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家事調解委員:家庭爭議的專業引導者,您該了解的秘密!

家事調解委員:家庭爭議的專業引導者,您該了解的秘密!

律點通
2025-07-18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家事法調解程序
LINE

家庭爭議好煩心?讓專業的家事調解委員助您一臂之力!

面對家庭糾紛,無論是離婚、子女監護、扶養費或財產分配,這些複雜又牽涉情感的議題,往往讓人感到無助與焦慮。許多人會選擇透過法院的「家事調解」來尋求解決之道。但您或許會好奇:這些家事調解委員究竟是誰?他們具備什麼樣的資格?他們真的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嗎?

別擔心!身為律點通,我將為您深入剖析家事調解委員的組成規範,讓您對這個重要的程序有更全面的認識,從而更有信心地面對家庭爭議。

誰是家事調解委員?他們具備哪些專業與特質?

家事調解委員並非隨意選任,他們肩負著協助家庭當事人化解紛爭的重責大任,因此法律對其資格有著嚴格的規範。根據《家事事件法》的規定,家事調解委員不僅要有專業背景,更要具備處理家庭敏感議題的特質:

《家事事件法》第32條:「家事調解,應聘任具有性別平權意識、尊重多元文化,並有法律、醫療、心理、社會工作或其他相關專業,或社會經驗者為調解委員。關於家事調解委員之資格、聘任、考核、訓練、解任及報酬等事項,由司法院定之。調解程序,除本法另有規定者外,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編第二章調解程序之規定。」

這條法規告訴我們,家事調解委員不僅限於單一專業,更強調具備性別平權意識尊重多元文化觀念。這是因為家庭爭議往往涉及複雜的關係、情感糾葛及不同背景,需要調解委員具備高度的敏感性與包容心。

更具體的資格要求,則詳列在《法院設置家事調解委員辦法》第4條,例如:

  • 專業人士:曾任法官、律師、醫師、心理師、社會工作師等。
  • 相關學經歷:具有法律、醫療、心理、社會工作、教育或其他進行家事調解所需相關專業之學經歷。
  • 實務經驗:具有家事調解專業經驗或豐富社會知識經驗。

此外,法院在遴聘時,還會優先考量委員的品行端正、富有熱忱、生活安定且有充裕時間、身心健康並有說服能力。這些條件旨在確保委員不僅有專業能力,更能全心投入,以其良好品格與溝通能力贏得當事人信任,促進調解成功。

法院如何選任與管理家事調解委員?您的權益在哪裡?

家事調解委員的選任與管理有一套嚴謹的程序,以確保調解的品質與公正性:

  • 誰來選任? 根據《家事事件審理細則》第45條,調解委員由法官選任,人數通常是1到3人。法官會根據案件性質,選擇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或經驗的委員來處理。
  • 您的異議權! 《法院設置家事調解委員辦法》第8條賦予當事人重要的權利:如果您對法院選任的調解委員人選有疑慮,可以提出異議;如果雙方當事人有共識,也可以合意選任其他合適的人選來擔任調解委員。
  • 專業訓練與考核:家事調解委員每年都必須接受專業講習(至少12小時),確保他們的知識與技能持續更新。法院也會定期辦理評鑑,評鑑內容除了專業能力,還會特別檢視委員是否具備「性別平權意識」以及「有無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方案」等,確保調解過程的公平與自願性。
  • 特殊案件的考量:如果案件涉及家庭暴力情事,法院會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的規定,指定曾受家庭暴力防治訓練的家事調解委員進行調解,以保障受暴者的安全與權益。這點在《法院設置家事調解委員辦法》第10條有明確規定。

實務案例:您該知道的調解眉角!

了解這些規範後,我們來看看實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幫助您更具體地掌握調解的重點:

案例一:別跑錯地方!家事案件為何要選法院調解?

