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單親收養必讀:掌握機構媒合流程,安心迎接新家人

單親收養必讀:掌握機構媒合流程,安心迎接新家人

律點通
2025-07-17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收出養法律兒童權益
LINE

單親收養之路不孤單:專業機構如何助您圓夢?

對於許多單親朋友來說,收養一個孩子,不僅是生命的延續,更是愛與責任的全新篇章。然而,台灣的收養程序看似複雜,尤其是「機構媒合」這部分,常讓許多人感到疑惑。別擔心,我是律點通,今天就來為您深入解析,讓您在單親收養的路上,走得更穩健、更安心。

為什麼收養一定要透過機構?這是法律的規定!

您或許會問:「我認識一個孩子,想直接收養可以嗎?」答案是:除非您與孩子有特定的親屬關係(例如收養配偶的子女、或與孩子是五親等內旁系血親、四親等內旁系姻親),否則依照《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簡稱《兒權法》)的規定,絕大多數的收養都必須透過經政府許可的「收出養媒合服務者」來辦理。

這不是為了增添您的麻煩,而是為了確保被收養兒童的權益受到最大保障。這些專業機構就像一座橋樑,幫助您與需要被收養的孩子建立合法、穩定且健康的關係。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15 條: 從事收出養媒合服務,以經主管機關許可之財團法人、公私立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以下統稱收出養媒合服務者)為限。收出養媒合服務者應評估並安排收養人與兒童、少年先行共同生活或漸進式接觸。收出養媒合服務者從事收出養媒合服務,得向收養人收取服務費用。

這條法規明確指出,只有經過政府許可的專業機構才能提供收出養媒合服務。它們的職責不僅是「介紹」孩子,更要評估您與孩子的適合度,並安排共同生活或漸進式接觸,確保收養關係的穩定性。

收養機構能為您提供哪些服務?

這些經許可的收出養媒合服務者,提供的服務範圍非常廣泛,涵蓋了您收養之路的每一個環節,讓您不再手足無措。根據《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許可及管理辦法》第2條,它們會提供:

  • 收出養諮詢與申請服務:從您有收養念頭開始,提供專業諮詢,協助您了解流程並提出申請。
  • 專業評估與媒合:這是核心服務,機構會對您進行會談、訪視、調查與評估,了解您的身心狀況、經濟能力、親職能力等,並協助您與適合的孩子進行媒合。
  • 親職準備教育課程:幫助您為迎接新家庭成員做好心理和技能上的準備。
  • 試養期間協助與輔導:在您與孩子共同生活期間,提供必要的協助與專業輔導,確保雙方適應良好。
  • 法院聲請認可協助:協助您準備所有文件,並代為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讓收養關係合法化。
  • 收養後追蹤輔導與支持:收養完成後,機構仍會提供至少三年的追蹤輔導,並舉辦親職教育或互助團體,提供您持續的支持。

單親收養人,機構會如何評估您的條件?

您可能會擔心,單親身分是否會影響收養資格?《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許可及管理辦法》第10條明確規定了收養人條件的評估範圍,但同時也強調了 「不得對收養人有相關歧視之限制」

《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許可及管理辦法》第 10 條: 第 八條第一項第五款第二目所定收養人條件,除應符合民法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外,並得包括身心狀況、人格特質、經濟能力、與被收養人之年齡差距、參與準備教育課程情形、試養之意願及有無犯罪紀錄等。**但不得對收養人有相關歧視之限制。**前項犯罪紀錄,以對收養人之親職能力有影響者為限。

這表示,機構在評估時,會綜合考量您的:

  • 身心狀況:是否足以照顧孩子。
  • 人格特質:是否具有穩定、負責的特質。
  • 經濟能力:是否能提供孩子穩定的生活。
  • 親職能力:是否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教養。
  • 試養意願:是否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建立關係。
  • 犯罪紀錄:僅限於影響親職能力的犯罪。

