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性騷擾與勞資爭議:掌握調解與法律扶助資源自保

性騷擾與勞資爭議:掌握調解與法律扶助資源自保

律點通
2025-07-29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性騷擾防治勞資關係
LINE

擺脫困境:性騷擾與勞資爭議的解決之道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棘手的糾紛,特別是當涉及性騷擾或勞資問題時,往往讓人感到徬徨無助。您可能想知道:遇到這些情況,除了忍氣吞聲或直接走上法院訴訟,還有沒有其他更溫和、更有效率的解決方式?答案是肯定的!台灣的法律提供了「調解」和「法律扶助」這兩大利器,能協助您在面對爭議時,不再孤單奮戰。

「律點通」將帶您一探究竟,了解如何善用這些資源,保障您的權益。

了解您的權益:調解與法律扶助

什麼是「調解」?

調解是一種透過中立第三方協助,讓爭議雙方理性溝通,尋求共識的解決方式。它有兩種類型:

  • 行政調解:例如性騷擾防治法或勞資爭議處理法下的調解。由政府機關或其委託的調解人/委員會主持。若調解成立,其結果具有契約效力,但若要強制執行,通常仍需透過法院程序。
  • 勞動事件法調解:這是針對勞資爭議更具司法性質的調解。由勞動調解委員會(包含法官和勞動調解委員)進行。其調解成立,效力等同於法院確定判決,可以直接強制執行。即使無法達成共識,委員會也可能提出「適當方案」,若您未在法定時間內提出異議,該方案同樣具有強制執行力。

什麼是「法律扶助」?

法律扶助是指政府或民間團體,為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的當事人(如性騷擾被害人、勞工、原住民)提供法律協助,確保他們有能力爭取自身權益。扶助項目通常包括:

  • 法律諮詢:提供專業法律意見,釐清您的權利義務和解決方向。
  • 法律文件撰擬:協助您撰寫訴狀、申請書等法律文書,減輕您的負擔。
  • 律師代理酬金:支付律師在調解、訴訟、仲裁等程序中的費用,讓您能聘請專業律師協助。
  • 必要費用:指調解或訴訟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其他必要開銷。
  • 必要生活費用:針對因特定爭議(如被解僱)導致暫時沒有收入的當事人,提供生活補助,讓您能安心處理爭議。

申請法律扶助通常會審核您的「資力」狀況,並評估案件的「實益性」及「勝訴機會」,以確保資源有效運用。

性騷擾事件的調解與法律協助

當您不幸遭遇性騷擾,請務必知道,您不是孤單一人。台灣法律提供了明確的協助管道:

調解申請

如果是非「權勢性騷擾」(即行為人並非利用職務、業務等權力關係對您性騷擾),您可以主動向您居住地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如社會局、勞工局)申請調解。

《性騷擾防治法》第18條:「權勢性騷擾以外之性騷擾事件,任一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調解。政府機關(構)、部隊、學校及警察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程序中,獲知任一方當事人有調解意願時,應協助其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調解。當事人以言詞申請調解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製作筆錄;以書面申請者,應按他造人數提出繕本。調解期間,除依被害人之請求停止調查外,調查程序繼續進行。」

白話解釋:這表示,除了權勢性騷擾外,性騷擾事件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請調解。即使事件正在調查中,您也可以要求調解,且調解通常不會影響調查進行,除非被害人主動要求暫停調查。

法律協助與扶助

性騷擾事件的被害人,可以獲得多方面的協助:

  • 諮詢服務:您居住地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會提供諮詢協談、心理輔導、法律協助等服務(《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第11條)。
  • 職場性騷擾的法律扶助:若性騷擾發生在職場,或涉及雇主違反《性別平等工作法》規定,受僱者或求職者可向主管機關申請法律諮詢或扶助。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37條:「受僱者或求職者因雇主違反本法之規定,或遭受性騷擾,而向地方主管機關提起申訴,或向法院提出訴訟時,主管機關應提供必要之法律諮詢或扶助;其諮詢或扶助業務,得委託民間團體辦理。」

白話解釋:這條文確保了職場性騷擾的受害者,在申訴或訴訟時,可以獲得政府提供的法律諮詢和扶助,甚至包括律師費和必要的生活費用(《性別平等工作法律扶助辦法》第3條)。

勞資爭議的調解與法律扶助

面對與雇主的爭議,勞工朋友往往處於相對弱勢。幸好,法律也為您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調解申請

針對勞資爭議,您可以向勞務提供地的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如勞工局)提出調解申請。主管機關甚至可以主動介入調解。

