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婚姻忠誠協議有效嗎?違約金法院會怎麼判?

婚姻忠誠協議有效嗎?違約金法院會怎麼判?

律點通
2025-07-29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婚姻法律契約約定
LINE

婚姻忠誠協議,真的能保障您的權益嗎?法律解析與實用建議

您是否曾想過,如果婚姻中不幸出現不忠的情況,那份您和伴侶共同簽下的「忠誠協議」真的有用嗎?約定好的高額賠償金,法院會照單全收,還是會打折扣呢?在台灣,許多夫妻為了維繫婚姻的穩定與幸福,會選擇簽署這類協議。然而,這份協議在法律上究竟有多大的效力?今天,律點通將帶您深入了解婚姻忠誠協議的法律眉角,讓您清楚掌握自己的權益!

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原則有效,但有界線

首先,我們要知道,夫妻之間為了維護婚姻忠誠所簽訂的協議,在台灣法律上原則上是有效的。這是因為這類協議的目的,通常被認為是為了確保婚姻關係的圓滿與穩定,符合社會普遍認可的道德觀念。

根據《民法》規定,任何法律行為如果違反了「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就會被認定無效。

《民法》第72條:「法律行為,有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無效。」 婚姻忠誠協議若旨在維護夫妻忠誠義務,通常不被認為違反公序良俗。但如果協議內容過度限制個人自由,例如約定離婚後不得再婚,或是以巨額賠償金鼓勵離婚,那麼這部分約定就可能因為違反公序良俗而被法院認定無效。

侵害配偶權:法律賦予您的權利

婚姻關係具有排他性,夫妻互負貞操、忠誠義務,這是維繫婚姻幸福的基石。當一方違反忠誠義務(例如外遇),就構成對他方「配偶權」的不法侵害。此時,受害的一方可以依據《民法》請求損害賠償。

《民法》第184條第1項:「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民法》第195條第1項、第3項:「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前二項規定,於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者,準用之。」

這表示,如果您的配偶有外遇行為,您除了可以依據忠誠協議的約定請求賠償外,即使沒有協議,也能直接依據《民法》請求「精神慰撫金」,也就是俗稱的「精神賠償」。

約定賠償金:法院會「打折」嗎?

這是許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在忠誠協議中,夫妻常會約定如果一方違反忠誠義務,應支付一定金額的「違約金」。然而,這個約定的金額,法院不一定會照單全收。

《民法》第250條:「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違約金,除當事人另有訂定外,視為因不履行而生損害之賠償總額。其約定如債務人不於適當時期或不依適當方法履行債務時,即須支付違約金者,債權人除得請求履行債務外,違約金視為因不於適當時期或不依適當方法履行債務所生損害之賠償總額。」 《民法》第252條:「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

這兩條法條告訴我們,雖然您可以約定違約金,但如果約定的金額「過高」,法院有權力將其酌減到一個合理的數額。法院在判斷是否酌減以及酌減多少時,會綜合考量許多因素,例如:雙方的身分地位、經濟能力、外遇情節的嚴重程度、受害一方所受精神痛苦的程度等等。實務上,法院通常會將忠誠協議中約定的賠償金額,視為具有精神慰撫金的性質,因此也會受到酌減權的限制。

實務案例:有效與無效的真實故事

為了讓您更清楚,我們來看看兩個實際的法院案例:

案例一:高額賠償金被酌減的啟示

小芳與阿明結婚多年,為了保障婚姻,他們簽了一份忠誠協議。協議中明定,如果任何一方有外遇行為,必須賠償對方新台幣500萬元作為精神慰撫金。不幸的是,阿明後來真的外遇了。小芳依據協議向法院請求阿明支付500萬元。

法院審理後認為,這份忠誠協議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婚姻忠誠,因此是有效的。然而,法院也審酌了小芳與阿明的社會經濟地位、阿明外遇的情節、以及小芳因此所受的精神痛苦程度等因素,最終認為500萬元的約定金額過高,不符合實際損害,因此將賠償金額酌減至新台幣80萬元。

