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擾求償指南:上班族如何計算精神慰撫金?
在職場或日常生活中,性騷擾事件不僅帶來身體不適,更可能造成難以抹滅的精神創傷。當您不幸成為性騷擾的受害者,除了身心煎熬,或許也會迷惘:無形的精神痛苦,究竟該如何求償?
別擔心!作為律點通,我們將為您解析台灣性騷擾民事求償的法律依據與計算標準,幫助您清楚自己的權益,勇敢為自己發聲。
性騷擾求償,法律怎麼說?
性騷擾的民事求償,主要依據《民法》和《性騷擾防治法》。
《性騷擾防治法》:精神慰撫金與懲罰性賠償
這部專法明確規定,性騷擾行為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性騷擾防治法》第12條:「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依前二項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且屬權勢性騷擾者,法院並得因被害人之請求,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一倍至三倍之懲罰性賠償金。」
這條文表示,即使沒有財物損失,您也可請求「精神慰撫金」。若涉及利用職務或權力關係的「權勢性騷擾」,法院甚至可判決一到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
《民法》:人格權侵害的賠償基礎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性騷擾行為常侵害您的身體自主權、隱私權等「人格權」。
針對精神損害,則有具體規定:
《民法》第195條第1項前段:「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這條文指出,當您的身體、隱私等重要人格法益受到侵害且情節嚴重時,即使沒有財產損失,您也能請求精神慰撫金。
精神慰撫金,到底能賠多少?
「精神慰撫金」旨在彌補您因性騷擾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它沒有固定公式,而是由法院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酌定」一個合理金額。
法院在衡量時,通常會綜合考量:加害行為的嚴重程度(如觸摸部位、是否公開)、您所受精神痛苦的程度(是否影響生活、是否需就醫)、雙方的身份地位與經濟能力,以及其他情狀(如雙方關係、加害人是否有悔意)。
真實案例分享:賠償金額大不同
以下透過兩個實際案例,幫助您了解法院如何判斷:
案例一:公開散佈的無形傷害
小雅在公司活動中被同事不當觸碰,對方還拍影片在群組散佈,發表輕蔑言論。法院考量公開散佈加重小雅痛苦,最終判決加害人賠償精神慰撫金共 13萬元。此案例顯示,性騷擾若涉及公開散佈,對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賠償金額將顯著提高。
案例二:身體隱私處觸碰與您的勇敢反抗
小美在工作時被同事不當掀拉衣物,觸碰肩背部等隱私處,她當下立即尖叫阻止。法院認定同事構成性騷擾,考量雙方背景及小美抵抗,最終酌定賠償精神慰撫金 25萬元。此案例說明,對身體隱私處的觸碰且被害人有明確抵抗行為,法院會認定情節較重,給予較高賠償。
我該怎麼辦?性騷擾求償實用指南
當不幸遭遇性騷擾時,以下是您可以採取的重要步驟:
第一步:證據保全最關鍵
務必盡可能保留所有相關證據,包括:報案紀錄、就醫紀錄(身心科/精神科診斷證明)、對話紀錄(LINE、簡訊、錄音、錄影)、證人證詞、以及向公司或地方政府提出的申訴紀錄。
第二步:及時申訴與提告
建議您盡快行動:
- 內部申訴: 向公司人資或申訴單位提出。
- 外部申訴: 向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提出。
- 刑事告訴: 若行為構成性騷擾罪,可考慮提告。刑事判決事實對民事求償有強大證明力。
- 民事訴訟: 可透過民事訴訟向加害人請求損害賠償,或在刑事訴訟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第三步:合理評估求償金額
在提出求償金額時,請參考類似案例的判決金額,並結合自身所受痛苦程度、加害行為惡劣程度及雙方經濟狀況,提出一個合理的範圍。
結論:勇敢站出來,維護自身權益
性騷擾的發生絕非您的錯,您有權要求加害人為其行為負責。透過法律途徑爭取應有賠償,不僅能彌補損失,更是對加害人的懲戒,也能幫助社會建立更健康的環境。勇敢站出來,維護自身權益,您並不孤單。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性騷擾的定義是什麼?
A: 性騷擾是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並造成損害人格尊嚴、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情境,或不當影響其正常生活等情形。法院會綜合事件背景、環境、當事人關係、言詞、行為等具體事實來判斷。
Q: 精神慰撫金要怎麼計算?
A: 精神慰撫金沒有固定公式,法院會採「酌定」原則。主要考量加害行為的程度與方式、被害人所受精神痛苦程度(是否影響日常生活、需就醫等)、兩造的身份地位、經濟能力,以及其他情狀(如兩造關係、加害人是否有悔意)等因素,來核定一個「相當之數額」。
Q: 如果我在職場遇到性騷擾,該向誰求助?
A: 您可以先向公司內部的人資部門、主管或性騷擾申訴處理單位提出申訴。若公司未妥善處理或您不願透過公司處理,也可以直接向地方政府的性騷擾防治委員會提出申訴。同時,若行為涉及犯罪,可考慮向警方報案或檢察官提起刑事告訴。
Q: 除了民事求償,性騷擾行為人還可能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A: 除了民事損害賠償,性騷擾行為人還可能面臨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方面,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可能對其處以罰鍰。刑事責任方面,若其行為構成《刑法》上的強制猥褻罪、性騷擾罪或《性騷擾防治法》中的性騷擾罪等,則會面臨刑事追訴。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商業信用受損怎麼辦?掌握法律武器捍衛您的企業名譽!
您的企業是否曾無故遭受不實謠言攻擊,導致客戶流失、訂單減少?當商業信用面臨惡意損害時,您絕非孤立無援。本文將深入剖析台灣法律如何保護您的企業信用,包括刑法、公平交易法與民法的相關條文,並透過實際案例,教您如何收集證據、採取法律行動,有效捍衛您的商業名譽與權益。
妨害信用罪纏身?被告家屬必懂的法律應對指南
當家人面臨「妨害信用罪」的指控,您是否感到無助與困惑?這篇文章將為被告家屬提供清晰的法律解析,從罪名構成、刑責、民事賠償到實務案例,助您理解案件走向,掌握應對策略,不再徬徨。
名譽權受損了?掌握關鍵證據,成功為自己討回公道!
被不實言論傷害名譽,卻不知道怎麼辦?這篇文章將為您解析台灣法律中名譽權侵害的構成要件與舉證責任,透過真實案例讓您了解提告的關鍵,並提供實用的證據蒐集建議,幫助您在訴訟中站穩腳步,爭取應有的賠償與權益。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