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跨國親子關係確認:外國判決在台灣的承認與實務指南

跨國親子關係確認:外國判決在台灣的承認與實務指南

律點通
2025-07-18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家事法涉外法律
LINE

您在國外取得的親子判決,在台灣能直接生效嗎?

身為涉外認領的當事人,您可能在海外完成了親子關係的確認程序,並取得了當地法院的判決。然而,當您帶著這份判決回到台灣,準備辦理相關的身分登記時,卻發現過程並不如想像中簡單。究竟這份外國判決在台灣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又該如何讓它被台灣的機關承認呢?

別擔心!律點通將為您深入解析台灣法律對於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原則,並提供具體的實務操作建議,幫助您順利確立跨國親子關係。

台灣對外國判決的態度:自動承認與行政審查

台灣對於外國法院的確定判決,原則上採取「自動承認制度」。這表示,只要該外國判決符合台灣法律所規定的承認要件,它就會「當然自動地」在台灣發生效力,通常不需要再經過台灣法院額外宣示承認。這對於確認親子關係這類型的判決尤其重要,因為它們多屬於「確認或形成判決」,而非要求給付金錢或財物的「給付判決」。

戶政機關有權「形式審查」

雖然是自動承認,但當您拿著外國判決向台灣的戶政機關或其他行政機關申請登記時,這些機關並非照單全收。他們有權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形式上之審查」。也就是說,行政機關會先初步檢視您的外國判決是否符合台灣法律所要求的承認條件,再決定是否辦理相關登記。

如果行政機關在形式審查後,認為您的判決不符合承認要件而拒絕登記,或者您對其決定有爭議,這時您就必須透過法律途徑,向台灣的法院提起訴訟來解決。

關鍵法條解析:外國判決承認的四大門檻

台灣承認外國法院判決效力的核心依據,就是《民事訴訟法》第402條。這條法規規定了四種情況,只要您的外國判決符合其中任何一種,台灣法院或行政機關就不會承認它的效力。因此,了解這四個要件,是確保您的判決能被承認的關鍵:

《民事訴訟法》第402條:外國法院確定判決之承認要件

「外國法院之確定判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認其效力: 一、依中華民國之法律,外國法院無管轄權者。 二、敗訴之被告未應訴者。但開始訴訟之通知或命令已於相當時期在該國合法送達,或依中華民國法律上之協助送達者,不在此限。 三、判決之內容或訴訟程序,有背中華民國之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 四、無相互之承認者。 前項規定,於外國法院之確定裁定準用之。」

讓我們用白話文來解釋這四個門檻:

  • 第一款:管轄權問題

  • 白話解釋:該外國法院在台灣法律看來,有沒有權力審理這個案件?例如,如果當事人主要生活重心都在台灣,但案件卻在一個與當事人幾乎無關的國家進行審理,就可能產生管轄權爭議。

  • 第二款:合法送達與應訴機會

  • 白話解釋:判決的敗訴方,有沒有被合法通知並且有足夠的時間出庭應訴?這是為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益,避免一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判決。只要通知是合法送達,或透過台灣法律協助送達,即使當事人未實際出庭,通常也不會影響承認。

  • 第三款: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

  • 白話解釋:這是最彈性也最常引起爭議的一點。判決的內容或訴訟程序,是否違反台灣社會最基本的法律原則、道德觀念或公眾利益?例如,如果判決內容涉及台灣法律明確禁止的行為,就可能被認定違反公共秩序。這也是代理孕母相關案件在台灣承認時,最常被討論的焦點。

  • 第四款:相互承認原則

  • 白話解釋:該外國是否也承認台灣法院所做的類似判決?這是一種國際間的互惠原則。如果對方國家不承認我們的判決,我們通常也不會承認他們的判決。這需要透過查詢該國的法律、判例或外交管道來確認。

除了上述《民事訴訟法》第402條,若您的外國判決是基於「認領」行為而確認親子關係,則《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53條也會被考量,判斷該認領行為是否符合認領人或被認領人本國法的規定。而《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51條則旨在盡量承認子女的婚生性。

實務案例分享:從真實故事看懂法律運用

為了讓您更清楚這些法律原則如何實際運作,我們來看兩個真實的法院案例:

案例一:小陳在越南取得親子判決,回台灣該怎麼辦?

小陳在越南與一位當地女性生下孩子,並透過越南法院的程序,確認了他與孩子的親子關係。當他帶著這份越南法院的「親子關係確認決定書」回到台灣,想向戶政事務所辦理孩子的戶籍登記時,他並不確定是要先向台灣法院聲請「認可」這份判決,還是直接找戶政事務所。

法院怎麼說? 台灣嘉義地方法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明確指出,台灣對外國判決採「自動承認制度」。對於像親子關係確認這類的判決,原則上不需要先向台灣法院聲請認可。小陳應該直接帶著越南法院的判決書及相關文件,向台灣的戶政事務所提出申請。戶政事務所有權依照《民事訴訟法》第402條的規定,進行形式審查,決定是否承認這份越南判決的效力並辦理登記。只有當戶政事務所拒絕承認,或對判決效力有爭議時,小陳才需要向台灣法院提起訴訟來解決。

案例二:李小姐在香港確定了女兒的生父,還需要在台灣再告一次嗎?

