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夫妻債務免責全攻略:搞懂法律界線,守護您的財務底線

夫妻債務免責全攻略:搞懂法律界線,守護您的財務底線

律點通
2025-07-13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婚姻法律債務糾紛
LINE

婚姻中的財務迷思:配偶的債務,我需要負責嗎?

婚姻是愛情的結合,但也常伴隨著共同的財務責任。然而,當伴侶面臨債務問題時,作為另一半的您,是否也必須承擔?這是許多「財務責任承擔者」心中的疑問。

今天,律點通將帶您深入解析台灣民法中關於夫妻債務的關鍵規定,幫助您釐清責任、避免風險。

夫妻債務的核心原則:各自負責,但有例外!

你的債務你負責:個人債務的界線

首先,最重要的原則是:夫妻各自對其債務負清償之責。這項規定明載於《民法》第1023條第1項,不論您與配偶採用何種財產制(法定或約定),原則上,夫或妻所負的債務,應由其個人財產負責清償,不因婚姻關係而自動轉嫁給他方。

《民法》第1023條第1項:「夫妻各自對其債務負清償之責。」

這意味著,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配偶的個人債務,您原則上無須負責。例如,配偶因個人投資失利、賭博等所欠下的債務,通常屬於其個人責任。

代墊配偶債務,可以要求償還嗎?

那麼,如果您曾好心替配偶清償了他們的個人債務,這筆錢能要回來嗎?答案是肯定的!《民法》第1023條第2項明確規定:

《民法》第1023條第2項:「夫妻之一方以自己財產清償他方之債務時,雖於婚姻關係存續中,亦得請求償還。」

這表示,只要您是用自己的財產清償了配偶的個人債務,即使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您也有權利向配偶請求償還。

例外情況:家庭生活費用債務的連帶責任

然而,凡事有例外。對於因「家庭生活費用」所生的債務,法律有不同的規定。《民法》第1003條之1明確指出:

《民法》第1003條之1第2項:「因前項費用所生之債務,由夫妻負連帶責任。」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例外!「連帶責任」意味著,債權人可以向夫妻中的任何一方,請求清償全部的債務。即使債務是由其中一方所產生,但只要其性質屬於「家庭生活費用」,另一方也無法免責。例如,支付水電費、瓦斯費、子女學費、日常飲食採買等,都可能被認定為家庭生活費用。

實務案例解析:釐清債務性質與責任

法律條文可能有些抽象,讓我們透過實際案例,看看法院是如何判斷的:

案例一:債務承擔的眉角:債權人同意是關鍵

小華與阿美離婚時,協議由小華承擔阿美欠甲先生的一筆債務。阿美心想,這下總算擺脫了這筆債務。沒想到,甲先生卻還是找上她,要求清償。阿美不解,明明小華已經答應承擔了啊?

法院怎麼說?

法院指出,雖然小華與阿美之間有約定,但甲先生並未明確同意「免除」阿美的責任,只是同意小華「加入」債務關係。這在法律上稱為「併存的債務承擔」,而非「免責的債務承擔」。因此,阿美仍然必須對甲先生負責。這個案例告訴我們,若想透過債務承擔來免除責任,務必取得債權人「明確同意」原債務人免責的表示

案例二:高價位購車算不算「家庭生活費用」?

麗莎婚後買了一輛豪華進口休旅車,貸款由先生大衛代為清償了一部分。後來兩人關係生變,大衛向麗莎請求返還代墊的車貸。麗莎抗辯說,車子是家庭共用,這筆貸款應該算是家庭生活費用,大衛代墊是他的義務,不該求償。

法院怎麼說?

法院審理後認為,這輛高價位的休旅車雖然可能偶爾用於家庭,但其本質上仍屬麗莎個人名下的財產,且購置費用遠超出一般家庭生活所需。因此,這筆車貸不屬於《民法》所稱的「家庭生活費用」所生之債務。大衛以自己的錢幫麗莎償還個人債務,依《民法第1023條第2項》的規定,當然有權利要求麗莎償還。

這個案例強調了「家庭生活費用」的認定範圍,通常限於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開銷,而非高價位的奢侈品或個人資產。

守護您的財務安全:實務操作建議

了解法律規定後,作為財務責任承擔者,您該如何保護自己呢?

