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職場性騷擾:雇主責任與你的權益指南

職場性騷擾:雇主責任與你的權益指南

律點通
2025-06-23
5分鐘
刑事勞資關係性騷擾防治
LINE

職場性騷擾:雇主責任與你的權益指南

在職場上,不幸遭遇性騷擾,是不是讓你感到無助又徬徨?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當職場性騷擾發生時,您的雇主並非置身事外!根據台灣的法律,雇主對於預防和處理職場性騷擾,負有明確且重要的法律責任。了解這些規定,是您保護自身權益的第一步。

雇主責任不是說說而已:法律怎麼規定?

台灣的《性別平等工作法》及《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準則》明確規範了雇主在職場性騷擾事件中的義務。簡單來說,雇主有兩大核心責任:

  1. 預防性騷擾發生:
  • 建立制度: 依據公司規模,雇主必須採取適當措施防治性騷擾。如果公司僱用員工 10人以上但未滿30人,應訂定申訴管道並公開揭示;若公司僱用員工 30人以上,則應訂定更完整的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規範,並公開揭示。
  • 教育訓練: 雇主也應定期對員工,尤其是主管職務者,實施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提升大家的性別意識。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3條第1項:「雇主應採取適當之措施,防治性騷擾之發生,並依下列規定辦理:一、僱用受僱者十人以上未達三十人者,應訂定申訴管道,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二、僱用受僱者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規範,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

  1. 知悉後立即有效處理:
  • 立即行動: 這是雇主最核心的責任!無論是透過您正式申訴,還是從其他管道得知性騷擾事件(例如您只是跟主管抱怨,還沒正式申訴),雇主都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不能拖延或不作為。
  • 有效措施: 這些行動必須是「有效」的,足以糾正並補救性騷擾的情形。這包括:
  • 避免再犯: 考量您的意願,採取適當的隔離措施,避免您再次遭受性騷擾,且不得因此對您的薪資或其他勞動條件做出不利的變動。
  • 提供支持: 提供或轉介諮詢、醫療或心理諮商、社會福利資源等必要服務。
  • 啟動調查: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雇主應立即啟動調查程序,釐清事實,並確保調查過程客觀、公正、專業,同時保護您的隱私。
  • 懲戒行為人: 如果性騷擾行為查證屬實,雇主應視情節輕重對行為人進行適當的懲戒或處理。情節重大者,甚至可以直接終止勞動契約。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3條第2項:「雇主於知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下列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被害人及行為人分屬不同事業單位,且具共同作業或業務往來關係者,該行為人之雇主,亦同:一、雇主因接獲被害人申訴而知悉性騷擾之情形時:(一)採行避免申訴人受性騷擾情形再度發生之措施。(二)對申訴人提供或轉介諮詢、醫療或心理諮商、社會福利資源及其他必要之服務。(三)對性騷擾事件進行調查。(四)對行為人為適當之懲戒或處理。二、雇主非因前款情形而知悉性騷擾事件時:(一)就相關事實進行必要之釐清。(二)依被害人意願,協助其提起申訴。(三)適度調整工作內容或工作場所。(四)依被害人意願,提供或轉介諮詢、醫療或心理諮商處理、社會福利資源及其他必要之服務。」

雇主何時才算「知道」?別以為沒申訴就沒事!

法律上對雇主「知悉」的認定很廣泛,不限於您正式提出書面申訴。即使您只是向主管、人資或公司其他負責人口頭陳述,甚至只是同事間的非正式告知,只要雇主或其代表(例如副店長、部門主管)得知性騷擾情形,就應該立即啟動相關應對措施。這表示,雇主不能以「沒收到正式申訴」為由而推卸責任。

如果雇主沒做好,會有什麼後果?

當雇主沒有履行上述防治與處理義務時,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

  1. 連帶賠償責任: 您因為性騷擾所受到的財產或精神損害,雇主必須與行為人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這表示您可以向行為人或雇主,或同時向兩者請求賠償。
  • 雇主免責很難: 雇主若要免除賠償責任,必須證明他們已經「盡力防止」性騷擾的發生,且已「遵行所有防治規定」,但仍然無法避免。這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舉證責任,實務上雇主很難達到這個免責條件。
  • 懲罰性賠償金: 如果性騷擾行為人是利用權勢(例如您的主管、老闆)進行性騷擾,法院可以判處行為人賠償您損害額的1到3倍的懲罰性賠償金。如果行為人是公司的最高負責人或雇主本人,懲罰性賠償金甚至可高達3到5倍!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27條第1項:「受僱者或求職者因遭受性騷擾,受有財產或非財產上損害者,由雇主及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雇主證明其已遵行本法所定之各種防治性騷擾之規定,且對該事情之發生已盡力防止仍不免發生者,雇主不負損害賠償責任。」

  1. 行政罰鍰與公布姓名: 雇主若違反相關防治義務,可能會被主管機關處以罰鍰(最高可達新臺幣50萬元),情節重大者甚至會被公布公司名稱及負責人姓名,對公司商譽造成嚴重打擊。

真實案例告訴你:雇主「這樣做」就違法!

