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虛擬貨幣涉案?網路犯罪被告必懂的法律自保術

虛擬貨幣涉案?網路犯罪被告必懂的法律自保術

律點通
2025-06-29
5分鐘
刑事網路詐騙洗錢防制
LINE

當您看到這篇文章時,或許正因虛擬貨幣相關的案件而感到焦慮與迷茫。網路世界瞬息萬變,虛擬資產的法律界線也常令人困惑。在台灣,虛擬貨幣交易並非法外之地,而是受到《洗錢防制法》等嚴格規範。了解這些法律,不僅能幫助您釐清自身處境,更能掌握應對策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與恐慌。本文將為您解析台灣虛擬貨幣的法律規範、常見陷阱,並透過實務案例,帶您看懂複雜的法律條文,助您在司法程序中更好地保護自己。

虛擬貨幣交易的法律紅線:您該知道的規範

台灣針對虛擬貨幣交易,主要透過《洗錢防制法》及其相關子法進行監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它明確定義了哪些是受規範的對象與行為。

什麼是虛擬通貨平台(VASP)和虛擬通貨?

《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第2條:

本辦法用詞,定義如下:一、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以下簡稱本事業):指為他人從事下列活動為業者。(一)虛擬通貨與新臺幣、外國貨幣及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發行之貨幣間之交換。(二)虛擬通貨間之交換。(三)進行虛擬通貨之移轉。(四)保管、管理虛擬通貨或提供相關管理工具。(五)參與及提供虛擬通貨發行或銷售之相關金融服務。二、虛擬通貨:指運用密碼學及分散式帳本技術或其他類似技術,表彰得以數位方式儲存、交換或移轉之價值,且用於支付或投資目的者。但不包括數位型式之新臺幣、外國貨幣及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發行之貨幣、有價證券及其他依法令發行之金融資產。

簡單來說,只要是提供虛擬貨幣買賣、交換、轉帳、保管或發行等服務的平台,都屬於「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受政府監管。而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就是這裡所指的「虛擬通貨」。

平台為何要查我的身分和資金?

VASP有嚴格的「確認客戶身分」(KYC)和「持續審查」義務,這是為了防範洗錢和資恐。這意味著平台會要求您提供身分證明、了解您的資金來源,並持續監控您的交易行為。特別是高風險客戶,平台會採取更嚴格的審查措施。

《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第5條:

本事業確認客戶身分措施,應包括對客戶身分之持續審查,並依下列規定辦理:...二、應對客戶業務關係中之交易進行詳細審視,以確保所進行之交易與客戶及其業務、風險相符,必要時並應瞭解其資金來源。三、應定期檢視其辨識客戶及實質受益人身分所取得之資訊是否足夠,並確保該等資訊之更新,特別是高風險客戶,應至少每年檢視一次。

這條文規定了VASP要持續審查客戶身分,並審視您的交易是否合理。如果您的交易金額大、頻繁,或者來自高風險地區,平台會對您進行更嚴格的審查,甚至要求您提供資金來源證明。

風險基礎方法:為何有些交易被查得更嚴?

平台會根據「風險基礎方法」來決定審查的嚴格程度。如果您被認定為「高風險」客戶(例如交易金額大、涉及高風險國家或地區),平台會採取強化措施,例如需要高階主管同意,並深入了解您的財富和資金來源。這並非針對您個人,而是法律要求平台必須這麼做,以集中資源防範真正的犯罪風險。

虛擬貨幣投資中的詐騙與多層次傳銷陷阱

在虛擬貨幣領域,除了洗錢防制,另一大風險就是投資詐騙,特別是涉及「非法多層次傳銷」(俗稱老鼠會)的案件。了解合法與非法的界線至關重要。

合法與非法多層次傳銷的界線

《多層次傳銷管理法》第18條:

多層次傳銷事業應以合理市價推廣、銷售商品或服務,並不得以介紹他人參加為主要收入來源。

這條是判斷「非法多層次傳銷」的關鍵。合法的多層次傳銷是透過銷售商品或服務來賺錢,但如果您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不斷拉人加入,而非實際的產品或服務銷售,那就可能觸犯法律,甚至涉及刑事責任。

