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您:讓心願延續,安心安排身後事
親愛的您,此刻的您或許正在面對生命的挑戰,但請相信,您的堅韌與愛,會是家人最寶貴的財富。在您的人生旅途中,若希望在身後,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妥善安排財產,讓家人有所依循,那麼「遺囑」就是一個溫柔而重要的工具。其中,「自書遺囑」因為簡單方便,是許多人會考慮的方式。
「律點通」知道您可能有很多疑問,也會擔心寫錯了怎麼辦?別擔心,這篇文章將用最溫和、最清楚的方式,一步步引導您了解台灣法律上,如何正確撰寫一份有效的自書遺囑,確保您的每一份心意,都能被好好實現。
什麼是自書遺囑?法律怎麼規定?
在台灣,遺囑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來寫,否則就可能無效。這就是所謂的「要式行為」,目的是為了確保遺囑是您真實的意願,並且避免日後產生爭議。我們的《民法》中列出了五種遺囑方式,而「自書遺囑」就是其中一種。
自書遺囑的四大關鍵要件
《民法》第1190條,是自書遺囑最重要的法條,它明確規定了您在撰寫時必須遵守的細節:
《民法》第1190條:「自書遺囑者,應自書遺囑全文,記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如有增減、塗改,應註明增減、塗改之處所及字數,另行簽名。」
這段話聽起來有點專業,但其實可以拆解成以下四個簡單的要點:
- 全文親筆書寫:
- 意思是:遺囑的所有內容,從頭到尾,都必須由您親手一字一句寫下。不可以請別人代筆,即使是您的家人或最信任的朋友幫忙寫,也不行喔!這是為了確認遺囑的內容確實是您的意思。
- 完整記明日期:
- 意思是:您必須在遺囑上,清楚寫下遺囑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寫的。例如:「中華民國113年11月15日」。日期必須完整,不能只寫年份或月份,因為這會影響遺囑的效力或判斷您是否有其他更新的遺囑。
- 親自簽名:
- 意思是:在遺囑的最後,您必須親筆簽上自己的名字。這個簽名必須是您本人親手簽的,不可以是蓋章、按指印,或請別人代簽。簽名是證明這份遺囑是您本人意願的重要依據。
- 增減、塗改要註明並加簽名:
- 意思是:如果您在寫遺囑的過程中,不小心寫錯了,或者後來想修改、增加或刪減內容,都必須在修改的地方旁邊,特別註明您修改了哪裡、增加了幾個字或減少了幾個字,並且在那個註記旁邊再簽一次名。這樣才能確保遺囑的最終內容是您確認過的。
為什麼遺囑的「形式」如此重要?
您可能會想,只要我的心意是真的,為什麼寫法還要這麼嚴格呢?這是因為《民法》第73條規定:
《民法》第73條:「法律行為,不依法定方式者,無效。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這條法規告訴我們,遺囑是一種「要式行為」,意思就是它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的形式。即使您的心意再怎麼真誠,如果沒有按照《民法》第1190條的規定來寫,這份遺囑在法律上就可能被認定為無效。這樣一來,您想傳達的心願,就可能無法實現,反而讓家人在您身後產生爭執,這絕對不是您希望看到的。
聽聽真實故事:遺囑常見的無效情況
為了幫助您更了解這些規定,我們來看看兩個真實世界中,因為沒有注意細節而導致遺囑無效的案例:
故事一:親筆簽名,但內文不是自己寫的
有一位劉先生,他希望將自己的存款留給一位親人。後來,親人拿出一份劉先生「自書遺囑」,上面有劉先生的簽名。然而,當這份遺囑在法庭上被質疑時,法院經過筆跡鑑定,發現遺囑的內容文字和劉先生的簽名,並非出於同一人的筆跡。也就是說,遺囑內容可能是別人寫的,劉先生只是簽了名。最終,法院判決這份遺囑無效,因為它不符合《民法》第1190條「應自書遺囑全文」的規定。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自書遺囑必須是全文都由您親手寫的,連簽名也要是您親筆。即使簽名是真的,但內文不是您寫的,遺囑仍然無效。
故事二:遺囑內容寫在影本上,或日期簽名不完整
另一位黃先生,他生前希望分配自己的財產。他先親手寫了一份遺囑內容,但為了方便,他沒有在原本上簽名和寫日期,而是先將這份手稿影印了幾份,然後在影本上補寫了日期和簽名。當這份遺囑被提出時,法院認為,自書遺囑的日期和簽名,必須是寫在原本上,而且必須在您寫完遺囑全文之後才簽名和寫日期。在影本上補簽名或補寫日期,是無法補救原本的不足的。因此,這份遺囑也被判定為無效。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遺囑的簽名和日期,必須在您親筆寫完遺囑正本的內容後,一併寫在正本上。在影本上處理,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律點通給您的實用指引:如何安心撰寫自書遺囑