  • 明確債務性質: 任何債務發生時,務必釐清是個人債務還是家庭生活費用債務,這直接影響您的責任歸屬。
  • 債務承擔務必書面化: 若想透過債務承擔免除責任,請務必取得債權人明確同意「免責」的書面證明,而非僅止於口頭約定或夫妻間的私下協議。
  • 代墊款項保留證據: 若您曾以個人財產代配偶清償債務,請務必妥善保留所有清償證明(如匯款單、轉帳紀錄、收據等),並明確註記款項用途,以便日後主張求償權利。
  • 財產管理應區分: 盡可能區分個人財產與共同財產,避免資金混淆。若無法證明為個人財產,可能被推定為夫妻共有,影響代償後的求償權利。
  • 離婚協議詳載債務: 若不幸走到離婚階段,務必在離婚協議書中明確約定所有債務的歸屬及清償責任,並載明是否包含夫妻間的債權債務,以避免日後爭議。
  • 夫妻間金錢往來應有憑據: 夫妻間若有借貸行為,務必留下明確的書面證據(如借據、還款承諾),避免日後被認定為贈與或共同理財,導致求償困難。

結論:掌握法律,為您的財務把關

夫妻之間的債務關係,並非一概而論。掌握「各自負責」與「家庭生活費用連帶」這兩大原則,並學會如何透過「債務承擔」保障自己,是每位財務責任承擔者的必修課。透過本文的解析與實務建議,希望能幫助您更清晰地理解夫妻債務的法律界線,有效管理風險,守護您與家庭的財務安全。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先生/太太欠下的賭債,我需要負責嗎?

A: 一般而言,賭債屬於個人債務,並非《民法》所稱的「家庭生活費用」所生之債務。因此,根據《民法》第1023條第1項「夫妻各自對其債務負清償之責」的原則,您通常不需要為配偶的賭債負責。

Q: 如果我幫配偶還了債,以後離婚時可以要求他/她還這筆錢嗎?

A: 可以的。如果這筆債務屬於配偶的個人債務(非家庭生活費用),且您是以「自己的財產」代為清償,那麼即使在婚姻關係存續中,您也可以依《民法》第1023條第2項向配偶請求償還。建議保留所有清償證明,如匯款單、轉帳紀錄等,以利日後主張權利。

Q: 什麼情況下的債務,我會跟配偶一起負連帶責任?

A: 主要是在《民法》第1003條之1第2項規定的「因家庭生活費用所生之債務」。這類債務包括維持家庭共同生活所必需的食、衣、住、行、育、樂等基本開銷。例如,水電瓦斯費、房租、子女學費、日常飲食採買等,夫妻會負連帶責任,債權人可向任一方請求全部清償。

Q: 我跟配偶說好,他欠的錢我來還,這樣我就不用負責了嗎?

A: 這取決於債權人的意思。如果債權人明確同意由您「完全取代」配偶的債務人地位,並免除配偶的責任,則配偶可免責(稱為「免責的債務承擔」)。但如果債權人只是同意您「加入」債務關係,讓您與配偶共同負責,則配偶仍需負責(稱為「併存的債務承擔」)。務必取得債權人明確表示「免除原債務人責任」的書面證明。

Q: 我們家的房貸算是家庭生活費用嗎?如果我代墊了,可以要求配偶償還嗎?

A: 一般而言,房貸通常不被認定為《民法》中「家庭生活費用」所生之債務。因為房屋屬於高價資產,其購置或貸款通常被視為個人或共同的財產投資,而非單純的日常開銷。因此,如果您以個人財產代墊了配偶名下的房貸,依《民法》第1023條第2項,您有權向配偶請求償還。但若房產為共同持有,則涉及剩餘財產分配等更複雜的計算。

Q: 我把錢匯給配偶,但沒有寫借據,以後還能要回嗎?

A: 夫妻間的金錢往來,若沒有明確的借貸合意或書面證據(如借據、還款承諾),實務上常被推定為共同理財、贈與或家庭生活費用分擔,而非單純的借貸關係。這會導致您在日後主張求償時,舉證責任會非常高,很難成功要回。因此,夫妻間若有借貸行為,務必留下明確的書面證據。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