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收養試養期全攻略:法律規範、準備與注意事項

收養試養期全攻略:法律規範、準備與注意事項

律點通
2025-07-17
5分鐘
家事/婚姻/繼承收養法律兒童福利
LINE

迎接新生命:收養試養期的法律與實務指南

懷抱著愛與期待,您正準備迎接一位新家庭成員嗎?在台灣,收養孩子不僅是情感的連結,更是一段嚴謹的法律程序。「試養期」(法律上稱為「先行共同生活期間」)是法院認可收養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這段時間不僅讓您與孩子有機會相互適應,更是法律確保孩子最佳利益的核心機制。

今天,律點通將帶您深入了解收養試養期的重要性、相關法律規定,以及您需要注意的事項,幫助您自信地邁向收養之路。

什麼是「試養期」?為何如此重要?

「試養期」指的是在法院正式認可收養前,收養申請人與被收養兒童或少年先行共同生活的一段期間。這段期間通常由合法的收出養媒合服務者安排與協助。

它的主要目的在於:

  • 保障孩子最佳利益: 這是收養事件的核心原則。試養期提供一個緩衝,讓孩子適應新環境、新家庭,並讓法院觀察您是否能提供穩定、安全的成長環境。
  • 評估適應性: 觀察您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情感連結、生活習慣是否契合。
  • 親職能力檢視: 讓您實際體驗照顧孩子的責任,並檢視您的親職能力。

試養期的法律依據與您的權利義務

試養期並非可有可無,而是有明確的法律基礎。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規定,這段期間對您具有實質的法律意義:

  •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17 條

聲請法院認可兒童及少年之收養,應檢附收出養評估報告。 法院認可前,得採行下列措施: 二、命收養人與兒童及少年先行共同生活一段期間;共同生活期間,對於兒童及少年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由收養人為之。

這條文明確指出,法院可以要求您與孩子先行共同生活,並且在試養期間,您就已經承擔了對孩子「權利義務的行使或負擔」。這意味著您需要像親生父母一樣,提供孩子生活照顧、教育、醫療等一切所需。

  •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19 條

收養關係經法院認可後,其效力溯及至收養書面契約成立時;有試行收養情形者,溯及於開始共同生活時發生效力。

這條規定賦予了試養期重要的「追溯力」。一旦收養最終獲得法院認可,那麼收養關係的法律效力將會回溯到您與孩子開始共同生活的那一天。這對試養期間內發生的任何權利義務(例如醫療費用、教育安排等)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此外,《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15 條也規定,從事收出養媒合服務者必須經主管機關許可,並應評估及安排收養人與兒童、少年先行共同生活或漸進式接觸,這確立了媒合服務者在試養安排中的核心角色。

專業協助與親職教育的重要性

在收養過程中,尋求專業媒合服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除了特定親屬收養外,法律要求父母或監護人擬出養兒童及少年應委託收出養媒合服務者代覓適當收養人。合格的媒合服務者會提供全程協助,包括在試養期間的協助與評估。

法院也會將您的「親職準備教育課程」參與情形納入考量。例如,在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的某個案例中,法院就曾要求收養申請人補正已參加親職準備教育課程至少9小時的證明文件,逾期未補正則可能駁回聲請。這顯示了法院對於收養人親職能力和準備程度的重視。

成功試養的實用建議

  1. 選擇合法媒合服務者: 務必透過經主管機關許可的合法機構進行收養,確保程序透明且受保障。
  2. 積極配合評估與訪視: 提供真實、完整的資料,包括身心狀況、經濟能力、親職能力等,這些都是法院審酌的重要依據。
  3. 認真參與親職準備課程: 這不僅是法律要求,更是提升您親職知能、為迎接新家庭成員做好準備的機會。請務必保留所有課程證明。
  4. 全心投入試養期:
  • 建立良好關係: 投入時間與心力,了解孩子的需求、習慣與個性,建立信任與安全感。
  • 履行權利義務: 視同親生子女般對待,提供生活照顧、教育、醫療等。
  • 保持溝通: 與媒合服務者密切溝通,定期回報狀況並尋求協助。
  • 記錄共同生活: 建議記錄試養期間的點滴,如照片、日記,有助於向法院呈現實際情況。

結語

收養試養期是您與孩子建立深厚連結的黃金時期,也是法律為孩子未來幸福所設下的重要保障。充分理解法律規定,積極配合相關程序,並以愛與耐心面對挑戰,您將能順利走過這段歷程,開啟充滿愛與希望的家庭新篇章。祝您一切順利!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試養期一定要有嗎?我可以跳過嗎?

A: 試養期(先行共同生活期間)並非在所有收養案件中都強制要求,但法院在審理收養案件時,為確保兒童及少年的最佳利益,通常會依職權要求收養人與孩子先行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尤其透過媒合服務者進行的收養,這幾乎是服務流程的一部分。因此,建議您將試養期視為收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積極配合,以利法院認可。

Q: 試養期間,孩子生病了,醫療費用該由誰負擔?

A: 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7條規定,在試養期間,對於兒童及少年權利義務的行使或負擔,是由收養人為之。這表示您在此期間已承擔起類似父母的責任,因此孩子的醫療費用原則上應由您負擔。建議您在試養前與媒合服務者確認相關細節,並做好財務準備。

Q: 試養期通常會持續多久?法律有規定嗎?

A: 法律並未明確規定試養期的具體長度,僅稱「一段期間」。試養期的長短會由法院根據個案情況,如孩子的年齡、適應能力、收養家庭的準備程度以及收出養評估報告的建議等因素來彈性決定。法院通常會在裁定中載明試養的起訖日期。您可以與媒合服務者討論預期的試養期間。

Q: 如果試養期間發現與孩子不適應,可以終止嗎?會有什麼影響?

A: 是的,如果試養期間發現雙方不適應,是可以終止的。試養期本身就是一個評估適應性的過程,若不成功,收養程序將不會成立。雖然這會讓您感到遺憾,但這是為了孩子最佳利益的考量。在試養期間遇到困難時,請務必與媒合服務者保持溝通,尋求專業協助,他們會協助您處理後續事宜。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