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擾後,學生被害人如何為自己爭取權益?
親愛的同學,如果你不幸遭遇性騷擾,心中一定充滿了困惑、恐懼,甚至是不知所措。你可能想問:「我能怎麼辦?法律能幫我嗎?我能得到什麼樣的賠償?」
別擔心,你不是孤單一人。台灣的法律為性騷擾被害人提供了保護與求償的途徑。這篇文章將以最白話的方式,帶你了解性騷擾民事求償的關鍵,讓你清楚自己的權利,勇敢為自己發聲。
法律怎麼說?了解你的求償依據
當性騷擾發生時,加害人不僅可能觸犯刑事法律,更需要為你所受的損害負起民事賠償責任。這主要依據以下幾條重要的法律:
-
《民法》第184條(侵權行為): 這條法律規定,如果有人故意或過失地侵害你的權利,就必須負起賠償責任。性騷擾行為會侵害你的身體自主權、人格權,甚至違反了特別保護你的《性騷擾防治法》,因此加害人必須賠償。
-
《民法》第195條(精神慰撫金): 這是性騷擾案件中,賠償「精神痛苦」最重要的依據。
《民法》第195條第1項:「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性騷擾常常會讓你感到身體不適、心理受創、隱私被侵犯,甚至影響到你的聲譽。即使這些痛苦無法用金錢衡量,法律也允許你請求一筆「相當的金額」來彌補,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慰撫金」。
-
《性騷擾防治法》第9條(損害賠償責任): 這條法律更直接地指出:「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它再次強調,性騷擾造成的身心痛苦,是可以請求精神慰撫金的。
-
《性騷擾防治法》第12條(權勢性騷擾之懲罰性賠償金): 如果性騷擾的加害人是利用職位、師長、醫生等「權勢」關係,對你進行性騷擾,法律對此有更嚴厲的規定。
《性騷擾防治法》第12條第3項:「依前二項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且屬權勢性騷擾者,法院並得因被害人之請求,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一倍至三倍之懲罰性賠償金。」 這表示,除了原本的賠償金,你還可以請求法院額外判決一到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目的是加重對惡意利用權勢者的懲罰,也更能嚇阻這類行為。
賠償金額怎麼算?看案例更明白
精神慰撫金沒有固定的計算公式,法院會綜合考量許多因素來決定「相當的金額」。這些因素包括:
- 雙方的身份、地位、經濟能力:加害人與被害人的社經背景會影響賠償金額的合理性。
- 性騷擾的嚴重程度與手段:例如,是言語、肢體接觸、次數多寡、持續時間、是否公開散佈等。
- 你所受的痛苦程度與影響:例如,是否因此罹患精神疾病(如憂鬱症、創傷後症候群)、是否影響學業或生活、人格尊嚴受損程度等。
- 其他情況:例如加害人的動機、事後態度,以及你與加害人的關係。
讓我們透過兩個匿名化的案例,來看看法院是如何判決的:
案例一:小雅的身體接觸與身心創傷
小雅在一次活動中,被一位不認識的男性多次不當觸碰身體,包括擁抱、拍背、摸腰、捏小腿等。這些行為讓小雅感到極度不適和恐懼。事後,小雅因此罹患了嚴重的精神功能性憂鬱症(創傷後症候群),不得不暫停學業,並長期接受心理治療。
法院在審理時,不僅考量了加害人實際的肢體接觸行為,更重視小雅因此產生的心理疾病和學業、生活上的影響。最終,法院判決加害人除了需賠償小雅的醫療費用、因休學造成的學費或打工收入損失外,還需支付高額的精神慰撫金,以彌補小雅所承受的巨大精神痛苦。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 如果性騷擾造成你實際的醫療支出或學業、打工損失,這些都可以納入求償範圍。而精神慰撫金會根據你身心受創的嚴重程度來決定,有就醫或心理諮商的紀錄將是重要證據。
案例二:小晴的網路夢魘與公開羞辱
小晴在一次社團活動中,被某位同學未經同意從後方抱住、觸碰隱私部位,更令人氣憤的是,對方竟將過程偷拍成影片上傳到網路,甚至在網路上公開炫耀、調侃小晴,讓小晴感到極度羞辱和痛苦,生活完全被影響。
法院在審理此案時,除了認定不當肢體接觸構成性騷擾,更嚴厲地譴責加害人將影片上傳網路、公開羞辱小晴的惡劣行為。法院認為這種行為讓被害人承受了更大的精神痛苦和名譽損害。因此,在判決精神慰撫金時,法院考量了加害人的惡意程度、行為的公開性,大幅提高了賠償金額。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 如果性騷擾行為涉及網路散佈、公開羞辱等,這些惡劣情節將會讓精神慰撫金的數額大幅提高,因為它對被害人的傷害更深遠。
學生被害人,你可以這樣做!
