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未成年子女打工合法嗎?監護人必知的工作權益與限制

未成年子女打工合法嗎?監護人必知的工作權益與限制

律點通
2025-07-13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勞動法規兒少保護
LINE

未成年子女打工合法嗎?監護人必知的工作權益與限制

暑假來臨,許多未成年子女會萌生打工的念頭,希望賺取零用錢或累積社會經驗。然而,身為監護人,您是否清楚台灣法律對於未成年人工作的規範與限制呢?這些規定不僅保障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直接關係到雇主與監護人的法律責任。本文將律點通為您深入解析未成年人工作權利的相關法律,助您為孩子的打工之路把關。

為什麼法律要限制未成年人工作?

政府制定這些法規,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全發展。未成年人仍在成長階段,過早或不適當的工作可能影響他們的學業、健康、心理甚至人格發展。因此,法律對未成年人工作在年齡、工時、工作性質和環境上都設有嚴格的限制。

未成年人打工,有哪些年齡和工作類型限制?

台灣法律對不同年齡層的未成年人有不同的工作限制,主要規範在《勞動基準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及《職業安全衛生法》中:

1. 未滿15歲:原則禁止,例外需許可

《勞動基準法》明文規定:

《勞動基準法》第45條第1項:「雇主不得僱用未滿十五歲之人從事工作。但國民中學畢業或經主管機關認定其工作性質及環境無礙其身心健康而許可者,不在此限。」

原則上,未滿15歲的孩子是不能被僱用的。但如果孩子已經國中畢業,或者工作性質與環境經主管機關(如勞動部)認定不會影響身心健康並核發許可,則可以例外從事工作。例如,一些兒童演員或模特兒,就可能符合後者規定。

2. 15歲以上未滿16歲:法律上的「童工」

《勞動基準法》第44條明確定義:

《勞動基準法》第44條第1項:「十五歲以上未滿十六歲之受僱從事工作者,為童工。」

童工受到更嚴格的保護:

  • 工時限制

《勞動基準法》第47條:「童工每日之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每週之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四十小時,例假日不得工作。」 這表示童工每天最多只能工作8小時,每週最多40小時,而且例假日(通常是週日)是絕對不能工作的

  • 夜間工作限制

《勞動基準法》第48條:「童工不得於午後八時至翌晨六時之時間內工作。」 也就是說,童工不能上夜班,必須在晚上8點前下班,早上6點後才能上班。

3. 未滿18歲:禁止從事危險或有害身心發展的工作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廣泛性限制,涵蓋所有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

  • 危險性或有害性工作

《勞動基準法》第44條第2項:「童工及十六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不得從事危險性或有害性之工作。」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9條第1項更具體列舉了多達15種此類工作,例如坑內工作、處理爆炸性或易燃性物質、操作重型機械等。這些工作對未成年人的身體安全有直接威脅,是絕對禁止的。

  • 足以危害或影響身心發展之工作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8條第1項:「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應禁止兒童及少年充當前條第一項場所之侍應或從事危險、不正當或其他足以危害或影響其身心發展之工作。」 這條文的範圍更廣,不限於勞動契約關係。它強調的是工作性質或環境,只要可能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道德、學業或社交發展產生負面影響,都屬於此類。例如,在特種行業場所工作、從事不當促銷、坐檯陪酒等,即使表面上沒有直接的物理危險,也可能被認定為違法。

4. 監護人同意書:雇主必備要件

不論孩子是童工還是16歲以上未滿18歲,只要是受僱從事工作,雇主都必須取得法定代理人的書面同意。

《勞動基準法》第46條:「未滿十八歲之人受僱從事工作者,雇主應置備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書及其年齡證明文件。」 這份同意書不僅是法律要求,也是保障孩子權益的重要文件。當監護人同意後,未成年人在該勞動契約的成立、變更、消滅及履行上,會被「視為有行為能力」,簡化了後續的法律程序。

從真實案例學習:監護人應如何警惕?