李小姐在香港透過法院程序,成功確認了女兒小美的生父。她取得了香港法院的判決書,證明了小美與生父的親子關係。然而,她不確定這份香港判決在台灣是否有效,所以考慮在台灣法院再提起一次確認親子關係的訴訟。

法院怎麼說? 台灣臺北地方法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認為,既然香港法院的判決已經確認了親子關係,而且台灣對外國判決採「自動承認制度」,只要這份香港判決符合台灣《民事訴訟法》第402條的承認要件,它就已經在台灣自動發生效力。由於李小姐的訴求並非要求對方給付金錢,而是確認親子關係,因此不需要再向台灣法院聲請強制執行。法院最終駁回了李小姐在台灣重複提起的確認之訴,理由是她已經「無權利保護之必要」——因為她的權利已經透過香港的判決獲得保障了。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如果外國判決已經生效,就應直接依該判決辦理相關事宜,避免不必要的重複訴訟。

實務操作指南:一步步教您怎麼做

了解了法律原則和案例,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具體該如何操作:

1. 判斷您的外國判決性質

  • 確認或形成判決(例如:確認親子關係存在或不存在): 您可以直接持外國法院的確定判決書,連同其他必要文件(如出生證明、身分證明等),向台灣的戶政機關或其他主管行政機關申請辦理登記。
  • 給付判決(例如:要求支付子女扶養費): 如果您希望在台灣強制執行這份判決(例如扣押財產),則必須先向台灣法院提起「許可執行之訴」,請求法院判決許可該外國判決在台灣執行。這類判決不能直接向行政機關申請。

2. 準備齊全的文件

無論您的判決屬於哪種類型,務必準備以下文件:

  • 外國法院的確定判決書正本:確保判決已經「確定」,通常會有一份「確定證明書」或類似文件。
  • 判決書及確定證明書的中文翻譯本:所有外文文件都必須翻譯成繁體中文。
  • 翻譯本的驗證:翻譯本需要經過台灣駐該外國的使領館或代表處(即我國駐外館處)驗證,或經台灣公證人認證。
  • 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如子女的出生證明、父母的結婚證明(如適用)、身分證明文件等,這些文件也可能需要經過驗證和翻譯。

3. 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

攜帶準備好的文件,前往相關的行政機關(例如:戶政事務所)。行政機關會依據《民事訴訟法》第402條的規定,對您的文件進行形式審查。如果一切符合規定,他們就會為您辦理相關登記。

4. 萬一行政機關拒絕,怎麼辦?

如果行政機關在審查後,認為您的外國判決不符合承認要件而拒絕辦理,或者您對其決定有異議,這時您就需要向台灣的法院尋求協助。您可以提起「確認外國判決效力存在之訴」,請求法院確認該外國判決在台灣的效力;或者,您也可以直接提起「確認親子關係存在之訴」,請求台灣法院直接確認親子關係。

涉外認領的特殊考量:公共秩序與代理孕母

在所有承認要件中,「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是最具彈性也最容易引起爭議的一點。特別是近年來,涉及「代理孕母」所生子女的親子關係承認問題,更是實務上的焦點。

由於台灣目前的《人工生殖法》尚未開放代理孕母,因此透過代理孕母在國外所生子女的親子關係,其外國判決在台灣的承認會面臨挑戰。雖然法務部曾函釋指出,行政機關仍有權進行形式審查,並未一概否定,但最終是否承認,仍需個案判斷,並可能需要法院介入。台灣社會對於代理孕母的討論持續進行,未來相關法律的修訂將對此類案件產生重大影響。

結論:掌握關鍵,順利在台確立親子關係

涉外親子關係的確認,雖然涉及跨國法律的複雜性,但只要您掌握了台灣對於外國判決「自動承認制度」的核心原則,並了解《民事訴訟法》第402條的四大承認要件,就能大幅提升辦理的順利度。

請記住以下關鍵要點:

  • 區分判決性質:確認型判決直接找行政機關,給付型判決才需聲請法院許可執行。
  • 文件準備齊全:判決書務必確定、翻譯並經驗證。
  • 行政機關先行:大多數情況下,先向戶政機關等行政單位申請。
  • 法院是最終解方:若行政機關拒絕或有爭議,再向法院提起訴訟。

透過這些指引,希望您能更清楚地了解如何在台灣處理您的外國親子關係判決,順利確立您與孩子的法律關係。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在國外取得的親子關係判決,在台灣是「自動」承認嗎?

A: 是的,台灣對於外國法院的確定判決,原則上採「自動承認制度」。這表示只要您的外國判決符合台灣《民事訴訟法》第402條規定的承認要件,它就會在台灣自動發生效力,通常無需台灣法院再次宣示承認。對於確認親子關係這類型的判決,您可以直接持判決書向台灣的戶政機關申請登記。

Q: 戶政事務所拒絕承認我的外國判決怎麼辦?

A: 如果戶政事務所或其他行政機關在形式審查後,認為您的外國判決不符合承認要件而拒絕辦理登記,或者您對其決定有爭議,您可以向台灣的法院提起訴訟。您可以選擇提起「確認外國判決效力存在之訴」,請求法院確認該外國判決在台灣的效力;或者,您也可以直接提起「確認親子關係存在之訴」,請求台灣法院直接確認親子關係。

Q: 我在國外透過代理孕母生下孩子,台灣會承認親子關係嗎?

A: 這是目前實務上較為複雜的議題。由於台灣《人工生殖法》尚未開放代理孕母,因此透過代理孕母在國外所生子女的親子關係,其外國判決在台灣的承認會面臨「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挑戰。雖然法務部函釋指出行政機關仍有形式審查權,並未一概否定,但最終是否承認仍需個案判斷,並可能需要透過法院訴訟程序來解決爭議。

Q: 辦理外國判決承認,需要準備哪些重要文件?

A: 您需要準備外國法院的「確定判決書正本」及「確定證明書」(或類似文件),並將這些文件翻譯成繁體中文。所有翻譯本都必須經過台灣駐該外國的使領館或代表處(我國駐外館處)驗證,或經台灣公證人認證。此外,還需準備子女的出生證明、父母的身分證明等相關文件,這些文件也可能需要經過驗證和翻譯。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