小王夫妻正考慮離婚,聽說鄉鎮市公所也有調解委員會,覺得去那邊可能比較簡單、省事,不用跑法院。但他們不知道,家事事件的調解,其實有其特殊性。

指導意義:根據司法院秘書長函釋(秘台廳少家二字第1100005174號),家事事件基於其高度的專業性與整合功能,不宜經由鄉鎮市區公所調解委員會調解。法院的家事調解委員不僅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例如法律、心理、社工等),法官在調解程序中還可以連結親職教育、心理諮詢等資源,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協助。因此,若您面臨家庭爭議,務必選擇法院的家事調解機制,才能獲得更專業、更符合需求的解決方案。

案例二:調解過程被施壓?您的權益有保障!

小陳在一次離婚調解中,感覺調解委員似乎偏袒對方,甚至暗示如果她不接受某個方案,之後訴訟會很麻煩。這讓小陳感到非常大的壓力,不知道自己是否一定要接受調解結果。

指導意義:司法院秘書長函釋(秘台廳少家二字第1040011040號)明確指出,法院在評鑑家事調解委員時,除了專業能力,更應納入是否具性別平權意識以及有無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方案等項目。這代表著,調解的本質是建立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調解委員不能強迫任何一方接受不情願的方案。如果您在調解過程中感覺到被不當施壓或偏袒,您有權向法官或法院反映,以維護自身的權益。

結論:掌握資訊,安心面對家庭紛爭

了解家事調解委員的專業背景、選任流程以及您的權益,能讓您在面對家庭爭議時,不再感到徬徨無助。法院的家事調解制度,旨在提供一個專業、中立且人性化的平台,協助您與家人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請記住,家事調解委員是您的協助者,而非決策者。他們會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引導您們溝通,但最終的決定權仍在您與對方手中。掌握這些資訊,您就能更有自信、更從容地參與調解,為自己和家人爭取最佳的結果。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家事調解委員跟一般鄉鎮市區公所的調解委員有什麼不同?

A: 家事調解委員與鄉鎮市區公所的調解委員在專業性與適用範圍上有顯著差異。家事調解委員依據《家事事件法》及相關辦法聘任,需具備法律、醫療、心理、社會工作等多元專業背景,並強調性別平權意識與尊重多元文化。他們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且法院的家事調解程序可連結親職教育、心理諮詢等資源,提供更深入、全面的協助。鄉鎮市區公所的調解委員資格相對寬鬆,主要處理一般民事或刑事糾紛,不具備家事事件所需的跨專業整合功能,因此家事事件不建議在鄉鎮市區公所進行調解。

Q: 我對法院選任的家事調解委員不滿意,可以要求更換嗎?

A: 可以的。根據《法院設置家事調解委員辦法》第8條,如果您對法院選任的家事調解委員人選有疑慮,可以向法院提出異議,說明您的理由。此外,如果雙方當事人有共識,也可以合意選任其他合適的人選來擔任調解委員,法院會根據您的請求和實際情況進行考量。

Q: 家事調解委員的意見或建議,我一定要聽從嗎?

A: 不一定。家事調解委員的角色是中立的協助者,他們會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引導您與對方進行溝通,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或建議。然而,調解的本質是雙方自願達成協議,最終的決定權仍在於您與對方。您可以考量委員的意見,但若您認為不符合您的最佳利益或意願,您有權利不接受,委員也不能強迫您接受任何方案。若感覺被施壓,應即時向法官或法院反映。

Q: 如果我的家事案件涉及家庭暴力,調解會怎麼進行?

A: 如果您的家事案件涉及家庭暴力情事,法院會特別重視您的安全與權益。根據《法院設置家事調解委員辦法》第10條,法院會指定曾受家庭暴力防治訓練的家事調解委員來進行調解。這些委員具有處理家暴案件的專業知識與敏感度,會更謹慎地安排調解程序,例如可能採取分開調解、安全維護措施等,以確保您的安全並避免二次傷害。您也可以主動向法院說明案件涉及家暴,請求特別的安排。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