案例解析:高額利息與「智能狗」的迷思

想像一下,一位投資人小陳,被朋友阿明介紹了一個宣稱能透過「AI智能狗」自動操作虛擬貨幣、每月穩賺高額利息的平台。平台還設有介紹獎金制度,鼓勵大家拉朋友加入。小陳心動投入大筆虛擬貨幣,起初看得到帳面收益,但不久後平台突然無法提領,資金血本無歸。小陳報警,檢察官以「非法多層次傳銷」罪名起訴了阿明。

然而,法院最終判決阿明無罪。為什麼呢?法院認為,檢察官未能證明這個「AI智能狗」是假的,也無法證明阿明的收入主要是來自於「拉人頭」,而非平台宣稱的「智能交易利潤」或「銷售佣金」。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在虛擬貨幣相關的投資詐騙案中,判斷是否構成犯罪,關鍵在於檢察官能否證明其宣稱的「服務」或「商品」是虛假的,以及參與者的收入來源是否主要來自於「拉人頭」。

我該怎麼辦?給網路犯罪被告的實用建議

  • 保持冷靜,釐清事實:仔細回想案發經過,整理所有相關資訊,包括交易紀錄、對話截圖、匯款證明、平台資訊等。釐清您在事件中的角色,以及您的行為是否構成法律所定義的「犯罪行為」。
  • 了解指控,評估風險:檢察官是以什麼罪名起訴您?例如:詐欺、洗錢、非法多層次傳銷?了解這些罪名的構成要件與可能刑責,評估您可能面臨的風險。
  • 積極配合,保留證據:在偵查或審判過程中,積極配合檢警調的詢問,但務必謹慎回答,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您所提供的任何資料都可能成為證據,確保其真實性。同時,主動提供對您有利的證據。

結論:掌握法律,保護自己

虛擬貨幣的發展日新月異,相關法律規範也持續演進。對於身處網路犯罪漩渦中的您,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積極面對。理解《洗錢防制法》對虛擬貨幣交易的監管要求,以及《多層次傳銷管理法》對合法與非法傳銷的界定,將是您保護自身權益的基石。記住,法律程序複雜,但清晰的思路和充分的準備,將幫助您更好地應對挑戰。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您在迷霧中點亮一盞燈,讓您對未來有更明確的方向。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只是把帳戶借給朋友操作虛擬貨幣,這樣會構成犯罪嗎?

A: 即使您只是「借出」帳戶,如果該帳戶被用於洗錢、詐欺等不法用途,您仍可能被視為共犯或幫助犯。根據《洗錢防制法》規定,金融機構及虛擬通貨平台都有義務確認客戶身分及監控交易。若您的帳戶涉及異常資金流動,您可能會被警方傳喚調查,甚至被依洗錢罪起訴。因此,務必謹慎管理您的帳戶,切勿輕易借給他人使用。

Q: 我投資的虛擬貨幣平台倒閉了,我該怎麼辦?

A: 首先,請立即收集所有相關證據,包括交易紀錄、匯款證明、平台宣傳資料、與平台或介紹人的對話紀錄等。其次,評估平台倒閉的原因,是否涉及詐欺、非法吸金或多層次傳銷。您可以考慮向警方報案,同時向公平交易委員會申訴(若涉及多層次傳銷),或尋求民事求償。保留證據是您維權的關鍵。

Q: 什麼情況下,我會被認定為「高風險客戶」?

A: 虛擬通貨平台會根據您的交易行為、資金來源、國籍或居住地等因素來判斷風險。常見的「高風險」情況包括:交易金額異常龐大、交易頻率過高、資金來源不明、與被國際組織列為洗錢或資恐高風險國家/地區的實體進行交易、或涉及政治人物等。一旦被認定為高風險,平台會加強審查,要求更多資訊。

Q: 我被指控參與非法多層次傳銷,但我覺得我只是在分享好的投資機會,該怎麼辦?

A: 關鍵在於您的收入來源是否「主要」來自於介紹他人參加,而非實際的商品或服務銷售。如果您能證明您的收入是來自於實質的交易利潤、商品銷售佣金,且平台有真實的業務運作,而非單純的拉人頭,這將對您的辯護非常有利。務必收集所有能證明業務真實性及收入來源合法性的證據,例如交易明細、服務協議等。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