重點在於,機構會評估您是否能提供一個穩定、安全、充滿愛的成長環境,而非您的婚姻狀態。

務必注意!別誤觸「脫法行為」的陷阱

在收養過程中,最怕的就是因為不了解法律,而誤觸了「脫法行為」的雷區。所謂「脫法行為」,就是指您試圖透過迂迴的方式,繞過法律的強制規定,卻達成法律所禁止或限制的效果。

某地方法院就曾審理過這樣一個案例:

王先生與陳小姐(夫妻)非常渴望收養一個孩子小明。他們之前曾因為沒有透過收養機構媒合,且與小明沒有親屬關係,而被法院駁回收養聲請。為了能順利收養小明,陳小姐的姑姑張女士竟先收養了小明的生母。這樣一來,陳小姐與小明的生母在法律上成了「堂姐妹」,而陳小姐與小明之間也因此產生了法律上的「五親等旁系血親」關係。

王先生與陳小姐認為,這樣就符合了《兒權法》第16條「親屬收養」的例外規定,可以不用透過機構媒合了。然而,法院在審理後,明確指出姑姑張女士收養小明生母的行為,並非真心想建立母女關係,而是為了 「製造」親屬關係,以規避強制媒合的法律規定。法院認定這是一種「脫法行為」,最終駁回了王先生與陳小姐的收養聲請。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法院在審理收養案件時,會進行實質審查,不僅看表面上的法律關係,更會探究行為背後的真實目的。任何試圖規避法律強制規定的行為,都將不被認可,不僅浪費時間與金錢,更可能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結語:選擇合法,安心圓夢

單親收養,是一段充滿愛與挑戰的旅程。請務必選擇經主管機關許可的收出養媒合服務機構,並誠實透明地配合所有評估與訪視。這些法律規定和專業流程,都是為了確保您與孩子都能在最安全、最有利的環境下,建立起穩固的親子關係。遵循合法途徑,您將能更安心、更順利地迎接新家人,開啟幸福的篇章!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單親身分會影響我申請收養的成功率嗎?

A: 根據《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許可及管理辦法》第10條,收養人條件的評估不得有歧視性限制。這表示單親身分本身不會是您收養的阻礙。機構會綜合評估您的身心狀況、人格特質、經濟能力、親職能力等,重點在於您能否提供一個穩定、安全、充滿愛的成長環境給孩子。建議您誠實面對評估,展現您具備照顧孩子的決心與能力。

Q: 收養前一定要跟孩子先共同生活或接觸嗎?這個過程會持續多久?

A: 是的,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5條及《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許可及管理辦法》第22條,收養人與被收養兒童必須先行共同生活或漸進式接觸,這被稱為「試養期」。試養期的長短會依個案情況而定,通常會由媒合機構評估雙方的適應狀況。這個階段的目的是讓您和孩子有機會相互認識、磨合,建立情感連結,確保收養關係的穩定性,並幫助孩子順利融入新家庭。

Q: 我如果已經認識想收養的孩子,但沒有透過機構,可以直接辦理嗎?

A: 除非您與該孩子符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6條所列的特定親屬關係(如收養配偶的子女、或與孩子是五親等內旁系血親、四親等內旁系姻親),否則依法必須透過經主管機關許可的收出養媒合服務機構代覓收養人。若您試圖透過其他方式(例如先收養孩子的生父母來製造親屬關係)規避這個規定,法院會認定為「脫法行為」而駁回收養聲請,不僅白費力氣,更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建議您立即向合法機構諮詢,尋求正確的法律途徑。

Q: 收養機構的服務費用大概包含哪些?收費標準是固定的嗎?

A: 根據《兒權法》第15條規定,收出養媒合服務者得向收養人收取服務費用。這些費用通常包含諮詢、評估、媒合、親職準備課程、試養協助、法院聲請認可協助以及收養後追蹤輔導等全流程服務。收費項目、基準及方式會依各機構的規定有所不同,但都必須符合中央主管機關所定的辦法。在您與機構簽訂書面契約時,契約中會明確載明服務項目、收費金額、收退費方式等細節,建議您務必仔細閱讀並確認清楚。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