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企業股權移轉稅務解析:配偶必知贈與與所得稅眉角

企業股權移轉稅務解析:配偶必知贈與與所得稅眉角

律點通
2025-07-14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企業稅務股權規劃
LINE

企業股權移轉,您不可不知的稅務眉角

身為企業主的配偶,您或許常常聽到公司股權移轉、家族傳承等話題,但這些複雜的法律與稅務條文,是否讓您感到一頭霧水呢?別擔心!「律點通」今天將用最白話的方式,為您拆解企業股權移轉中,特別是贈與稅與所得稅的關鍵知識,讓您輕鬆掌握財產規劃的主動權。

股權移轉,會碰到哪些稅?

當企業的股權發生變動時,最常遇到的就是「贈與稅」和「所得稅」兩大類。這兩者之間,有時界線模糊,稅務機關會依據「實質課稅原則」來判斷,也就是說,不只看表面上的法律行為,更會深入探究背後的經濟實質與目的。

1. 贈與稅:親屬間移轉的重中之重

如果先生想把公司股票轉給孩子,或是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賣給親友,這時就要特別留意贈與稅的問題。

  • 低價轉讓,差額就是贈與!

《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2款規定:

「以顯著不相當之代價,讓與財產、免除或承擔債務者,其差額部分。」

這表示,如果您先生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把公司股票轉讓出去,國稅局會將「實際轉讓價格」與「股票真實價值」之間的差額,認定為贈與,並課徵贈與稅。特別是未上市櫃的公司股票,其價值通常會以當時公司的「資產淨值」來估算。

  • 親屬間買賣,錢的流向是關鍵!

《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更明確指出:

「二親等以內親屬間財產之買賣。但能提出已支付價款之確實證明,且該已支付之價款非由出賣人貸與或提供擔保向他人借得者,不在此限。」

這條文非常重要!它告訴我們,如果先生把公司股票賣給二親等以內的親屬(例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即使名義上是買賣,但如果無法提出明確的付款證明,或者證明這筆錢是買方自己出的,而不是先生借給買方,國稅局就會直接「以贈與論」,把這筆交易視為贈與來課稅。所以,資金的來源和流向,一定要清清楚楚。

2. 所得稅:小心「假買賣真規避」

很多人都知道「證券交易所得免稅」,也就是說,買賣股票賺的錢不用繳所得稅。但這不代表所有股權移轉都免稅!稅務機關會特別注意,是否有透過股權移轉來規避「營利所得」(也就是公司發放的股利)的嫌疑。

  • 實質課稅原則:穿透表面看本質

《所得稅法》第14-3條(原第66條之8)是稅捐機關用來防堵租稅規避的利器:

「個人、營利事業或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與國內外其他個人或營利事業、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相互間,如有藉資金、股權之移轉或其他虛偽之安排,不當為他人或自己規避或減少納稅義務者,稽徵機關為正確計算相關納稅義務人之所得額及應納稅額,得報經財政部核准,依查得資料,按實際交易事實依法予以調整。」

這條文的核心就是「實質課稅原則」。簡單來說,如果股權移轉的安排,表面上合法,但實質上缺乏合理的商業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不當規避或減少稅負」,國稅局就有權力重新調整,按照實際的經濟狀況來課稅。這也是區分「合法節稅」與「租稅規避」的關鍵點。

實務案例解析:從故事看懂法律

法律條文讀起來可能很生硬,我們來看看兩個真實案例改編的小故事,幫助您理解這些原則如何在生活中應用。

故事一:張太太的家庭傳承難題

張太太的先生在南部經營一家成功的機械公司,年紀漸長後,想把部分公司股票轉給在國外唸書的兒子。為了讓兒子有錢買股票,張先生把錢借給兒子,再讓兒子把錢匯回台灣,看似完成了買賣。然而,國稅局在查核時發現,兒子的資金來源其實是張先生借給他的,並非兒子自己的財產。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規定,由於無法證明價款非由出賣人提供,這筆「買賣」最終被認定為「贈與」,張先生被補課了贈與稅。

