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脫離家暴陰影:掌握關鍵證據,讓法律成為你的後盾

脫離家暴陰影:掌握關鍵證據,讓法律成為你的後盾

律點通
2025-07-10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家庭暴力證據蒐集
LINE

親愛的你,如果你正在經歷家庭暴力,請知道你並不孤單,這不是你的錯。面對暴力,除了保護自己, 『蒐集證據』是保護自己權益,讓法律能幫助你的重要一步。這篇文章將以最白話的方式,告訴你如何有效蒐集家庭暴力證據,讓你的聲音被聽見,讓傷害能夠停止。

為什麼證據如此重要?

在台灣的法律程序中,無論是聲請保護令,還是提起刑事告訴,都講求『證據』。法官或檢察官在判斷事實時,必須依賴確鑿的證據,這就是所謂的『證據裁判原則』。簡單來說,就是『沒有證據,就無法認定犯罪事實』。所以,你所提供的每一份證據,都是讓司法看見真相的關鍵。

《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1項:「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

這條法律告訴我們,你的經歷雖然真實,但若沒有客觀證據佐證,法院很難做出對你有利的判決。因此,了解哪些證據有幫助、如何蒐集,對你至關重要。

哪些法律在保護你?

台灣有專門為你設計的《家庭暴力防治法》,這部法律擴大了『家庭』的定義,不只涵蓋配偶,連前配偶、同居關係、直系血親等都受保護。它定義了『家庭暴力』的範圍,不只身體上的傷害,精神、經濟上的騷擾、控制、脅迫都算數。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

當家庭暴力涉及身體傷害時,加害人可能觸犯《刑法》上的傷害罪。而《家庭暴力防治法》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讓你能夠聲請『保護令』,這是一道來自法院的命令,可以禁止加害人再接近你、騷擾你。

你可以蒐集哪些證據?

那麼,面對家庭暴力,你可以蒐集哪些具體的證據呢?記住,越是多樣化、越是即時的證據,越能幫助你。

  • 醫療證據: 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無論傷勢大小,務必立即前往醫院掛急診或看診,請醫師開立 『驗傷診斷證明書』 。這份證明書應詳細記載傷勢部位、種類、程度及可能成因。同時,保留所有病歷資料、X光片、驗傷照片等。
  • 影像及聲音證據: 在安全許可下,嘗試錄下施暴過程、加害人威脅恐嚇的對話、甚至是事後的爭吵內容。用手機拍攝你的傷勢、家中被破壞的物品、或是任何能證明暴力發生的環境。錄音錄影時,盡量保持完整性,避免剪輯,以減少被質疑的空間。
  • 書面及電子通訊紀錄: 保存加害人傳送的道歉訊息、威脅簡訊、恐嚇LINE訊息、或是任何承認犯行的文字內容。這些通訊紀錄、報案紀錄、警詢筆錄、社工訪談紀錄,都是有力的書面證據。
  • 人證協助: 如果有親友、鄰居、老師、社工、心理師等專業人士目睹或知悉你的受害情況,他們都可以成為你的證人。

了解你的證據:什麼讓它更有力?

你蒐集到的證據,在法律上會有兩種重要的評估: 『證據能力』和『證明力』

  • 證據能力: 指的是這份證據有沒有被法院採用的資格。例如,你自行錄製的錄音錄影,法院通常會認定它具有證據能力,因為你是為了保護自己而蒐證,並非故意侵害他人隱私。而醫院開立的診斷證明書、病歷、照片等,更是法律明文規定具有證據能力的文書。
  • 證明力: 指的是這份證據能證明事實的強度或可信度。舉例來說,你的親身陳述非常重要,但因為你是被害人,立場上與案件有利害關係,單憑你的陳述,在法律上會被認為證明力較弱。因此,法院會要求有其他 『補強證據』 來佐證你的說法,讓法官更確信你所陳述的真實性。這些補強證據必須是獨立於你的陳述之外的客觀證據,例如驗傷單、錄音、目擊證人等。

真實案例:證據如何影響判決?