了解了這些重要規定和案例,現在您可以更安心地著手撰寫自己的自書遺囑。請您參考以下步驟和建議:
撰寫自書遺囑的具體步驟
- 找一個安靜、思緒清晰的時刻:確保您在撰寫時,精神狀況良好,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
- 準備紙筆,親筆書寫全文:
- 請務必用自己的手,一字一句地寫下遺囑的所有內容。從標題、遺產分配、遺囑執行人指定等,全部都要親筆。切勿讓他人在旁代筆,即使是幫您謄寫也不行。
- 明確記下完整的日期:
- 在遺囑上清楚寫明撰寫的年、月、日。例如:「中華民國113年11月15日」。建議寫在遺囑的開頭或結尾,靠近簽名處。
- 親自簽上您的名字:
- 在遺囑內容的最後,請您親筆簽名。簽名要清晰可辨,且必須是您本人慣用的簽名。請記得,自書遺囑不接受蓋章或按指印來代替簽名。
- 小心處理修改與塗改:
- 如果真的需要修改或增減文字,請在修改處旁邊,清楚註明 「增加X字」或「刪除X字」,並在該註記旁再次親筆簽名。
- 內容務求清晰具體:
- 遺囑內容應明確表達您在過世後,希望您的財產(包括房子、存款、股票、貴重物品等)如何分配。請盡量具體說明財產的名稱和受贈與人的姓名,避免模糊不清的詞語,以免日後產生爭議。
常見注意事項與風險提醒
- 確認遺囑能力:您在寫遺囑時,必須是頭腦清楚、能理解自己在做什麼的狀態。如果您有失智症或其他影響判斷力的疾病,建議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考慮其他遺囑方式(如公證遺囑),並請醫師證明您的遺囑能力。
- 妥善保管遺囑正本:自書遺囑最重要的就是正本。請將它存放在安全、信任的人知道的地方。只留影本可能在法律上無效,且容易遺失或被隱匿。
- 避免共同遺囑:台灣法律不允許兩個人(例如夫妻)一起寫一份遺囑。即使是夫妻,也應該各自撰寫獨立的遺囑。
- 注意特留分:您的遺囑內容不能完全剝奪某些繼承人(如配偶、子女、父母)應得的最低限度遺產,這叫做「特留分」。如果遺囑侵害了特留分,繼承人仍有權利主張應得的部分。
- 筆跡真偽爭議:自書遺囑最常見的風險就是日後親友對筆跡的真假產生爭議。為避免這種情況,您可以考慮在寫完遺囑後,將它帶到法院公證處,請公證人認證您的簽名是真實的。這會增加遺囑的證明力,讓您更安心。
結語:讓愛與心願完整傳承
撰寫自書遺囑,是您對生命負責、對家人關愛的表現。雖然過程需要一些細心與耐心,但只要您遵循上述要點,就能確保您的心願在法律上得到尊重與執行。我們理解這可能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但請相信,您的這份用心,將成為家人最珍貴的禮物,讓您的愛與心願得以完整傳承。祝您平安順心。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如果我生病手抖,寫字不清楚,這樣寫的遺囑還有用嗎?
A: 只要遺囑的全文內容、日期和簽名,能被清楚辨識是您本人親筆書寫,且符合所有法定要件,即使字跡不夠工整,仍然是有效的。但如果字跡模糊到難以辨識是誰寫的,或無法確認內容,就可能引發爭議。若您真的難以親筆書寫,建議考慮其他遺囑方式,例如「公證遺囑」或「代筆遺囑」,這些方式有公證人或見證人參與,能確保遺囑的真實性。
Q: 我寫完遺囑後,可以請家人幫我保管嗎?
A: 可以,您可以將遺囑正本託付給您最信任的家人保管,但務必告知他們遺囑的存放地點,並提醒他們遺囑正本的重要性,不要隨意毀損或遺失。最好多告知一兩位信任的人,以防萬一。請記得,在法律訴訟中,遺囑正本的提出至關重要。
Q: 我的遺囑內容可以指定誰來處理我的身後事嗎?
A: 可以的。您可以在遺囑中指定「遺囑執行人」,負責管理遺產、分配遺贈、處理債務等事務,確保您的遺囑內容能被妥善執行。遺囑執行人可以指定一人或數人,也可以是繼承人之一,但必須是成年且有行為能力的人。
Q: 如果我寫了好幾份遺囑,哪一份才有效?
A: 如果您寫了不只一份遺囑,原則上以最後一份有效且符合法定要件的遺囑為準。如果後來的遺囑內容與之前的遺囑有衝突,則以最後一份遺囑的內容為優先。因此,在撰寫新遺囑時,建議明確註明廢止之前的遺囑,以避免混淆。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資料內容皆由AI生成,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