給您的提醒: 親屬間的股權買賣,金流一定要清晰!務必確認買方有能力支付價款,且資金來源與賣方無關,並保留完整的匯款、轉帳證明。

故事二:李先生的股利節稅計畫

李先生經營的科技公司每年獲利豐厚,即將發放高額股利。李先生聽說證券交易所得免稅,於是在除息基準日前,將自己名下的公司股票以高價賣給家族控制的另一家投資公司。這樣一來,原本應由李先生個人領取並繳納高額綜合所得稅的股利,就變成了投資公司領取,而法人投資國內公司股利是免稅的。國稅局查核後認為,李先生對公司有實質控制力,這項交易缺乏合理的商業目的,唯一目的就是規避個人綜合所得稅。最終,國稅局依據《所得稅法》第14-3條,認定這是「租稅規避」,調整了李先生的所得額,補徵了稅款。

給您的提醒: 股權移轉若缺乏合理的商業目的,例如僅為規避稅負而設計,即使形式上合法,也可能被稅捐機關依「實質課稅原則」調整課稅。任何股權交易,都應有其經濟實質和商業考量。

企業主配偶的實務操作指引

了解了這些原則和案例,身為企業主配偶的您,在面對股權移轉時,可以掌握以下幾點:

  • 金流透明化: 無論是親屬間的買賣或贈與,務必保留所有資金往來的完整證明,如銀行匯款紀錄、支票存根、借貸契約等。資金來源務必清晰,避免由出賣人提供。
  • 合理交易價格: 若涉及未上市櫃股票,交易價格應參考公司資產淨值或尋求專業鑑價。避免明顯低於市價的交易,以免差額被視為贈與。
  • 明確商業目的: 任何股權移轉,都應有其合理的商業目的,例如引進策略夥伴、改善公司治理、調整組織架構等。若僅為規避稅負,將面臨被調整課稅的風險。
  • 文件完整保存: 妥善保管所有與股權移轉相關的文件,包含買賣契約、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鑑價報告、商業目的說明等,以備稅務機關查核。

結論:掌握資訊,安心守護家庭財富

企業股權的移轉,不僅是財產的變動,更牽涉到複雜的稅務規劃。作為企業主的配偶,您無需成為稅務專家,但了解這些基本概念與潛在風險,能讓您在家庭財富規劃中更有底氣。記住,透明、合理、有實質,是避免稅務爭議的不二法門。掌握這些知識,您就能更安心地與另一半共同守護家庭財富,確保企業傳承之路順遂無憂!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先生的公司股票要轉給孩子,是直接送比較好,還是用賣的比較好?

A: 這兩種方式各有稅務考量。直接贈與會被課徵贈與稅,稅率較高且有免稅額限制。如果用「賣的」,名義上是買賣,但國稅局會嚴格審查金流。若孩子的資金來源不明,或錢是先生借給孩子的,會被「以贈與論」補徵贈與稅。因此,關鍵在於是否有真實、獨立的資金往來證明。建議您與先生審慎評估,並準備好所有證明文件。

Q: 未上市櫃的公司股票,在移轉時價值怎麼算?是不是公司說了算?

A: 未上市櫃股票的價值,並非公司說了算。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規定,通常會以「贈與日或繼承日該公司的資產淨值」來估定。如果公司資產中有土地或房屋,其帳面價值低於公告土地現值或房屋評定標準價格,還會依公告現值或評定價格調整估價。公司自行估算的價值與國稅局核定的價值可能會有差異,務必注意。

Q: 聽說買賣股票賺的錢不用繳所得稅,那為什麼先生的公司股票買賣還是有稅務風險?

A: 《所得稅法》確實規定「證券交易所得停止課徵所得稅」。但這僅限於一般的股票買賣價差。如果先生的股權移轉行為,被國稅局認定是為了「不當規避」公司發放的「股利所得」(營利所得),例如在公司發放高額股利前,特意將股票轉讓給特定對象,且缺乏合理的商業目的,國稅局就可能依據「實質課稅原則」來調整課稅,將這筆交易視為應稅的營利所得,而非免稅的證券交易所得。

Q: 如果先生把公司股票賣給不是親戚的朋友,但價格很低,這樣會有問題嗎?

A: 即使不是親屬間的交易,如果股權轉讓的價格與其實際價值存在「顯著不相當」的差異,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2款,其差額部分仍然會被國稅局視為「贈與」來課徵贈與稅。所以,無論對象是誰,交易價格的合理性都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未上市櫃的股票。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