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業者,您是否正為法律問題所困?
身為區塊鏈業者,您是否曾因突如其來的法律問題而感到焦慮不安?在台灣,虛擬資產領域的法規正迅速發展,從洗錢防制到詐欺犯罪,業者面臨的合規挑戰日益嚴峻。一旦不慎捲入訴訟,不僅事業可能受損,甚至個人自由也可能受到限制。別擔心,律點通將為您深入剖析台灣虛擬資產服務商(VASP)的法遵義務,透過真實案例,讓您了解法院如何看待虛擬貨幣交易,並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助您在法律迷霧中找到方向,降低風險。
台灣VASP的關鍵法遵義務
虛擬資產服務商(VASP)在台灣的法遵義務,主要圍繞洗錢防制、打擊資恐,並延伸至防制詐欺犯罪。以下是您必須掌握的核心法規要點:
1. 強制性洗錢防制登記:合法經營的第一步
所有在台灣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的業者,都必須完成洗錢防制登記。這是合法經營的強制性前置程序,未完成登記者,不得提供服務。對於境外業者,更要求其先依《公司法》完成公司或分公司設立登記。
《洗錢防制法》第6條:「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第三方支付服務之事業或人員未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完成洗錢防制、服務能量登記或登錄者,不得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第三方支付服務。境外設立之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第三方支付服務之事業或人員非依公司法辦理公司或分公司設立登記,並完成洗錢防制、服務能量登記或登錄者,不得在我國境內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第三方支付服務。」
請務必注意,《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事業或人員洗錢防制登記辦法》第30條設有過渡期規定,若您在2025年3月31日前未向金管會辦理登記,或在2025年9月30日前未完成登記,將喪失繼續經營業務的資格。
2. 嚴格的交易持續監控與異常申報:防堵不法金流
日常營運中,VASP有義務對客戶交易進行持續監控。這要求您建立一套基於「風險基礎方法」(Risk-Based Approach, RBA)的交易監控政策與程序,並對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進行檢視、記錄,並在核定後兩個營業日內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對於重大緊急案件,更要求立即申報。
《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第12條:「本事業對客戶交易之持續監控,應依下列規定辦理:一、應依據風險基礎方法,建立交易監控政策與程序,並得利用資訊系統輔助發現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其交易監控政策與程序應定期檢討之。二、前款交易監控政策及程序,至少應包括完整之監控態樣、參數設定、金額門檻、預警案件與監控作業之執行程序與監控案件之檢視程序及申報標準,並將其書面化。三、執行交易監控之情形應予記錄,並依第 十條規定之期限進行保存。本事業對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之申報,應依下列規定辦理:一、對於符合依前項第二款規定所定之監控態樣或其他異常情形,應儘速完成是否為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之檢視,並留存紀錄。二、對於經檢視屬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者,不論交易金額多寡,均應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申報格式簽報,並於專責人員核定後立即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核定後之申報期限不得逾二個營業日。交易未完成者,亦同。三、對屬明顯重大緊急之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案件之申報,應立即以傳真或其他可行方式儘速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四、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資料及相關紀錄憑證之保存,應依第 十條規定辦理。」
3. 防制詐欺犯罪:識別異常帳號
除了洗錢防制,VASP對防制詐欺犯罪也有明確義務。對於疑似涉及詐欺犯罪的異常虛擬資產帳號,您應加強確認客戶身分,並採取持續審查措施,例如取得高階管理人員同意、了解客戶財富及資金來源(實質來源)等。
4. 內部控制與資訊安全:穩固營運基礎
《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事業或人員洗錢防制登記辦法》第10條及第12條要求VASP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營運持續性政策及適當的資訊安全管理制度,確保資訊系統穩定安全、資料正確性與隱密性,並配置充足資安人員。這些都是有效防範不法活動的基石。
實務案例分析:場外交易的陷阱與「不確定故意」
在台灣的司法實務中,我們曾見過這樣的案例:有虛擬貨幣業者為了賺取價差,在未對交易對象進行嚴格身分驗證(KYC)的情況下,頻繁進行大額的場外交易(OTC)。當這些資金被查出是詐騙集團的贓款時,即使業者聲稱對資金來源毫不知情,法院仍可能根據其「未採取任何防範風險措施」,或「未對買家身份進行驗證」等疏失,認定其具有洗錢的「不確定故意」。
這意味著,即使您不是主動參與詐騙,但只要未能盡到VASP應有的法遵義務,例如KYC、交易監控、紀錄保存等,就可能被視為洗錢共犯,面臨刑事責任,甚至相關資產也可能被依法沒收。這類判決一再提醒所有業者,合規絕非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法律責任。
