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同性伴侶收養指南:掌握台灣法規與實務關鍵

同性伴侶收養指南:掌握台灣法規與實務關鍵

律點通
2025-07-16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收養法律同性婚姻
LINE

擁抱家庭夢:同性伴侶在台灣的收養之路

親愛的特殊收養申請人,您是否懷抱著建立一個溫馨家庭的夢想?在台灣,隨著法律的進步,同性伴侶收養子女的權利已獲得更全面的保障。我是律點通,將帶您深入了解台灣同性伴侶收養的法律規定、實務運作與注意事項,助您順利開啟家庭新篇章。

法律基石:同性伴侶收養的法源依據

台灣同性伴侶收養子女的權利,主要奠基於《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及《民法》的相關規定。其中,最關鍵的條文是:

  •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

「第二條關係雙方當事人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或共同收養時,準用民法關於收養之規定。」

這條文是同性伴侶收養權利的直接依據。在2023年6月9日修正後,它明確擴大了同性伴侶的收養範圍,從原先僅限於「一方收養他方之親生子女」(俗稱繼親收養),擴展至「共同收養」與雙方均無血緣關係的子女。這代表同性配偶的收養權利已與異性配偶趨於一致。

  • 《民法》第1079條之1

「法院為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為之。」

這條文確立了「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則為法院審酌所有收養案件的核心考量。無論是異性或同性伴侶收養,法院都會將孩子的福祉放在首位。

此外, 《民法》第1074條 規範夫妻收養應共同為之,但有例外情況(如繼親收養); 《民法》第1077條 則規定收養後養子女與養父母的關係,以及繼親收養下生父母與子女權利義務不受影響的例外;而 《民法》第1079條 則要求收養必須以書面為之並經法院認可。這些民法規定,都透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的「準用」條款,適用於同性伴侶的收養。

關鍵概念解析:繼親收養與共同收養

對於特殊收養申請人來說,理解兩種主要收養類型至關重要:

  • 繼親收養 (Step-parent Adoption):指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在同性婚姻合法化初期,這是同性伴侶唯一被允許的收養類型。例如,一方收養其伴侶的親生子女(無論是自然生育或人工生殖所生)。
  • 共同收養 (Joint Adoption):指夫妻雙方共同收養與他們都沒有血緣關係的第三人子女。在《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修正後,同性配偶已明確取得共同收養的權利,這讓許多同性家庭有了更完整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曾有關於「事實上夫妻」或「類推適用」民法規定的爭議。但在現今法律明確保障同性伴侶收養權利後,這些歷史爭議已不再是您申請收養的主要法律依據,因為專法已提供了清晰的管道。

實例故事:看見法律的溫暖

讓我們透過一個真實改編的故事,了解法律如何保障同性家庭的權益:

【小雅與莉莉的家庭故事】

小雅和莉莉是一對深愛彼此的伴侶,他們在國外合法結婚後,透過人工生殖方式,由莉莉懷胎生下了可愛的女兒小星。小星的基因來自小雅,但依台灣現行《人工生殖法》的規定,小雅無法直接成為法律上的母親。為了讓小星擁有完整的法律保障,小雅向法院聲請收養小星。

法院在審理時,仔細考量了小雅與小星之間真實的血緣連結,以及小雅和莉莉共同為小星所付出的愛與照顧。特別是,法院引用了2023年6月9日修正公布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該條文已明確放寬同性伴侶除得收養他方親生子女外,亦得共同收養與雙方均無血緣關係的養子女。因此,法院認為,對於像小雅這樣與孩子有真實血緣連結,且能提供穩定、充滿愛的家庭環境的伴侶,更應給予收養的機會。最終,法院認定這符合小星的最佳利益,認可了小雅的收養聲請,讓小星擁有兩位完整的法律母親,在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

這個案例顯示,台灣法院在法律修正後,積極保障同性家庭子女權益的態度,即使面對人工生殖的複雜情況,也會以「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為核心,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實務操作指引:您的收養申請之路

  1. 確認婚姻關係:您與伴侶必須依《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辦理結婚登記,取得法律上的配偶身分,這是享有收養權利的前提。
  2. 區分收養類型
  • 繼親收養:若您想收養配偶的親生子女,可直接向法院聲請認可,通常較為順利。
  • 共同收養:若您想共同收養與雙方均無血緣關係的第三人子女,可能需要透過收出養媒合服務者代覓適當收養人,並經法院認可。
  1. 準備完整資料:聲請時,請備妥收養契約書、生父母同意書、戶籍謄本、身分證、健康檢查表、財力證明、在職證明、警察刑事紀錄證明等相關文件。
  2. 配合訪視評估:法院會指派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家庭訪視調查。請積極配合,展現您穩定的人格特質、經濟基礎、成熟的伴侶關係及教養態度,以及與被收養人良好的互動關係。
  3. 身世告知:建議您對孩子採取開放的身世告知態度,並漸進地讓孩子明白其家庭組成型態,協助孩子認識多元家庭,建立健康正向的心態。

結語:勇敢迎接家庭的幸福

同性伴侶收養子女的道路,在台灣已變得更加清晰與寬廣。現在,只要您符合法律要件,並能證明您能提供孩子一個穩定、健康、充滿愛的成長環境,法院都會以「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為最高原則,審核您的收養申請。我們鼓勵您,勇敢追求建立家庭的夢想,為孩子提供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同性伴侶收養需要符合哪些基本條件?

A: 首先,您與伴侶必須依《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完成結婚登記,取得合法配偶身分。其次,您需要具備穩定的經濟能力,提供孩子良好的生活環境;人格特質成熟,能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與教養;且無不良刑事紀錄。最重要的是,您的收養必須符合「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則。

Q: 繼親收養和共同收養的流程有什麼不同?

A: 繼親收養(收養配偶的親生子女)通常流程較為簡化,不需透過收出養媒合服務者。您只需備妥相關文件,向法院聲請認可即可。而共同收養(收養與雙方均無血緣關係的子女)則通常需要委託合法的收出養媒合服務者代覓適當的收養人,並經由法院認可。

Q: 法院在審核收養申請時,最看重什麼?

A: 法院最看重的是「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這包括評估收養人的經濟能力、人格特質、家庭狀況、過往照顧紀錄、與子女的互動關係、子女的身心發展需求,以及收養家庭是否能提供一個穩定、健康、有愛的成長環境。法院會透過訪視調查報告來綜合判斷。

Q: 如果我的孩子是透過國外人工生殖(例如代理孕母)所生,我該如何辦理收養?

A: 由於台灣《人工生殖法》目前尚未涵蓋同性伴侶,若您在國外透過人工生殖取得子女,其在台灣的法律親子關係認定可能較為複雜。即便在國外已完成收養或認定親子關係,您仍需向台灣法院聲請收養認可,以確保在台灣法律上的親子關係完整。法院會依據《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並考量「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來審核您的收養申請。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