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揭秘特教經費:保障孩子受教權益,家長不可不知的法律與實務

揭秘特教經費:保障孩子受教權益,家長不可不知的法律與實務

律點通
2025-07-13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特殊教育教育法規
LINE

親愛的家長,您孩子特教經費的秘密,我們一起來揭開!

身為特殊需求兒童的家長,您每天都在為孩子的成長與學習付出心力。您可能曾好奇,孩子在學校或幼兒園接受的特殊教育服務,這些資源來自哪裡?政府是如何編列預算來支持我們的孩子呢?

別擔心,我是律點通,今天就來為您深入淺出地解析台灣特殊教育經費的法律框架,讓您不僅了解政府的責任,更能成為孩子權益的有力守護者!

政府對特殊教育的承諾:預算編列的法律基礎

首先,我們要知道,政府對特殊教育的投入是有法律明文規定的。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承諾,而是白紙黑字的法律義務!

預算比例與優先順序:政府的硬性規定

《特殊教育法》第9條明確規定了各級政府在特殊教育預算上的最低比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文:

《特殊教育法》第9條:「各級政府應從寬編列特殊教育預算,在中央政府不得低於當年度教育主管預算百分之四點五;在地方政府不得低於當年度教育主管預算百分之五。地方政府編列預算時,應優先辦理身心障礙教育。中央政府為均衡地方身心障礙教育之發展,應補助地方辦理身心障礙教育之人事及業務經費;其補助之項目、核算基準、申請與審查程序、停止撥款、扣減當年度或下年度補助款、執行考核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後定之。」

這條文告訴我們:

  • 中央政府(教育部)每年至少要將教育預算的**4.5%**用於特殊教育。
  • 地方政府(各縣市政府)每年至少要將教育預算的**5%**用於特殊教育。
  • 地方政府在編列預算時,必須優先處理身心障礙教育的需求,這代表即使預算有限,身心障礙孩子的教育權益也不能被犧牲。
  • 中央政府有責任補助地方政府,確保各地區的特殊教育發展能夠均衡,不會因為地方財力不足而讓孩子們的教育受到影響。

除了特殊教育法,還有《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第6條,也強調了政府應「從寬編列」預算,保障身心障礙者的教育權益,這代表政府在編列預算時,不能只達到最低標準,而是要盡可能地充足。

幼兒特教也受保障:早期療育的經費

如果您家中有學齡前的特殊需求幼兒,您會很高興知道,《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3條也特別為身心障礙幼兒提供了保障: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3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相關法律規定,對接受教保服務之身心障礙幼兒,主動提供專業團隊,加強早期療育及學前特殊教育相關服務,並依相關規定補助其費用。中央政府為均衡地方身心障礙幼兒教保服務之發展,應補助地方政府遴聘學前特殊教育專業人員之鐘點、業務及設備經費,以辦理身心障礙幼兒教保服務;其補助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這表示,無論您的孩子是學齡前還是學齡期,政府都有明確的經費責任來支持他們的特殊教育服務。

經費怎麼動?從法條到您孩子的實際幫助

了解了法律規定,您可能會想,這些抽象的法條如何轉化為對您孩子實質的幫助呢?

「專款專用」:確保經費不被挪用

您最關心的,一定是這些錢會不會真的用在孩子身上。答案是:會!法律和相關辦法都強調「專款專用」。這表示政府撥付給特殊教育的經費,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用途使用,例如用於聘請特教老師、專業治療師、購買輔具、提供交通服務等,不能隨意挪作他用。這就像是為您的孩子設立了一個專屬帳戶,裡面的錢只能花在特殊教育上。

實務案例:小安的專業團隊服務

我們來看看小安的故事。小安是個有自閉症特質的孩子,在學校需要職能治療師和語言治療師的協助。過去,有些偏鄉學校可能因為經費不足,難以聘請足夠的專業人員。

但現在,根據《特殊教育支持服務及專業團隊運作辦法》第8條,明確規定了「辦理特殊教育支持服務與專業團隊運作所需經費,由各校及各該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應」。更重要的是,中央主管機關會根據各縣市身心障礙學生及幼兒的人數,動態調整補助經費。

