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共有房產不再是煩惱:法律解析與權益保障指南

共有房產不再是煩惱:法律解析與權益保障指南

律點通
2025-07-13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共有物不動產法律
LINE

搞懂你的「共有」權益:房產共有的法律基礎

身為房產共有人,您是否曾對複雜的法律條文感到頭痛?無論是與家人、朋友或伴侶共同持有房產,了解相關法律規範是保障自身權益的第一步。今天,律點通將帶您一同深入探討台灣房產共有的重要法律概念,讓您的共有房產之路走得更穩健。

不動產權益變動,登記是關鍵

首先,您必須知道不動產所有權的變動,必須經過「登記」才具有法律效力。根據 《民法》第758條規定:

「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而取得、設定、喪失及變更者,非經登記,不生效力。前項行為,應以書面為之。」

這表示,即使您與其他共有人有口頭約定,只要沒有在地政機關完成登記,對外就不具備法律效力。因此,確保您的權益正確登記在案,是保障自身權益的基礎。

共有物分割,你的基本權利

當您與他人共同擁有房產時,若未來發生意見不合,想結束共有關係,怎麼辦? 《民法》第823條賦予了共有人一項重要權利:

「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這意味著,只要沒有法律上的特殊限制,共有人原則上可以隨時向法院請求分割共有物。法院會考量房產的性質(例如公寓大廈通常難以原物分割)和各共有人的利益,來決定是採取「原物分割」(將房產劃分成數塊)還是「變價分割」(將房產拍賣後分配價金)。

此外,共有人之間若對房產的使用、管理、分割有約定,可以依據 《民法》第826條之一向地政機關申請登記,這樣就能對抗第三人,讓您的約定更具保障。

「共有物使用、管理、分割或不再分割之約定或法院之裁定,得向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前項登記,非經共有人全體之同意,不得塗銷。但法院之裁定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共有物之管理、使用、收益、處分及分割,本法及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

當權益受損,物上請求權來保護

如果您的共有房產權益受到侵害,例如被無權佔用或妨害,您可以依據 《民法》第767條主張「物上請求權」,要求對方返還、除去妨害或防止妨害。這條法律是所有權人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工具。

共有房產的常見爭議:借名登記與舉證責任

在共有房產的實務中,「借名登記」是一個常見但極具爭議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實際出資的人(借名人)將房產登記在他人名下(出名人),但房產仍由借名人管理、使用和處分。然而,要證明「借名登記」關係的存在,在法律上並不容易。

證明「借名」關係,舉證責任重

根據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的「舉證責任原則」,誰主張有利於自己的事實,誰就必須提出證據來證明。在借名登記的案件中,主張借名的一方,必須負起高度的舉證責任,證明雙方有明確的「借名合意」,而不僅僅是出資證明。

實務案例:共有房產的借名登記爭議

我們來看一個實際案例:

情境故事: 老王和小芳共同出資購買了一間房子,並登記為各持分二分之一。後來兩人因故需要處理共有關係,小芳向法院請求變價分割這間房產。老王卻反訴主張,雖然登記各半,但自己出資較多,因此小芳名下的部分其實是「借名登記」,希望法院能按出資比例重新分配。

法院怎麼看? 法院認為,共有人本來就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而且這間房子也確實難以原物分割,所以同意變價分割。至於老王主張的「借名登記」,法院指出,老王無法證明雙方之間有明確的借名登記約定,例如約定由老王實際管理、使用、處分這間房產。儘管老王出資較多,但這不能直接認定為借名登記關係。畢竟,共同購買房產通常是為了共同使用,很難說老王對小芳名下的部分權利有單獨的管理、使用及處分權。

案例啟示: 這個案例說明,即使在親密關係中,要主張「借名登記」也極為困難。法院會綜合考量資金流向、實際管理使用狀況、稅費繳納、權狀保管,以及是否有書面合意等。單純的出資證明,不足以推翻登記名義。

如何保障你的共有房產權益?實用建議

為了避免未來的共有房產糾紛,以下提供幾個實用建議:

  • 簽訂書面協議: 任何關於房產出資比例、管理使用方式、未來處分或分割的約定,都務必以書面形式明確記載,並由所有共有人簽名。這份文件是未來解決爭議的關鍵證據。
  • 保留完整出資證明: 無論房產登記在誰名下,請務必保留所有與房產相關的費用證明,包括頭期款、貸款繳納、裝修費用、稅費、管理費等款項的來源與支付紀錄(如銀行轉帳證明、匯款單、收據等)。這些是證明您貢獻度的重要證據。
  • 審慎選擇登記名義:
  • 單獨登記: 若僅登記在一人名下,原則上該方即為所有權人。其他出資者若主張所有權,舉證責任極高。
  • 共同登記: 建議選擇共同登記為「分別共有」,並在登記謄本上明確記載各共有人的應有部分比例。若未記載,則推定為均等。這能讓權益歸屬一目瞭然,避免爭議。

結論:預防勝於治療,保障共有房產權益

共有房產涉及多方權益,潛在的爭議點不少。從了解不動產登記的效力、分割共有物的權利,到認識借名登記的舉證困難,每一步都關乎您的財產安全。記住,預防勝於治療。透過事前簽訂書面協議、保留完整證據,並審慎選擇登記方式,您就能大幅降低未來發生糾紛的風險,讓您的共有房產成為資產而非負擔。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如果想分割共有房產,但其他共有人不同意,該怎麼辦?

A: 根據《民法》第823條,共有人原則上可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若其他共有人不同意協議分割,您可以向法院提起「共有物分割訴訟」,由法院裁定分割方式(原物分割或變價分割)。法院會考量房產性質及各共有人利益作出判決。

Q: 房產是我出錢買的,但登記在其他人名下,我該如何證明是我的?

A: 您需要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名登記」合意。單純的出資證明可能不足夠,法院會綜合考量多方證據,例如:是否有書面借名契約、房產的實際管理、使用、收益、處分權歸誰、稅費由誰繳納、權狀由誰保管等。在親屬或夫妻關係中,證明借名登記的難度會更高,因為共同生活常態下財產混同使用很常見。

Q: 如果共有人之間有約定房產的使用方式,需要登記嗎?

A: 是的,非常建議登記。根據《民法》第826條之一,共有人之間就共有物的使用、管理、分割等約定,可以向地政機關申請登記。一旦登記完成,這些約定就能對抗第三人,避免未來房產轉手後,新的共有人不承認原有的約定。

Q: 共有房產的稅費應該由誰繳納?

A: 原則上,共有房產的稅費(如房屋稅、地價稅)應由各共有人按其應有部分比例分擔。如果其中一方代墊了全部或部分稅費,應妥善保留繳費證明,未來可向其他共有人請求分攤或在分割時列入計算。若有特殊約定,則依約定辦理。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