讓我們來看兩個真實的案例,了解證據如何影響判決:

  • 案例一:小雅的勇氣與證據 小雅長期遭受丈夫的言語辱罵與肢體推打。有一次,丈夫情緒失控動手,小雅在驚恐中用手機錄下了丈夫的咆哮聲,並在事後拍下自己身上的瘀青,也到醫院開了驗傷單。當她鼓起勇氣提出告訴時,這些錄音、照片和驗傷單,都成為法院認定丈夫施暴的重要證據。即使丈夫否認,法院仍採信了小雅的證據,最終判決丈夫有罪。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即時的錄音錄影與醫療證據,是多麼關鍵!

  • 案例二:阿華的困境與補強證據 阿華與家人發生爭執,她聲稱在過程中被對方推擠受傷。雖然阿華向法院詳細描述了事發經過,但除了她自己的說法外,卻沒有其他驗傷單、錄音、照片或目擊證人等客觀證據來佐證。法院最終因為缺乏『補強證據』,無法單憑阿華的陳述就認定對方有施暴事實,導致判決對方無罪。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單憑口頭陳述的力量有限,務必盡力蒐集其他客觀證據來支持你的說法。

現在你可以做的關鍵步驟

蒐集證據時,請務必將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下是你可以立即採取的行動總結:

  • 立即驗傷: 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無論傷勢輕重,都要取得 『驗傷診斷證明書』
  • 保留所有紀錄: 簡訊、LINE對話、Email、通聯紀錄、報案紀錄、社工訪談紀錄等,都是寶貴的證據。
  • 錄音錄影: 在安全前提下,錄下關鍵對話或施暴畫面,並盡量保持檔案的完整性。
  • 尋求協助: 告訴你信任的親友、尋求社工或心理師的幫助,他們可以成為你的支持系統,也可能提供人證。
  • 聲請保護令: 保護令不僅能提供法律上的保護,其核發過程中的調查資料,也能為刑事案件提供輔助證據。

親愛的你,蒐集證據的過程或許不容易,但這每一步都是為了讓你擺脫暴力、重獲安全與平靜。你值得被好好對待,也值得擁有一個沒有恐懼的生活。請相信,你的努力不會白費,法律會是你強大的後盾。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為什麼我說的還不夠,法院需要其他證據?

A: 您的親身陳述對案件來說非常重要,但因為您是被害人,法律上會認為您的陳述帶有利害關係,證明力相對較弱。因此,法院會要求有其他「補強證據」來佐證您的說法,例如驗傷單、錄音、照片、目擊證人等,這樣才能讓法官更確信您所陳述的真實性,做出對您有利的判決。

Q: 我自己偷偷錄音錄影,會不會有法律問題?

A: 在台灣實務上,如果您是為了保全自身權益,在遭受家庭暴力時自行錄音或錄影,通常不會被認定為非法竊錄,因此這些證據具有「證據能力」,可以被法院採納。法院會認為您是為了保護自己,而非惡意侵害他人隱私。但請務必保持錄音錄影的完整性,避免剪輯,以免真實性受到質疑。

Q: 驗傷單一定要馬上開嗎?隔了幾天才去驗傷會不會沒用?

A: 驗傷單越快開立越好!這是因為傷勢會隨著時間癒合或變化,如果拖延太久,可能會讓醫師難以判斷傷勢的形成原因與時間點,進而影響驗傷單的證明力。雖然隔幾天去驗傷仍有其價值,但建議您在受傷後,無論傷勢輕重,都應盡快前往醫院取得詳細的診斷證明書,並保留所有相關醫療紀錄。

Q: 除了驗傷單和錄音錄影,還有哪些證據對案件有幫助?

A: 除了驗傷單和錄音錄影,您還可以蒐集以下證據:加害人傳送的簡訊、LINE對話、Email、社群媒體訊息(如道歉、威脅、恐嚇內容);報案紀錄、警詢筆錄、社工或心理師的訪談紀錄;家中物品被破壞的照片;以及任何您信任的親友、鄰居、專業人士的證詞,他們若目睹或知悉家暴情況,都可以成為您的有力人證。

Q: 聲請保護令對刑事告訴有幫助嗎?

A: 是的,聲請保護令對刑事告訴非常有幫助。保護令的核發本身,就代表法院初步認定了家庭暴力事實的存在。在聲請保護令的過程中,法院會進行調查,這些調查資料(例如警方的訪談紀錄、社工的評估報告)在刑事訴訟中都可以作為輔助證據,強化您提告的證明力。同時,保護令也能立即提供您法律上的保護,避免再度受害。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