以下兩個改編自實際判例的故事,希望能讓您更清楚「危害身心發展」的認定標準,以及雇主應盡的查驗義務:

案例一:小雅的檳榔攤打工記

17歲的小雅在暑假期間到一家檳榔攤打工。雇主為了吸引顧客,要求小雅穿著較為清涼的服裝兜售檳榔和香菸。小雅的父母認為這只是簡單的販售工作,沒有什麼危險。然而,主管機關接獲檢舉後介入調查,認為這種穿著清涼進行促銷的行為,即使檳榔攤本身是合法場所,也可能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最終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對雇主處以罰鍰。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判斷工作是否「足以危害或影響身心發展」,不僅要看工作場所是否合法或是否有物理性危險,更要考量工作內容本身是否會引發不當聯想,或讓孩子暴露在不適合其年齡的環境中。

案例二:小陳的暑期工讀陷阱

16歲的小陳在報紙上看到餐廳徵人,便瞞著父母去應徵。雇主僅口頭詢問年齡,沒有要求小陳提供身分證件或監護人同意書。小陳被錄取後,卻被安排到一家酒店從事坐檯陪酒的工作。後來事情曝光,雇主不僅被處以高額罰鍰,還面臨其他法律責任。法院強調,雇主有積極查驗員工年齡的義務,不能只憑口頭詢問,必須核對身分證明文件,並取得法定代理人的書面同意。

這個案例凸顯了雇主查驗義務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醒監護人,若子女想打工,務必主動與雇主溝通,了解工作內容並簽署同意書,確保孩子的權益受到保障。

監護人必看:保障孩子打工權益的實用提醒

身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您的角色是孩子打工路上的第一道防線。請務必注意以下幾點:

  • 詳細了解工作內容與環境:不要只聽孩子口頭描述,務必與雇主當面溝通,了解工作的實際內容、工時、休息時間、工作環境是否安全、單純。
  • 確認雇主是否合法合規:要求雇主提供相關證件,確認其是否為合法經營的事業單位。
  • 務必簽署書面同意書:這是法律要求,也是保障您和孩子權益的重要依據。簽署前務必仔細閱讀條款。
  • 留意孩子的工時與作息:特別是15-16歲的童工,其每日、每週工時及夜間工作都有嚴格限制。確保孩子有足夠的休息和學習時間。
  • 禁止危險或不當工作:主動禁止孩子從事任何可能危及身體健康或影響身心發展的工作,例如搬運重物、接觸化學藥劑、在聲色場所工作等。
  • 定期關心孩子工作狀況:與孩子保持良好溝通,了解他們在工作上是否遇到困難、壓力,或是任何不適應的情形,以便及早介入處理。

結語

未成年人打工是成長過程中的一段體驗,但絕不能以犧牲健康或發展為代價。身為監護人,您肩負著保護孩子的重責大任。透過了解台灣法律對未成年人工作權利的規範,並積極與孩子、雇主溝通,您就能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合法且有益的打工環境,讓他們在學習與成長的同時,也能安心地累積寶貴的社會經驗。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的孩子今年14歲,暑假想去便利商店打工,這樣合法嗎?

A: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45條規定,雇主原則上不得僱用未滿15歲之人從事工作。除非您的孩子已經國中畢業,或者該便利商店的工作性質與環境經主管機關(勞動部)認定無礙身心健康並取得許可,否則是不合法的。建議您先確認孩子是否符合這些例外條件。

Q: 法律上說的「足以危害或影響身心發展之工作」具體是指哪些?是不是只有危險工廠才算?

A: 不只危險工廠才算。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8條,這個概念範圍很廣。除了物理性的危險工作(如接觸化學品、操作重機械)外,任何可能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道德、學業或社交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的工作都算。例如,在特種行業場所工作、從事不當促銷、坐檯陪酒,或任何可能引發不當聯想、暴露於不適當環境的工作,即使沒有直接物理危險,也可能被認定為違法。

Q: 雇主說只要我口頭同意孩子打工就好,不用簽同意書,這樣可以嗎?

A: 不行。根據《勞動基準法》第46條,雇主僱用未滿18歲的員工,必須置備其法定代理人的書面同意書及年齡證明文件。口頭同意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為了保障您孩子的權益,務必要求雇主提供書面同意書,並在簽署前仔細確認工作內容、工時等細節。

Q: 如果我的孩子打工時受傷了,雇主需要負責嗎?

A: 當然需要。無論孩子是否成年,只要是受僱從事工作,雇主都應負起職業安全衛生的責任。如果孩子在工作過程中因雇主未盡保護義務而受傷,雇主可能需負擔醫療費用、工資補償等職業災害補償責任。若雇主未遵守相關勞動法令,也可能面臨行政罰鍰甚至刑事責任。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