這意味著,中央政府會根據像小安這樣的孩子實際人數,給予地方政府和學校相應的經費補助,確保學校能有足夠的資源來提供專業團隊服務。這讓小安的家長不用擔心學校會因為沒錢而無法提供必要的治療與支持。這就是法律規定如何在實務中,一點一滴地幫助到我們的孩子。

家長可以怎麼做?成為孩子權益的積極倡議者

了解了這些,您是不是對特殊教育經費更有概念了呢?身為家長,您可以這樣做:

  1. 了解孩子的個別化教育計畫(IEP):IEP是為您的孩子量身打造的教育計畫,裡面會詳列所需的服務與資源。請積極參與IEP會議,確保計畫內容符合孩子的需求,並了解學校將如何運用經費來實現這些目標。
  2. 與學校保持溝通:定期與學校的特教老師、資源班老師溝通,了解孩子接受的服務狀況,以及是否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如果發現資源不足,可以向學校提出,並了解學校向上級申請經費的流程。
  3. 關注地方政府預算:雖然不要求您成為會計專家,但您可以適度關注地方政府的教育預算報告,了解特殊教育經費的編列與使用情況。這能讓您對地方政府的投入程度有更全面的認識。
  4. 善用申訴管道:如果對學校提供的服務或經費使用有疑慮,可以向學校主管機關(例如教育局)提出申訴,尋求協助。

結語:為孩子點亮教育之路

特殊教育經費是保障特殊需求兒童受教權益的重要基石。從法律的「從寬編列」到「專款專用」,再到中央對地方的補助,這些都是為了確保您的孩子能獲得最適合他們的教育資源。作為家長,您的理解與參與,是推動特殊教育不斷進步的最大力量。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孩子們點亮更光明的教育之路!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政府常說「從寬編列」特殊教育預算,這對我們家長來說具體是什麼意思?

A: 「從寬編列」表示政府在編列特殊教育預算時,不應只達到法律規定的最低比例(中央4.5%,地方5%),而應考量特殊教育的實際需求,盡可能編列充足的經費。對家長而言,這意味著政府有責任提供更充裕的資源,以滿足孩子多樣化的教育需求,例如更專業的人力、更完善的設備或更多元的服務項目。您可以期待政府在財政許可範圍內,盡力提高特教預算額度,確保您的孩子能獲得高品質的適性教育。

Q: 如果我覺得孩子在學校得到的特教服務不夠,是經費不足的問題嗎?我可以怎麼辦?

A: 服務不足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經費不足確實是其中之一。您可以先與學校的特教老師、資源班老師或特教組長溝通,了解孩子目前的服務內容、排課狀況及資源配置。如果確認是經費或資源限制,您可以建議學校向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反映需求,或了解學校是否有申請中央補助的計畫。同時,您也可以向地方教育局(處)反映孩子的具體需求,並詢問相關的補助或支援服務,例如專業團隊到校服務、輔具申請等。

Q: 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特殊教育補助,會因為地方財政狀況而有差異嗎?

A: 是的,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特殊教育補助會依據地方政府的「財力級次」進行調整。財力級次是衡量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指標,財力較差的縣市會獲得較高的補助比例,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彌補地方財政不足對特殊教育發展的影響。這項機制旨在確保不論您的孩子身處哪個縣市,都能獲得相對公平的特殊教育資源,減少城鄉差距造成的影響。

Q: 我的孩子是學齡前的身心障礙幼兒,他們也能獲得政府的特教經費支持嗎?

A: 當然可以!《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3條明確規定,地方政府應主動為接受教保服務的身心障礙幼兒提供專業團隊、加強早期療育及學前特殊教育相關服務,並補助其費用。中央政府也會補助地方政府聘請學前特殊教育專業人員、業務及設備經費。這表示學齡前的特殊需求幼兒同樣受到法律保障,享有早期療育和學前特殊教育服務的權利,家長可以向幼兒園或地方教育局(處)詢問相關服務與補助。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