑的幾年後,孫子大學畢業,王伯伯一時高興,便將那塊玉佩親手贈送給了孫子,並告訴他這是畢業禮物。王伯伯過世後,家人在清點遺產時,發現遺囑中提到的玉佩已經不在了。
結果: 法院會認為,王伯伯生前將玉佩贈送給孫子的行為,已經與遺囑中將玉佩遺贈給孫子的內容相牴觸。根據《民法》規定,遺囑中關於玉佩的這部分,會被視為已經撤回。即使日後孫子因為某些原因又把玉佩還給了王伯伯,除非王伯伯重新立遺囑,否則這部分遺囑的效力也不會自動恢復。
給您的提醒: 您生前對財產的處分行為,可能會直接影響到遺囑的效力。如果遺囑中指定的財產在您生前已經處分掉了,那部分遺囑就會自動失效,即使之後財產又回到您名下,也需要重新立遺囑才能讓心願再次生效。
四、實用操作指引與注意事項
- 明確撤回意旨: 若要撤回或變更遺囑,請務必在新遺囑中**明確記載 **「撤回所有先前所立之遺囑」或「本遺囑取代所有先前所立之遺囑」,避免語意不清。
- 嚴守法定方式: 無論是設立、變更或撤回遺囑,都必須嚴格遵守《民法》規定的要式性。例如,自書遺囑必須全文自書、簽名、記明日期;公證遺囑必須有公證人及見證人參與。不符法定方式者,遺囑或撤回行為均可能無效。
- 避免前後牴觸: 如果您只想修改遺囑中的部分內容,建議在新遺囑中僅針對變更部分進行記載,並明確說明其他未變更部分仍維持原遺囑效力,以避免產生全部撤回的爭議。
- 妥善保存與銷毀: 妥善保存有效遺囑的原本,並告知您信賴之人其存放位置。對於已撤回或作廢的遺囑,建議明確銷毀原本,以避免日後產生混淆或爭議。
- 定期檢視: 建議您定期檢視遺囑內容,並根據自身情況、家庭關係或財產狀況的變化,適時進行變更或重新立遺囑。
五、結語
遺囑是您愛與責任的展現,確保遺囑的有效性與時效性,是您對家人最好的交代。了解遺囑的變更與撤回方式,能讓您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能安心地調整您的心願,讓您的財產分配與身後事安排,永遠符合您最新的意願。記住,清晰、合法、明確,是遺囑規劃最重要的原則!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什麼情況下我會需要變更或撤回遺囑?
A: 您可能因為多種人生變化而需要變更或撤回遺囑。例如:家庭成員的增減(結婚、離婚、子女出生)、財產狀況的重大變化(買賣房產、投資收益或損失)、遺囑受益人的行為改變、或者您個人心意的轉變。定期檢視您的遺囑,確保它始終反映您的最新意願,是非常重要的。
Q: 我已經寫了一份自書遺囑,要怎麼合法有效地撤回它?
A: 要合法撤回一份自書遺囑,您可以採取以下方式: 1. 另立一份自書遺囑:在新遺囑中明確聲明「撤回某年某月某日所立之自書遺囑」。新遺囑本身也必須符合自書遺囑的要件(全文自書、簽名、註明日期)。 2. 故意破毀或塗銷原遺囑:將原遺囑撕毀、燒毀,或在遺囑上註明「作廢」、「撤回」等字樣,並再次簽名確認,表示您明確的廢棄意圖。 3. 立一份公證遺囑:透過公證程序立一份新遺囑,並在新遺囑中明確聲明撤回之前的自書遺囑。
Q: 如果我立了新遺囑,但沒有明確說要撤回舊遺囑,會怎麼樣?
A: 根據《民法》第1220條規定,如果您的前後遺囑內容有相牴觸的部分,那麼前一份遺囑中與新遺囑牴觸的部分將被視為撤回。這意味著,即使您沒有明確聲明撤回,新遺囑的內容也會在牴觸範圍內取代舊遺囑。為了避免爭議,建議您在新遺囑中明確註明是否取代或撤回舊遺囑。
Q: 我把遺囑裡說要給某人的房子賣掉了,那份遺囑還有用嗎?
A: 根據《民法》第1221條,如果您在立遺囑後,將遺囑中指定的財產(例如房子)在生前處分掉(如出售、贈與他人),那麼遺囑中關於該財產的遺贈部分將被視為撤回而失效。即使該財產後來又因其他原因回到您名下,這部分遺囑的效力也不會自動恢復。若您仍想將該財產遺贈給原指定的人,您必須重新依遺囑方式立下新的遺囑。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資料內容皆由AI生成,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