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收養關係終止後,我還能繼承本生父母的遺產嗎?

收養關係終止後,我還能繼承本生父母的遺產嗎?

律點通
2025-07-17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收養關係繼承法律
LINE

當您決定終止收養關係時,除了情感上的考量,隨之而來的法律權益變動,尤其對您與本生家庭的關係影響,更是您最關心的議題。其中,繼承權的去留,往往是許多當事人心中最大的疑問。律點通將透過這篇文章,帶您深入了解台灣法律如何規範收養終止後的權利義務回復,特別是它對「第三人」的影響,幫助您釐清自身權益,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終止收養,法律怎麼說?

收養關係的終止,代表著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法律上擬制的親子關係歸於消滅。這項決定不僅影響您與養父母的關係,更關鍵的是,它將重新定義您與本生父母及其親屬之間的權利義務。台灣《民法》對此有明確的規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民法》第1083條

《民法》第1083條:「養子女及收養效力所及之直系血親卑親屬,自收養關係終止時起,回復其本姓,並回復其與本生父母及其親屬間之權利義務。但第三人已取得之權利,不受影響。」

這條法規告訴我們幾個重要的訊息:

  • 權利義務回復: 一旦收養關係終止,您(以及您的直系血親卑親屬,例如您的子女)將回復與本生父母及其親屬間的法律關係,包括繼承權、扶養義務等。
  • 效力「向將來發生」: 終止收養的效力是從終止的那一刻起算,不溯及既往。也就是說,在您收養期間發生的事情,原則上不會因為收養關係終止而改變。
  • 「第三人權利不受影響」: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如果在本生父母過世時,您仍然處於收養關係中,那麼您與本生父母的權利義務關係是「停止」的(依據《民法》第1077條規定)。此時,本生父母的遺產會由其他法定繼承人(這些人就是「第三人」)繼承。即使您事後終止收養,也無法再主張對該筆遺產的繼承權,因為權利已經被第三人合法取得了。

簡單來說,判斷您是否能繼承本生父母的遺產,最核心的判斷時點是本生父母過世的那一刻(《民法》第1147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真實案例故事:時間點的關鍵影響

法律條文可能有些抽象,讓我們透過兩個真實發生過的故事,來看看「收養終止」與「繼承權」之間,時間點究竟有多麼重要。

故事一:小林的遺憾

小林在年輕時被他人收養,與本生父母的關係因此在法律上停止。多年後,小林的本生哥哥不幸過世了。這時候,小林心想,自己是否能繼承哥哥的遺產呢?他決定去法院聲請終止收養關係。然而,當法院判決下來,收養關係正式終止後,小林才發現,他已經無法繼承哥哥的遺產了。

為什麼會這樣?

法院的解釋是:小林的哥哥在民國92年過世時,小林仍然處於收養關係中,依照法律規定,他與本生哥哥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是停止的,因此當時他並不具備繼承權。而收養關係的終止,是發生在哥哥過世多年後民國101年,這項終止的效力是「向將來發生」,並不能溯及既往。換句話說,在哥哥過世的那一刻,繼承權已經歸屬於其他合法繼承人(也就是《民法》第1083條所指的「第三人」)了,小林就算事後終止收養,也無法改變這個既定的事實。

故事二:阿華的幸運

與小林的故事相反,阿華也面臨類似的情況。阿華的本生祖母(劉奶奶)在110年3月2日早上8點59分過世。而就在同一天,阿華已經在早上7點37分完成了終止收養的登記手續。

結果如何?

法院認定,阿華在劉奶奶過世之前,就已經合法終止了收養關係。這表示在劉奶奶過世的那一刻,阿華與本生親屬的權利義務關係已經回復,因此,阿華具有代位繼承劉奶奶遺產的權利。這個案例清楚地顯示,即使只是一小時的微小時間差,也可能決定了繼承權的有無。

這兩個故事都強調了同一件事: 「繼承開始時」您的身份狀態,是判斷您是否有繼承權的關鍵。

終止收養的實務建議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幾點重要的實務建議,幫助您在考慮或進行收養終止時,更能保障自身權益:

  • 務必完成法定程序: 收養關係的終止,並非口頭約定或養父母過世就會自動解除。它必須透過書面合意,或經由法院裁定宣告才能生效。如果程序不完備,法律關係就不會改變。
  • 時間點是繼承權的關鍵: 如果您希望終止收養後能回復對本生父母或其親屬的繼承權,務必確保在「繼承開始時」(也就是被繼承人死亡時),您已經合法終止收養關係。一旦繼承已經開始,其他繼承人已取得權利,您事後才終止收養,是無法再主張繼承權的。
  • 考量對您子女的影響: 根據《民法》規定,收養終止的效力原則上也會及於您的直系血親卑親屬(例如您的子女),他們與養方親屬的關係也會隨之消滅,並回復與本生祖父母的關係。若有特殊情況或考量,應特別留意。
  • 提早規劃與諮詢: 終止收養涉及複雜的法律與情感議題,可能牽涉多方權益。建議您在做決定前,充分了解相關規定,並尋求專業法律意見,避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結論

終止收養關係,是人生中的重大決定,它不僅是身份上的轉變,更牽動著您與兩邊家庭的權利義務。理解《民法》中關於收養終止效力的規定,特別是「向將來發生」原則以及「第三人權利不受影響」的重要性,是確保您權益不受損的關鍵。請務必記住,時間點在法律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透過本文的解析與案例分享,希望能幫助您在面對這項議題時,能有更清晰的認識與準備。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終止收養後,我還能繼承養父母的遺產嗎?

A: 不能。收養關係終止後,您與養父母之間的法律關係就已經消滅。這表示您不再是他們的法定繼承人,也無法繼承他們的遺產。

Q: 如果我已經成年,終止收養對我的本生父母有什麼影響?

A: 對您的本生父母而言,終止收養後,您與他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會回復。這包括您對他們的扶養義務,以及您可能回復對他們遺產的繼承權。

Q: 我的子女會因為我終止收養而受到影響嗎?

A: 會的。根據《民法》規定,收養終止的效力原則上也會及於您的直系血親卑親屬(例如您的子女)。這表示您的子女與養方親屬(例如養祖父母)的關係會隨之消滅,並回復與本生祖父母的關係。若有特殊情況,建議諮詢律師確認。

Q: 終止收養需要多久時間?如果時間很趕怎麼辦?

A: 終止收養的時間長短不一,合意終止相對較快,但仍需書面及登記。若透過法院裁判終止,則時間會更長,可能需要數月甚至一年以上。如果您有急迫的繼承權考量,務必越早啟動程序越好,因為繼承權的判斷時點非常關鍵。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