律點通提醒: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忠誠協議雖然有效,但約定的金額並非絕對。法院會根據個案情狀,調整到一個合理的範圍。

案例二:限制個人自由的約定無效

阿華與美玲因故決定離婚,他們在離婚協議中約定,阿華在離婚後如果再婚,就必須支付美玲新台幣80萬元作為精神賠償。幾年後,阿華再婚了,美玲便依據協議向阿華請求這筆錢。

然而,法院審理後認為,結婚是個人的基本自由。這份協議中限制阿華離婚後再婚的約定,等同於要求阿華終身孤獨,這嚴重違反了社會普遍的善良風俗,因此認定這部分的約定是無效的。最終,法院駁回了美玲的請求。

律點通提醒: 協議的內容不能無限上綱,如果約定限制了憲法保障的個人基本權利(如結婚自由),即使雙方同意,也可能被法院判決無效。

簽署忠誠協議,這些眉角要注意!

透過上述分析,您可以發現忠誠協議並非萬能,但若能妥善運用,仍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以下是簽署忠誠協議時的幾個實用建議:

  • 目的明確: 協議應清楚載明其目的是維護婚姻忠誠與圓滿,而非作為離婚的條件或限制個人自由。
  • 行為具體: 具體列舉何種行為構成違反忠誠義務(例如:與特定人士過於親密、發生性行為等),避免模糊不清的定義,減少未來爭議。
  • 金額合理: 雖然可以約定較高的金額以示警惕,但請理解法院有酌減權。約定金額應考量雙方經濟能力、社會地位及可能造成的損害程度,避免過於浮誇。
  • 保留證據: 若不幸發生違約情事,務必妥善蒐集相關證據(如通訊紀錄、照片、錄音等),這些將是您未來主張權利的重要依據。

結論:協議是工具,溝通是核心

婚姻忠誠協議,如同所有法律文件,是一種工具,用來規範行為、提供保障。它能為婚姻中的忠誠義務提供一層法律上的約束力,並在一方違約時提供請求賠償的依據。然而,它並非婚姻的唯一保障,更不能取代夫妻之間真誠的溝通與信任。

理解法律的界線與原則,妥善規劃您的忠誠協議,將能讓這份約定在需要時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時也提醒您,維繫婚姻的幸福,最終仍仰賴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與經營。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忠誠協議一定要寫得清清楚楚嗎?

A: 是的,越具體越好。協議中應明確定義何謂「違反忠誠義務」的行為,例如:與非配偶人士發生性行為、同居、過夜、或有過度親密互動等。避免使用模糊的詞彙,才能減少日後爭議,讓協議在法律上更具執行力。

Q: 如果對方外遇了,我除了協議上的賠償,還能要求什麼?

A: 除了協議約定的賠償外,您還可以依據《民法》向外遇的配偶及第三者(如果有的話)請求「侵害配偶權」的損害賠償,這包括精神慰撫金。如果情節嚴重,您甚至可以考慮訴請離婚,並要求相關的剩餘財產分配或贍養費。

Q: 協議裡約定「外遇就淨身出戶」會有效嗎?

A: 這類約定通常會被法院認定無效。因為「淨身出戶」的約定,可能涉及剝奪一方財產權或過度限制其生活,被認為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法院會傾向保障基本人權與財產權,並可能依《民法》第252條酌減不合理的賠償金額。

Q: 簽了忠誠協議後,如果對方真的違反了,我該怎麼做?

A: 首先,您應立即蒐集相關證據,例如:對話紀錄、照片、錄音、證人證詞等。這些證據是您向對方主張權利、請求賠償的關鍵。接著,您可以先嘗試與對方協商賠償事宜。若協商不成,則可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對方履行協議或賠償損害。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