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財產糾紛和解:法律效力、風險與自保全攻略

財產糾紛和解:法律效力、風險與自保全攻略

律點通
2025-07-16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財產糾紛和解契約
LINE

財產糾紛和解:法律效力、風險與自保全攻略

您是否正為惱人的財產糾紛感到焦慮?無論是親友間的借貸爭議、繼承遺產的分配不均,或是買賣房屋的瑕疵糾紛,當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時,「和解」往往被視為一個快速、省時、省錢的解決方案。然而,和解契約一旦簽訂,就具有強大的法律效力,若不慎處理,可能讓您權益受損而後悔莫及。

身為「律點通」,我將帶您深入了解財產糾紛和解協商的法律核心,讓您在面對和解時,能更有智慧地保護自己。

和解契約是什麼?簽了能反悔嗎?

和解在法律上是一種「契約」,核心是「互相讓步」,目的在於終結或預防爭執。這點在《民法》中有明確定義:

《民法》第736條:「稱和解者,謂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之契約。」

一旦和解契約成立,便產生強大效力。您在和解中放棄的權利會消滅,而依和解契約取得的權利則會產生。這就是和解的「拘束力」與「終局性」:

《民法》第737條:「和解有使當事人所拋棄之權利消滅及使當事人取得和解契約所訂明權利之效力。」

原則上,和解一旦成立,就不能隨意反悔,即使事後覺得內容對自己不利也一樣,因為法律重視交易的安定性。

和解有瑕疵怎麼辦?被騙、被脅迫或搞錯了?

若您的意思表示並非出於「自由且真實」的意願,法律仍提供救濟:

  • 錯誤: 對和解內容有「重要」誤解,且非自身過失造成,可能可撤銷。

《民法》第88條第1項:「意思表示之內容有錯誤,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將其意思表示撤銷之。但以其錯誤或不知事情,非由表意人自己之過失者為限。」

  • 詐欺或脅迫: 若是被對方欺騙或威脅才簽約,可主張撤銷。

《民法》第92條第1項:「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但詐欺係由第三人所為者,以相對人明知其事實或可得而知者為限,始得撤銷之。」

但請注意,這些「撤銷權」有時間限制,《民法》第90條規定,自意思表示後一年即消滅。實務上要成功證明詐欺、脅迫或重大錯誤並不容易,需充分證據。

誰能代表我簽和解書?小心「表見代理」!

協商時,若由代理人出面,即使他沒有實際授權,但您的行為(如:對外表示他是代理人)足以讓對方合理相信他有權代表您,依《民法》第169條「表見代理」原則,您仍可能需對和解契約負責。

《民法》第169條前段:「由自己之行為表示以代理權授與他人,或知他人表示為其代理人而不為拒絕之表示者,對於第三人應負授權人之責任。」

因此,務必確認對方代理人權限,或給予自己信任的代理人明確書面授權。

實務案例解析:和解的效力與陷阱

以下透過兩個生活化案例,讓您更了解和解的法律實務:

案例一:派出所的「和解結案」

小陳買二手車糾紛,與賣家鬧到派出所,簽了「和解書」載明「雙方同意和解結案」。事後小陳想再追討,法院判決:因已簽和解書,不得再回頭要求賠償。此例提醒和解書的終局性。

案例二:社區與建商的漏水和解

某社區大樓漏水,管委會找建商協商。建商老闆表示:「讓我的特助小張來談。」小張與管委會簽了和解書。事後建商老闆反悔稱小張無授權。法院判決:建商老闆行為已構成「表見代理」,建商仍需負責。此例提醒您,協商時要留意對方是否有製造「有權代理」的表象。

財產糾紛和解協商,您該怎麼做?

為確保權益,請遵循以下建議:

  • 協商前:充分準備
  • 釐清爭點,蒐集證據,評估訴訟與和解利弊。
  • 協商中:謹慎應對
  • 保持理性,明確授權,並盡可能記錄協商內容。
  • 和解書簽訂:內容要點
  • 務必書面化。 內容需具體明確:當事人資訊、爭議事項、具體和解條件(金額、支付方式、財產移轉等)、履行期限、違約責任。
  • 明確拋棄條款,確保終局性。
  • 和解後:履行與追蹤
  • 依約履行,保留證明文件。若對方不履行,立即催告並可訴請強制履行或損害賠償。

結語

財產糾紛和解協商是解決紛爭的有效途徑,但其法律效力強大。理解和解契約的性質、效力、潛在風險,並在協商過程中謹慎應對、簽訂明確的和解書,是您保護自身權益的關鍵。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您在面對財產糾紛的和解協商時,更有方向,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和解契約一定要書面嗎?

A: 不一定。依據《民法》規定,和解契約是一種「諾成契約」,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不論是口頭或書面,契約就成立了。然而,口頭和解在日後發生爭議時,舉證非常困難。因此,強烈建議將和解內容以書面形式明確記載,並由所有當事人親自簽名或蓋章,以確保權益並方便舉證。

Q: 簽了和解書後,如果對方不履行怎麼辦?

A: 如果對方未依和解契約的約定履行義務,您可以先發函催告對方履行。若對方仍置之不理,您可以依據和解契約的內容,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強制對方履行契約義務,或請求損害賠償。和解契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院會根據和解書的內容來判斷。

Q: 如果我簽和解書時被騙了,還能反悔嗎?

A: 如果您能證明在簽訂和解契約時,是受到對方的詐欺或脅迫,導致您在不真實的意願下簽約,那麼您可以主張撤銷該和解契約。但請注意,《民法》第90條規定,撤銷權有其行使期間限制,自您知道被詐欺或脅迫後,經過一年就消滅了。而且,在實務上,要成功證明詐欺或脅迫的發生,需要非常充分的證據。

Q: 和解書簽了之後,是不是就不能再提告了?

A: 原則上是的。和解契約具有「終止爭執」的效力,一旦合法成立,就取代了雙方原有的法律關係。這意味著,您不能再就和解書所約定的範圍內,針對和解前的爭議事項向法院提起訴訟。但如果您能證明和解契約有意思表示瑕疵(例如被詐欺、脅迫或有重大錯誤),並在法定期間內成功撤銷,則和解契約會歸於無效,您才能重新主張權利。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