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非婚生子女認領指南:保障孩子權益的法律途徑

非婚生子女認領指南:保障孩子權益的法律途徑

律點通
2025-07-10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親子關係身分法
LINE

您好,我是律點通,理解您在未婚生子後面臨的法律身份議題,這不僅關乎您,更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權益與未來。別擔心,這篇文章將為您提供最完整、最白話的法律解析,幫助您釐清非婚生子女認領的程序,讓您能安心為孩子爭取應有的法律地位。

孩子,是「婚生」還是「非婚生」?

在談認領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法律身份。在台灣,孩子的身分區分為「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

非婚生子女: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出生時,生母與生父之間沒有婚姻關係。

然而,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婚生推定」:

《民法》第1063條第1項:「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子女。」

這條文的意思是,如果孩子在媽媽有婚姻關係的時候受孕,即便事實上生父是別人,法律上仍然會「推定」孩子是媽媽配偶的婚生子女。這個推定效力非常強大,在沒有經過法院判決推翻之前,孩子在法律上就是媽媽配偶的小孩。這種情況下,親生父親是無法直接認領孩子的。

【重要提醒】

如果孩子出生時,媽媽仍有婚姻關係,且孩子是在這段婚姻中受孕,那麼您必須先向法院提起「否認之訴」,由法院判決確認孩子與媽媽的配偶沒有親子關係,解除婚生推定後,生父才能進行認領程序。否則,即使生父認領,也是無效的。

認領:讓孩子法律上「有爸爸」的兩種方式

當孩子被確認為非婚生子女後,要讓孩子在法律上與生父建立親子關係,主要有兩種方式:

《民法》第1065條:「非婚生子女經生父認領者,視為婚生子女。其經生父撫育者,視為認領。非婚生子女與其生母之關係,視為婚生子女,無須認領。」

這條文說明了兩種情況:

1. 生父「主動認領」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生父主動承認孩子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並願意將其收為自己的子女。這種「認領」是一種單獨的意思表示,不需要孩子或生母的同意。最常見的做法是生父直接到戶政事務所辦理「認領登記」。

2. 生父「視為認領」

如果生父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要認領,但事實上對孩子有「撫育」行為,例如:

  • 提供生活費
  • 共同生活
  • 照顧孩子
  • 為孩子慶生

只要有這些行為,法律上就會「視為」生父已經認領了孩子,不論撫育時間長短,都會產生認領的法律效力。此時,即便生父不願主動辦理認領登記,您也可以向戶政事務所提出申請,若有爭議,則可能需要透過訴訟確認。

當生父不願認領:提起「認領之訴」或「確認親子關係存在之訴」

如果生父不願意主動認領,或是對親子關係有爭議,您也不用擔心,法律提供了解決之道。

1. 認領之訴

《民法》第1067條:「有事實足認其為非婚生子女之生父者,非婚生子女或其生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得向生父提起認領之訴。前項認領之訴,於生父死亡後,得向生父之繼承人為之。生父無繼承人者,得向社會福利主管機關為之。」

當生父不願主動認領時,您可以(或由孩子本人、其他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認領之訴」,請求法院判決命生父認領。即使生父已經過世,也可以向他的繼承人提起訴訟。

2. 確認親子關係存在之訴

如果您主張生父已經有「視為認領」的事實(例如曾撫育孩子),但生父否認,或者雙方對親子關係存否有爭議,您可以向法院提起「確認親子關係存在之訴」,請求法院確認孩子與生父之間存在親子關係。

這兩種訴訟雖然目的都是確認親子關係,但在法律上的基礎略有不同,但最終都能達到讓孩子與生父建立法律上父子關係的目的。

DNA鑑定:最有力的證據

在認領或確認親子關係的訴訟中,DNA鑑定是確認血緣關係最科學、最有力的證據。

《家事事件法》第68條:「未成年子女為當事人之親子關係事件,就血緣關係存否有爭執,法院認有必要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命當事人或關係人限期接受血型、去氧核醣核酸或其他醫學上之檢驗。」

法院可以依您的聲請或職權,要求當事人(包括生父或其繼承人)進行DNA鑑定。如果沒有正當理由卻拒絕鑑定,法院可以審酌情況,採信您主張血緣關係存在的事實。這對您爭取權益非常有利。

實務案例:讓法律更貼近生活

以下透過兩個真實改編的案例,讓您更了解這些法律規定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運作:

案例一:生父拒絕DNA鑑定,法院怎麼判?