  • 申請方式:填寫調解申請書,載明您的基本資料、請求事項,並選擇調解方式(指派調解人或組成調解委員會)。
  • 時效性:主管機關會迅速指派調解人並開始調解,力求在短時間內提出調解方案(《勞資爭議處理法》第9條、第10條、第11條、第12條)。

法律扶助

勞工因勞資爭議提起訴訟、仲裁或不當勞動行為裁決,符合資格者可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法律扶助。扶助範圍廣泛,包括律師代理酬金、必要費用,甚至在符合條件下提供必要生活費用(《勞資爭議法律及生活費用扶助辦法》第2條)。

  • 申請資格:通常需符合「無資力」標準,或因被終止勞動契約而未就業。案件也需有實際解決的希望,而非顯無勝訴可能。
  • 律師選任:若獲准扶助,您可以從主管機關提供的律師名冊中委任律師,這些律師不得額外向您收費。
  • 原住民特殊扶助:原住民身分者,若遇到就業歧視或勞資糾紛,可依《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歧視及勞資糾紛法律扶助辦法》申請,扶助項目更為廣泛(第4條、第8條)。

實務案例分析 (無具體案例提供)

重要說明:由於本篇分析所依據的法律資料中,並未包含任何具體的判決案例,因此我們無法在此提供實際的案例分析。在實務上,法院的判決案例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法條的適用與解釋。若未來有相關案例資料,我們將能進一步為您解析。

調解與法律扶助:您應注意的眉角

證據保全至關重要

無論是性騷擾或勞資爭議,證據都是您權益的基石。在爭議發生初期,務必盡可能蒐集、保全所有相關證據,例如:

  • 對話紀錄:訊息、通訊軟體對話截圖。
  • 影音資料:錄音、錄影。
  • 書面文件:信件、電子郵件、簽呈、合約、薪資明細、出勤紀錄、工作證明等。
  • 人證:目擊者證詞或能證明事實的第三方。

這些證據對於調解的進行和訴訟的成功至關重要。

時效性不可輕忽

各類爭議的申訴、調解或訴訟都有法定的時效限制。一旦錯過,您的權益可能就無法再主張。因此,一旦遇到問題,請盡快尋求協助,了解相關時效規定。

誠實告知,避免重複申請

申請法律扶助時,務必誠實提供所有資訊。同時,若有多個政府機關提供的扶助或補助性質相同,請務必擇一申請,不得重複,以免影響您的權益或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結語

面對性騷擾或勞資爭議,您不再需要孤單承受。透過「調解」這個溝通平台,以及政府提供的「法律扶助」資源,您可以獲得專業的協助,讓您的聲音被聽見,權益被保障。請記住,積極了解並運用這些法律工具,是您解決問題、重拾平靜的第一步。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您提供清晰的方向,祝您一切順利!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性騷擾事件一定要先申請調解嗎?

A: 不一定。根據《性騷擾防治法》第18條,非權勢性騷擾事件您可以選擇申請調解,但這並非強制程序。即使您已經進入調查程序,仍然可以申請調解。權勢性騷擾事件則不適用此行政調解程序,通常需透過申訴、調查和懲處機制處理。

Q: 申請法律扶助會不會很複雜,我需要準備什麼資料?

A: 申請法律扶助的流程雖然需要一些文件,但主管機關或受委託的民間團體會提供協助。您通常需要準備身分證明文件、相關事證(如性騷擾或勞資爭議的證明文件)、以及證明您資力狀況的文件(如收入證明、財產清單)。建議您在申請前,先向相關單位諮詢所需文件清單,以加快審核流程。

Q: 勞資爭議調解不成立,我還能怎麼辦?

A: 勞資爭議調解不成立,並不代表您的權益無法主張。您可以考慮向法院提起「勞動事件訴訟」,因為《勞動事件法》規定勞動事件原則上會強制先行調解。在勞動事件法下的調解不成立時,勞動調解委員會可能提出「適當方案」,若您未在法定期間內異議,該方案具強制執行力。此外,您也可以在符合條件下,申請勞資爭議的法律扶助,尋求律師協助進行後續的訴訟程序。

Q: 如果我同時符合性別平等工作法和勞資爭議相關的法律扶助資格,我該怎麼選擇?

A: 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律扶助辦法》第3條規定,若政府機關提供的扶助或補助性質相同,您應擇一適用,不得重複申請。建議您詳細了解各扶助辦法的適用範圍、條件及扶助項目,並考量您的個案情況,選擇對您最有利的扶助途徑。不確定時,可以向相關主管機關或法律扶助單位諮詢,他們會給予您專業的建議。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