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家暴目擊者指南:緊急保護令申請時機與協助

家暴目擊者指南:緊急保護令申請時機與協助

律點通
2025-07-06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家庭暴力保護令
LINE

當您目睹家庭暴力,那份震驚、心痛與無助感,我們完全理解。您或許會想:我能做些什麼?我該怎麼幫忙?別擔心,這篇文章將為您提供最實用的法律指引,讓您了解台灣的『緊急保護令』,以及身為目擊者,您如何能成為幫助受害者脫離危險的關鍵力量。

什麼是「緊急保護令」?

「緊急保護令」是《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即時且急迫保護的重要機制。它最大的特色是「即時性」:當受害者面臨立即危險時,法院可以不經冗長的審理程序,迅速核發,制止施暴者的暴力行為。

何時才算「急迫危險」?

核發緊急保護令的關鍵,在於判斷受害者是否處於「急迫危險」之中。這代表暴力行為可能正在發生、剛發生,或有明確跡象顯示即將發生,且若不立即介入,將導致無法挽回的傷害。 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細則》第4條,判斷「急迫危險」會考量受害者有無遭受相對人虐待、威嚇、傷害或其他身體上、精神上或經濟上不法侵害的現時危險,或如不核發保護令,將導致無法回復之損害。白話來說,就是受害者是否正遭受身體、精神或經濟上的立即性侵害,且若不立即介入,將造成生命、身體或精神上的重大損害。實務上,法院會綜合考量過往暴力史、施暴者情緒、有無武器等因素。

目擊者可以怎麼做?緊急保護令的申請流程

身為目擊者,請記得,您無法直接向法院聲請緊急保護令。緊急保護令的聲請權人是檢察官、警察機關或各縣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因此,當您目睹家暴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立即向這些單位求助:

  1. 立即報警 (撥打110): 這是最直接且快速的求助方式。警方到場後,會評估情況,若符合「急迫危險」要件,即可代為向法院聲請緊急保護令。
  2. 聯繫家庭暴力防治中心 (撥打113保護專線): 社工人員會評估受害者狀況,並在必要時協助聲請緊急保護令。 《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定,在被害人有急迫危險時,檢警機關或主管機關可以透過言詞、傳真等方式聲請緊急保護令,甚至可以在夜間或休息日進行,確保保護的即時性。

如何提供有力的證據?

雖然緊急保護令的核發門檻相對較低(適用「優勢證據」原則),但提供證據仍能大幅提高核發機率。身為目擊者,在安全的前提下,您可以協助受害者收集或提供以下證據:

  • 傷勢照片或驗傷單: 若受害者有身體傷害,應立即就醫並取得驗傷證明。
  • 錄音、錄影: 記錄施暴者的暴力行為、威脅言論。
  • 通訊紀錄: 簡訊、通話紀錄、社群媒體訊息等,顯示騷擾或威脅內容。
  • 物品毀損照片: 財物受損的證據。
  • 報案紀錄: 證明施暴行為的頻率和嚴重性。
  • 您的證詞: 作為目擊者,您的陳述對於警方或社工評估案情至關重要。

實務案例分享:酒後施暴獲核發保護令

曾有一個案例,一位年輕人長期目睹父親酒後對家人辱罵、毀損家中物品,甚至毆打弟弟。年輕人通報後,法院透過他提供的戶籍資料、家暴通報紀錄及家中物品毀損照片等證據,認定父親確實有對家人實施精神上的不法侵害,且有再次施暴的急迫危險。最終,法院迅速核發了保護令,禁止父親對家人實施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行為。這個案例說明,即使是精神上的威脅,只要有足夠證據支持,法院仍能迅速介入。

核發後續:保護令的效力與注意事項

  • 快速核發: 法院受理緊急保護令聲請後,若認定有急迫危險,應在四小時內核發,並立即傳送給警察機關執行。
  • 視為聲請通常保護令: 緊急保護令核發後,會被視為已聲請「通常保護令」,法院會安排後續審理,決定是否核發長期保護令。
  • 違反保護令是犯罪: 施暴者若違反保護令內容,將構成《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的「違反保護令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

給目擊者的最後提醒:您的協助至關重要

目擊家庭暴力是沉重的經驗,但您的勇敢與行動,能為受害者帶來一線生機。請記住,您不孤單,有許多專業單位可以提供協助。即使您無法直接聲請保護令,您的報警、通報、提供證詞或協助收集證據,都是幫助受害者獲得法律保護的關鍵一步。您的關懷與支持,是受害者走出陰霾的重要力量。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目睹家暴,但受害者說她不想報警,我該怎麼辦?

A: 即使受害者當下不願報警,若您判斷情況危急,受害者有立即的生命或身體安全威脅,您仍可以自行撥打110報警或113保護專線尋求協助。警方或社工人員到場後,會評估情況並提供專業協助,必要時仍可代為聲請緊急保護令。您的通報是基於保護受害者安全,法律上並無問題。

Q: 哪些證據對於聲請緊急保護令最有幫助?

A: 對於緊急保護令的聲請,最有幫助的證據是能證明「急迫危險」的直接證據。例如:受害者的傷勢照片或驗傷單、施暴者正在施暴或威脅的錄音錄影、施暴者毀損物品的照片、受害者與施暴者的通訊紀錄(如恐嚇簡訊),以及您的目擊證詞。越直接、越能顯示當下危險的證據,越能幫助法院快速判斷。

Q: 緊急保護令核發後,受害者會受到哪些保護?後續還需要做什麼?

A: 緊急保護令核發後,施暴者會被命令禁止對受害者及其家庭成員施暴、騷擾、威脅或接觸。若施暴者違反,將構成「違反保護令罪」。同時,緊急保護令會被視為已聲請通常保護令,法院會安排後續審理,以決定是否核發更長期的通常保護令。受害者應持續與社工、律師保持聯繫,準備更充分的證據,並與家暴防治中心合作,制定個人安全計畫。

Q: 作為目擊者,我會不會因為報警或作證而讓自己陷入危險?

A: 這是許多目擊者會擔心的問題,您的顧慮是合理的。在報警或作證時,您可以向警方或法院表明您對自身安全的擔憂。法院在處理保護令事件時,會考量聲請人或相關人員的隱私與安全,必要時會採取保密措施,例如不公開您的住居所資訊。最重要的是,在您介入前,請務必評估自身安全,若情況危急,請以自身安全為優先,並尋求專業協助。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