小美和阿華曾是一對情侶,小美懷孕後,阿華卻避不見面。孩子出生後,小美獨自撫養,但希望孩子能有完整的法律身份,於是向法院提起認領之訴,要求阿華認領孩子。法院為了確認血緣關係,要求阿華進行DNA鑑定,但阿華屢次以各種理由拒絕出庭並配合鑑定。

  • 法院怎麼說:法院考量阿華無正當理由拒絕DNA鑑定,並且採納了小美提供的其他證據(如兩人的交往紀錄、證人證詞),最終判決確認孩子與阿華之間存在親子關係,並命阿華應認領孩子。
  • 給您的啟示: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如果生父無故拒絕DNA鑑定,法院很可能會因此認定血緣關係存在,對拒絕方做出不利的判斷。因此,積極配合DNA鑑定,是爭取權益的重要一步。

案例二:孩子出生時媽媽仍有婚姻,該怎麼辦?

阿芳與前夫尚未離婚時,與大明交往並懷孕生下小寶。雖然小寶的生父是大明,但因為出生時阿芳仍有婚姻關係,小寶在法律上被推定為阿芳前夫的婚生子女。大明雖然願意認領小寶,但因為「婚生推定」的存在,無法直接辦理認領。

  • 法院怎麼說:這個情況下,阿芳必須先向法院提起「否認之訴」,證明小寶並非其前夫所生。在法院判決確認小寶與前夫沒有親子關係後,大明才能依法對小寶進行認領。
  • 給您的啟示:這個案例再次強調了「婚生推定」的強大效力。如果您的情況類似,請務必記得,解除婚生推定是認領程序前不可或缺的步驟。未經「否認之訴」的認領,在法律上是無效的。

結論:為孩子爭取權益,您可以這樣做!

為非婚生子女爭取認領,不僅是為了孩子的法律身份,更是為了保障他們未來在繼承、扶養、醫療等方面的權益。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和準備的過程,但只要您掌握關鍵步驟,就能為孩子鋪平道路。

  • 釐清身份第一步:確認孩子出生時,您是否有婚姻關係?如果有,請務必優先處理「否認之訴」。
  • 證據保全很重要:無論是生父的撫育事實、兩人交往的證明,還是任何能證明血緣關係的線索,都請盡早收集並妥善保存。
  • DNA鑑定是關鍵:這是最有力的科學證據,請積極配合法院的鑑定命令。如果對方拒絕,對您反而有利。

請記住,您不是孤單一人,法律會是您和孩子最堅實的後盾。了解這些法律知識,能讓您在面對挑戰時更有力量,為孩子爭取到他們應得的一切。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非婚生子女被認領後,法律上會有什麼改變?

A: 非婚生子女經生父認領後,在法律上會被「視為婚生子女」。這代表孩子將與生父建立完整的法律上親子關係,享有與婚生子女相同的權利,例如:可以繼承生父的遺產、可以請求生父扶養、可以隨生父的姓氏,以及在醫療、教育等各方面享有與生父家庭成員相同的權利。這對孩子的身分安定和未來權益保障至關重要。

Q: 如果生父已經過世,還能提起認領之訴嗎?

A: 可以的。根據《民法》第1067條規定,如果生父已經死亡,非婚生子女、生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仍然可以向生父的「繼承人」提起認領之訴。如果生父沒有繼承人,則可以向社會福利主管機關提起訴訟。這確保了即使生父不在世,孩子仍有機會確認其血緣關係並取得法律上的身份。

Q: 認領程序有時間限制嗎?

A: 一般來說,非婚生子女的「認領之訴」本身並沒有法定的時效限制,也就是說,即使孩子已經成年,仍可以提起認領之訴。然而,如果孩子出生時,生母仍有婚姻關係,則必須先提起「否認之訴」來解除婚生推定。這個否認之訴則有時效限制:《民法》第1063條規定,夫妻或子女自知悉非婚生子女時起二年內為之,但子女於未成年時知悉者,仍得於成年後二年內為之。因此,請務必留意是否有「婚生推定」的問題,並注意其時效。

Q: 生父認領後,可以反悔嗎?

A: 生父一旦合法認領非婚生子女,除非能證明該認領行為是基於錯誤、詐欺或脅迫等原因,或者證明其與子女之間並無真實血緣關係,否則原則上不得任意撤銷認領。認領行為一旦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旨在穩定親子關係,保障子女權益。

Q: 如果生父拒絕DNA鑑定,法院會怎麼處理?

A: 在親子關係事件中,法院可以依職權或您的聲請,命當事人進行DNA鑑定。如果生父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鑑定,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45條準用第367條的規定,審酌情況,認定您關於血緣關係的主張為真實,進而作出對您有利的判決。這表示生父的拒絕行為,反而可能成為法院認定親子關係存在的間接證據。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