以下兩個真實案例,讓您更清楚雇主在處理性騷擾時,哪些行為是絕對不行的:

  • 案例一:主管性騷擾,公司卻不調查? 小美在公司裡,不幸遭到身為公司負責人的老闆性騷擾。她鼓起勇氣,寄出存證信函給公司,明確告知性騷擾事件。沒想到,公司收到信後,雖然知道這件事,卻沒有立即啟動調查程序,也沒有好好處理。後來,儘管老闆在刑事案件中被判無罪,但法院仍認定公司沒有善盡雇主責任,違反了《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3條的規定,必須接受行政裁罰。這個案例告訴我們,雇主知悉性騷擾後,最核心的義務就是「立即啟動調查」 ,而且雇主的行政責任與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分開的,不能因為行為人沒被判刑,就認為雇主沒責任。

  • 案例二:超商店員被店長性騷擾,老闆竟質疑被害人? 阿華在超商打工時,遭到店長性騷擾。她向超商老闆反應這件事,沒想到老闆聽了之後,不但沒有好好處理,反而質疑阿華:「是不是妳自己穿太少?」、「是不是妳誤會了?」甚至沒有對事件進行任何事實釐清或啟動調查。法院後來認定,這位老闆的行為明顯沒有盡到雇主應有的法定義務,即使他沒有惡意,但有過失,仍須承擔行政責任。這個案例提醒我們,雇主在知悉性騷擾後,絕不能質疑或指責被害人,更不能消極不作為,必須主動釐清事實並啟動調查

身為被害人,我該怎麼保護自己?

如果您不幸在職場遭遇性騷擾,請記住,您不是孤單一人,法律會為您撐腰:

  • 保留證據: 任何與性騷擾相關的證據,無論是訊息、錄音、錄影、電子郵件、證人證詞,都請盡可能保留下來。這些都將是您申訴的重要依據。
  • 了解公司申訴管道: 查閱公司的性騷擾防治措施或申訴規範,了解內部申訴流程。如果公司有相關規定,可以先嘗試透過內部管道申訴。
  • 考慮外部申訴: 如果公司沒有申訴管道、或申訴後處理不當、或性騷擾行為人就是老闆本人,您可以直接向地方主管機關(例如勞動局或社會局)提出申訴。這些機關會介入調查並協助處理。
  • 尋求支持: 尋求親友、信任的同事或專業心理諮詢的協助,讓自己有足夠的支持力量面對。

結論:你的權益,法律為你撐腰!

職場性騷擾不僅是對個人尊嚴的侵害,也是對工作環境的破壞。作為上班族,您有權利在一個安全、友善、沒有性騷擾的環境中工作。台灣的法律對雇主課以重責,要求他們必須積極預防並妥善處理職場性騷擾事件。當不幸發生時,請勇敢站出來,因為您的權益,法律會為您撐腰!了解這些法律規定,是您保護自己的重要武器,也是讓職場環境更安全的第一步。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如果我的公司只有不到10個人,雇主就沒有性騷擾防治的責任嗎?

A: 不是的。即使公司員工少於10人,雇主仍應提供員工免於性騷擾的工作環境,並在知悉性騷擾發生時,採取立即有效的糾正及補救措施。只是法律上沒有強制要求他們必須公開揭示申訴管道或訂定詳細的防治規範。但無論公司規模大小,雇主都不能對性騷擾事件置之不理。

Q: 我申訴後,公司只是安排我跟行為人「隔離」,但沒有進行調查,這樣算有盡到責任嗎?

A: 不一定。雖然隔離措施是「立即有效」措施的一部分,但若公司僅止於隔離,卻沒有啟動調查程序、釐清事實,並對行為人進行適當的懲戒或處理,這可能仍會被認定為未盡到完整責任。法律要求的是「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調查是其中非常核心的一環,因為只有釐清事實,才能真正有效解決問題並避免再犯。

Q: 如果性騷擾我的人就是公司最高負責人(例如老闆本人),我該怎麼辦?

A: 當性騷擾行為人是公司的最高負責人或雇主本人時,您可以直接向地方主管機關(例如各縣市的勞動局或社會局)提出申訴,由主管機關介入調查。此時,您無需透過公司內部管道。此外,若對方是權勢性騷擾,您在請求損害賠償時,還有機會請求更高額的懲罰性賠償金。

Q: 我擔心申訴後會被公司秋後算帳或遭到不利對待,法律有保護我嗎?

A: 法律有明確保護您!《性別平等工作法》禁止雇主因員工提出性騷擾申訴,而對其採取任何不利的對待,例如解僱、調職、減薪、降職、或其他形式的報復。如果雇主有這些行為,您都可以再次向主管機關申訴,雇主會面臨罰鍰。若您因此受到損害,也可以向雇主請求賠償。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