區塊鏈業者實務操作指引
為確保您的事業合法合規,並降低法律風險,請務必遵循以下指引:
- 強制性登記與期限遵守:
- 務必依規定向金管會完成洗錢防制登記,特別注意2025年3月31日及9月30日的期限,避免喪失經營資格。
- 境外業者欲在台灣提供服務,必須先依《公司法》辦理公司或分公司設立登記。
- 建立完善的客戶身分確認 (KYC) 機制:
- 在建立業務往來關係前,對客戶進行嚴格的身分驗證,包括個人或法人身分、實質受益人等。
- 對於高風險客戶或交易,應採取加強客戶審查措施,如取得高階管理人員同意、了解客戶財富及資金來源。
- 避免與無法進行身分驗證的對象進行交易,尤其應警惕場外交易的匿名性風險。
- 實施有效的交易監控與異常申報:
- 依據風險基礎方法,建立並定期檢討交易監控政策與程序,涵蓋完整的監控態樣、參數設定、金額門檻等。
- 利用資訊系統輔助發現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並對異常情形迅速檢視並留存紀錄。
- 一旦確認為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不論金額大小,應在核定後兩個營業日內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重大緊急案件應立即申報。
- 健全內部控制與資訊安全管理:
- 建立符合法令、章程及同業公會自律規範的內部控制制度,確保所提供虛擬資產的適法性。
- 建立適當的資訊安全管理制度,確保資訊系統穩定、安全,並保障資料的可得性、正確性、隱密性及安全性。
- 風險提醒與預防措施:
- 避免成為洗錢工具:虛擬貨幣交易的匿名性使其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業者應時刻警惕,避免因疏忽或為賺取微薄利潤而淪為洗錢共犯。
- 保存完整交易紀錄:所有的客戶身分資料、交易明細、監控紀錄及申報文件均應妥善保存,以備查核。
- 持續法遵教育:定期對員工進行洗錢防制、詐欺防制及資訊安全相關的教育訓練,提升全體人員的法遵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
結語
在台灣虛擬資產監管日益完善的趨勢下,區塊鏈業者面臨的法律挑戰與日俱增。然而,只要您能主動了解並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機制,就能大幅降低法律風險,確保事業的永續發展。合規不僅是義務,更是保護您與公司資產的關鍵防線。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什麼是虛擬資產服務商(VASP)的洗錢防制登記,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A: 洗錢防制登記是台灣政府要求所有提供虛擬資產服務的業者(VASP)必須完成的強制性程序。這項登記旨在將虛擬資產活動納入監管框架,有效防範洗錢及資恐風險。若未完成登記,依據《洗錢防制法》第6條,業者將不得合法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並可能面臨刑事處罰,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因此,這是您在台灣合法經營的基石。
Q: 法院在判斷洗錢罪時,如何認定業者的『不確定故意』?我聲稱不知情有用嗎?
A: 在虛擬貨幣相關的洗錢案件中,即使業者辯稱不知情,法院仍可能從其行為中推斷出『不確定故意』。例如,若您未對交易對象進行嚴格的客戶身分驗證(KYC),或未採取任何防範風險措施,就與不明對象進行場外交易(OTC),法院會認為您至少預見到交易可能涉及不法資金,卻仍接受,因此構成不確定故意。法院實務強調,業者應主動建立並執行嚴格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機制,否則『不知情』的辯詞難以被採信。
Q: 作為VASP,我必須採取哪些關鍵的客戶身分確認(KYC)和交易監控措施?
A: 您必須在建立業務往來關係前,對客戶進行嚴格的身分驗證,包括個人或法人身分、實質受益人等。對於高風險客戶或交易,應採取加強客戶審查措施,例如取得高階管理人員同意、了解客戶財富及資金來源(實質來源)。在交易監控方面,您應建立基於風險基礎方法的監控政策與程序,利用資訊系統輔助發現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並對異常情形迅速檢視、留存紀錄,並在核定後兩個營業日內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
Q: 場外交易(OTC)在法律上存在哪些風險?我該如何避免?
A: 場外交易(OTC)由於其匿名性高、缺乏透明度,且常涉及未經身分驗證的交易對象,被法院實務認定為具高度洗錢風險的交易模式。為避免風險,您應避免與無法進行身分驗證的對象進行交易,並對所有交易對象進行嚴格的KYC。即使是個人進行OTC,也應要求對方提供身分證明並留存交易紀錄,並對異常交易保持警惕,避免因賺取價差而捲入洗錢犯罪。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信用受損怎麼辦?台灣法律權益與自保指南
當您的信用無故受損時,別慌張!這篇文章將深入淺出地解析台灣《刑法》妨害信用罪、誹謗罪及《公平交易法》的相關規定,透過生活化案例,教您如何辨識信用損害行為,並提供實用的法律概念與自保建議,幫助您捍衛自身權益。
家人被控妨害信用?掌握法律關鍵,守護家人權益!
當家人面臨妨害信用案件,您是否感到無助與焦慮?這篇文章將為被告家屬深入解析台灣妨害信用相關法律,透過生活化案例,幫助您理解案件構成要件、法院實務認定標準,並提供實用建議,讓您能更從容地應對挑戰,成為家人最堅實的後盾。
名譽權受損了?掌握關鍵證據,成功為自己討回公道!
被不實言論傷害名譽,卻不知道怎麼辦?這篇文章將為您解析台灣法律中名譽權侵害的構成要件與舉證責任,透過真實案例讓您了解提告的關鍵,並提供實用的證據蒐集建議,幫助您在訴訟中站穩腳步,爭取應有的賠償與權益。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