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同性收養不再霧煞煞:機構媒合流程與法律權益全解析

同性收養不再霧煞煞:機構媒合流程與法律權益全解析

律點通
2025-07-16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收養法律家庭權益
LINE

擁抱家庭的夢想:同性伴侶收養,從機構媒合開始

對於許多渴望建立完整家庭的同性伴侶來說,收養是實現親職夢想的重要選項。然而,面對複雜的法律條文和陌生的收養流程,您可能會感到有些無從下手。別擔心,作為您的法律小幫手「律點通」,我們將為您詳細解析在台灣透過收出養媒合機構進行收養的相關法律規範與實務眉角,讓您對這趟旅程更有信心。

誰能協助您收養?認識合法的「收出養媒合服務者」

在台灣,並非所有單位都能協助您進行收養。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規定,只有經過主管機關許可的「財團法人」或「公私立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才能從事收出養媒合服務。這些機構被統稱為「收出養媒合服務者」。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5條:「從事收出養媒合服務,以經主管機關許可之財團法人、公私立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以下統稱收出養媒合服務者)為限。」

這代表您必須選擇這些經過政府核准的專業機構,才能確保收養過程的合法性與安全性。他們的核心職責就是為需要家庭的孩子找到合適的收養人,並提供全程的專業協助。

機構提供哪些服務?您的收養旅程藍圖

一旦您決定與合法的收出養媒合機構合作,他們會提供一系列完整的服務,涵蓋從初步諮詢到收養完成後的追蹤輔導。這些服務包含:

  • 諮詢與申請:提供收養相關的法律與實務諮詢,協助您提出收養申請。
  • 親職準備教育:舉辦課程,幫助您為成為父母做好心理與知識上的準備。
  • 收養人評估與媒合:這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機構會透過會談、家庭訪視、書面資料審核等方式,評估您的身心狀況、人格特質、經濟能力、與孩子的年齡差距,以及有無犯罪紀錄等。請特別留意,《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許可及管理辦法》第10條明確規定,機構在評估收養人時,「不得對收養人有相關歧視之限制」 。這意味著您的性傾向不應成為收養的阻礙。
  • 協助試養與法院認可:在媒合成功後,機構會安排您與孩子先行共同生活或漸進式接觸(即「試養」),並在試養期間提供協助。試養期滿後,他們會協助您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這是收養程序中最重要的一步。
  • 後續追蹤輔導:收養完成後,機構仍會提供至少三年的追蹤輔導,確保孩子在新家庭中適應良好,並提供支持性服務。

「兒童最佳利益」:收養的核心原則

在所有收養案件中,無論是機構評估還是法院審理,都必須將「兒童最佳利益」作為最高指導原則。這意味著所有決定都必須以孩子的福祉為優先考量,包括他們的生活扶養、身心健全發展、倫理道德培養,以及能否獲得安全、關愛的成長環境。

實務案例:機構如何協助家庭圓夢?

讓我們透過兩個實際案例,看看收出養媒合機構在收養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案例一:跨國收養中的專業評估

一對美國籍伴侶,渴望收養台灣的孩子。他們透過台灣的收出養媒合機構,尋求收養兩名因原生家庭功能不彰,親權已被法院停止的台灣未成年子女。媒合機構在接受委託後,對這對伴侶進行了詳盡的訪視評估,包括他們的人格特質、收養動機、身體健康、家庭背景及經濟狀況等。評估報告顯示,這對伴侶非常適合擔任收養人,能夠提供孩子穩定且充滿愛的成長環境。最終,法院在審酌媒合機構的專業評估報告後,認為此收養符合兩名孩子的最佳利益,裁定認可。

這個案例顯示,無論收養人國籍為何,媒合機構的專業評估對於法院判斷收養是否符合「兒童最佳利益」至關重要。

案例二:國內優先原則的實踐

一位台灣籍的未成年孩子,因原生家庭經濟困難且支持系統薄弱,生父母決定將其出養。媒合機構在接受委託後,首先依循法規的「國內收養人優先原則」,積極在台灣國內為孩子尋找合適的收養家庭。然而,在嘗試國內媒合一段時間後,仍未能找到最適合的對象。在確認國內媒合確實未果後,媒合機構才轉而協助孩子尋求跨國收養,最終成功與一對瑞典籍伴侶媒合。法院在審理時,也特別審查了媒合機構提供的「國內優先媒合證明」,確認程序符合規定,並綜合考量收養伴侶的穩定性與愛心,最終認可了這樁收養。

這個案例說明了「國內收養人優先原則」並非一堵死牆,而是要求機構在尋找收養家庭時,先以國內資源為優先考量。如果國內媒合確實有困難,在符合孩子最佳利益的前提下,跨國收養仍是可行的選項。

給同性收養伴侶的實用建議

  1. 選擇合法機構:務必確認您合作的收出養媒合機構是經衛生福利部許可的合法單位。您可以上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網站查詢相關資訊。
  2. 了解評估過程:機構的評估是雙向的,不僅是評估您,也是讓您了解機構的專業度。積極配合訪視與會談,誠實表達您的收養動機與對孩子的期望。
  3. 準備親職教育:許多機構會要求收養人參與親職準備課程,這不僅是法規要求,更是為您未來親職生活做好準備的寶貴機會。
  4. 契約保障權益:在接受服務前,務必與機構簽訂書面契約,載明服務項目、費用、退費方式等,保障雙方權益。
  5. 耐心與信任:收養過程需要時間與耐心,請信任專業機構的評估與媒合,他們會以孩子的最佳利益為核心,協助您找到最適合的家庭成員。

結語

同性伴侶收養在台灣是受到法律保障的權利。透過合法且專業的收出養媒合機構,您可以更順利地走完收養流程,為孩子提供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家庭。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清楚地了解收養之路,祝福您早日圓滿家庭夢想!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同性伴侶在台灣申請收養時,會不會因為性傾向而面臨歧視?

A: 根據《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許可及管理辦法》第10條,收出養媒合服務者在評估收養人條件時,明確規定「不得對收養人有相關歧視之限制」。這表示您的性傾向不應成為收養的阻礙。合法的媒合機構應以您的親職能力、家庭穩定性、經濟狀況等綜合條件來評估,並以「兒童最佳利益」為核心考量。

Q: 收出養媒合機構會如何評估我們的親職能力和家庭狀況?

A: 機構的評估通常會包括多個面向:首先是書面資料審核,接著是多次的會談、訪視(包含家庭訪視),甚至可能由專業審查會進行審查。他們會考量您的身心狀況、人格特質、經濟能力、收養動機、親職觀念、與被收養人的年齡差距,以及有無犯罪紀錄(限於影響親職能力者)。目的是確保您能提供孩子一個穩定、安全、有愛的成長環境。

Q: 如果我們想收養外國籍的孩子,台灣的收出養媒合機構也能協助嗎?

A: 是的,部分經許可的收出養媒合機構也提供「跨國境收出養媒合服務」。但要從事跨國服務,機構需具備更嚴格的資格,例如在國內服務達三年以上,且行政組織及財務制度健全。此外,在跨國收養中,機構會協助您確認外國合作機構的合法性,並確保收養程序符合我國及該外國的法律規定。

Q: 收養完成後,媒合機構還會提供哪些服務?

A: 收養完成後,媒合機構仍會提供後續的追蹤輔導服務,期間至少三年。這包括定期訪視、提供親職教育資源、協助處理孩子適應問題,以及組織收養家庭互助團體等。這些服務旨在確保孩子在新家庭中能健康快樂成長,並為收養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