遭遇性騷擾後,以下是你應該知道的實用建議:
1. 立即保全證據
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任何能證明性騷擾發生的資料都彌足珍貴:
- 通訊紀錄:簡訊、LINE、電子郵件、社群軟體對話截圖、通話紀錄。
- 影像聲音:錄音、錄影、照片。
- 證人:是否有同學、朋友、老師目擊或知情?記下他們的聯絡方式。
- 醫療紀錄:如果因為性騷擾導致身心不適而就醫,請保留診斷證明、就醫收據、心理諮商紀錄。
- 學校申訴或調查紀錄:如果你已向學校申訴,相關的調查報告、會議紀錄都是重要證據。
- 其他:任何能證明你生活、學業受影響的資料,例如成績下滑、請假證明等。
2. 了解可以請求哪些賠償
- 財產上損害:例如,因性騷擾導致的醫療費用、心理諮商費用、因休學或無法打工造成的學費或收入損失,這些都需要有單據證明。
- 非財產上損害(精神慰撫金):這是彌補你精神痛苦的賠償。你可以根據自己受創的程度,參考類似案例的金額,提出一個合理的請求。
- 懲罰性賠償金:如果加害人是利用師長、教練、社團幹部等「權勢」對你性騷擾,務必向法院主張權勢性騷擾,請求法院酌定一到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
3. 留意時效問題
請求性騷擾的民事賠償,有時間限制!從你「知道」有損害及加害人是誰的時候開始算起,兩年內必須提出請求;即使你不知道,從性騷擾行為發生時算起,十年內也必須提出。務必把握時間,及早採取行動。
4. 保護自己的隱私
性騷擾案件涉及個人隱私,法律對被害人的保護非常重視。《性騷擾防治法》第13條明確規定,媒體或其他方法都不得公開或揭露被害人的姓名及其他足以識別身分的資訊,政府機關和法院所公示的文件也一樣。這表示你的身分會受到保護,不用擔心資訊被隨意洩露。
勇敢面對,你值得被保護
遭遇性騷擾,從來都不是你的錯。你所承受的痛苦,法律看見了,也提供了你尋求正義的途徑。請你勇敢面對,積極蒐集證據,並了解自己的權益。記住,你的身心健康與尊嚴是最重要的,法律會是你強而有力的後盾。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性騷擾的定義是什麼?
A: 根據《性騷擾防治法》第2條,性騷擾是指性侵害犯罪以外,違反他人意願且與性或性別有關的行為,並導致損害人格尊嚴、造成令人心生畏懼或敵意的情境,或是不當影響其學業、工作、生活等。簡單來說,只要是不舒服、與性有關且違反你意願的言行,都可能是性騷擾。
Q: 精神慰撫金的金額大概會落在多少?
A: 精神慰撫金的金額沒有固定標準,從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甚至更高。法院會綜合考量加害行為的嚴重程度(例如是否有肢體接觸、次數多寡)、你受到的精神痛苦程度(是否有就醫紀錄、對生活和學業的影響)、以及雙方的經濟能力等因素來決定一個「相當」的金額。證據越充分,越能證明你所受的痛苦,越有機會爭取到較高的金額。
Q: 我需要準備哪些證據才能請求賠償?
A: 你需要蒐集所有能證明性騷擾行為和損害的證據。這包括:訊息截圖(LINE、簡訊、社群軟體對話)、錄音、錄影、照片、目擊證人證詞、就醫診斷證明和收據(尤其是精神科或心理諮商)、學校性平會的申訴調查報告、以及任何能證明你因此事件而影響學業或生活的資料(如請假單、成績單等)。
Q: 權勢性騷擾會讓賠償金額更高嗎?
A: 是的。如果加害人是利用老師對學生、社團幹部對社員、或打工主管對員工等「權勢」關係進行性騷擾,根據《性騷擾防治法》第12條,法院可以依侵害情節,酌定一倍到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這表示除了原本的損害賠償,加害人還可能被判處額外的懲罰性賠償,以加重對權勢濫用者的制裁。
Q: 提起民事訴訟會很複雜嗎?我該怎麼進行?
A: 你可以選擇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如果性騷擾行為同時涉及刑事責任(例如強制猥褻),你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偵查或審理期間,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樣可以省下裁判費。雖然訴訟過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和精力,但只要證據齊全,並有充分準備,並不會過於複雜。許多資源可以幫助你。
Q: 提告會有時效限制嗎?
A: 有的。性騷擾的民事損害賠償請求權,從你「知道」有損害及加害人是誰的時候開始算起,兩年內必須提出。如果超過兩年你才知情,則從性騷擾行為發生時算起,十年內也必須提出。務必留意這些時效,以免喪失請求權。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企業名譽受損?掌握法律武器,保護您的事業信譽!
您的企業是否曾遭受不實謠言攻擊?本文深入解析台灣《刑法》妨害信用罪與誹謗罪的構成要件,並說明《民法》侵權行為的求償機制。透過真實案例與實務操作指引,教您如何分辨流言與事實、掌握「散布於眾」的界線,並提供預防策略與證據保全建議,助您全面保護企業聲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與損失。
信用受損怎麼辦?台灣法律權益與自保指南
當您的信用無故受損時,別慌張!這篇文章將深入淺出地解析台灣《刑法》妨害信用罪、誹謗罪及《公平交易法》的相關規定,透過生活化案例,教您如何辨識信用損害行為,並提供實用的法律概念與自保建議,幫助您捍衛自身權益。
名譽受損求償指南:公眾人物如何捍衛自身權益?
身為公眾人物,名譽是您的第二生命。當不實言論或惡意攻擊侵害您的名譽時,該如何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益?本文將深入淺出解析台灣名譽權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精神慰撫金的計算方式、回復名譽的途徑,並透過實際案例,提供您實用的法律自保與求償策略,讓您不再孤單面對網路霸凌與惡意誹謗。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