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帳戶借人恐涉洗錢?新法上路,你該懂的自保之道

帳戶借人恐涉洗錢?新法上路,你該懂的自保之道

律點通
2025-06-25
5分鐘
刑事洗錢防制金融詐欺
LINE

帳戶借人恐涉洗錢?新法上路,你該懂的自保之道

各位大哥,您是否曾聽過「帳戶借人沒關係,反正我沒做壞事」這種說法?或是因為人情、薪資轉帳、甚至只是想賺點外快,就把自己的銀行帳戶或提款卡交給別人使用?請注意,現在這種觀念可是大錯特錯!隨著《洗錢防制法》的修訂,即使您沒有任何詐騙的意圖,只要「無正當理由」將帳戶提供給他人使用,就可能直接觸犯法律,面臨刑事責任,讓您無端捲入洗錢風暴。

借出帳戶的風險:新法規定的紅線

過去,許多人頭帳戶的提供者,常以「不知道」、「被騙了」來規避責任。但現在,法律已經明確劃出紅線。

《洗錢防制法》第 22 條 (原第15-2條) 清楚規定:

「任何人不得將自己或他人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之帳戶、向提供虛擬資產服務或第三方支付服務之事業或人員申請之帳號交付、提供予他人使用。但符合一般商業、金融交易習慣,或基於親友間信賴關係或其他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

這條文的意思很簡單:除非有「正當理由」,否則您不能把自己的銀行帳戶或虛擬帳號交給別人用。 什麼是「正當理由」呢?法律舉例像是正常的商業交易、金融往來,或是親友間基於信任關係的合理使用。但請注意,如果對方說要借您的帳戶來「跑帳」、「代收貨款」、「薪資轉匯」等,而您又無法清楚說明其合理性,這很可能就不屬於「正當理由」了。即便您主觀上沒有幫助詐騙或洗錢的故意,只要客觀上「無正當理由」提供帳戶,就可能構成犯罪,這就是新法的嚴格之處。

案例故事:老王誤信朋友,帳戶成犯罪工具

老王最近手頭有點緊,聽朋友說只要提供銀行帳戶給公司跑帳,就能輕鬆賺筆外快,他想說反正只是借用一下,又不是詐騙,應該沒關係吧?沒想到,這筆外快沒賺到,反而讓自己成了法院的被告。法官認定老王「無正當理由」交付帳戶,即使他聲稱不知情,也無法脫罪。這說明了,法律對帳戶的管制越來越嚴格,別以為「不知者無罪」,一旦帳戶被用於不法,您就可能成為共犯。

銀行為什麼問東問西?防洗錢的眉角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到銀行提領大筆現金,行員問東問西,甚至要您解釋這筆錢的用途?您可能覺得隱私被侵犯,或是不耐煩,但其實,這都是銀行在遵守法律規定,進行「洗錢防制」的工作,這也是為了保護您也保護社會。

金融機構在防制洗錢上,有幾項重要的義務:

  • 確認客戶身分 (CDD): 銀行在您開戶時,必須仔細核對您的身分資料,並了解您的資金來源和交易目的。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會持續審查,特別是當您的交易模式出現異常時。
  • 持續監控: 銀行會利用資訊系統,持續監控您的帳戶和交易活動,尋找任何可疑的模式。例如,如果您的帳戶突然出現大量不明匯入款項,或頻繁進行大額現金交易,銀行就可能啟動調查。
  • 大額通貨交易申報 (CTR): 根據《金融機構防制洗錢辦法》第 13 條規定,如果您單筆現金交易(收付或換鈔)金額達到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銀行就必須確認您的身分,並將這筆交易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這也是為什麼您提領大筆現金時,行員會特別詢問並記錄。

案例故事:銀行行員的「多管閒事」

陳先生到銀行提領超過一百五十萬元的現金,行員依照規定詢問用途,並要求確認提領人是否為帳戶本人。陳先生覺得行員「多管閒事」,但其實,銀行這麼做是為了履行《洗錢防制法》的義務。如果銀行沒有確實記錄提領人身分,一旦這筆錢被用於不法,銀行也可能面臨懲處。所以,當銀行對您的交易提出疑問時,請多點耐心,他們只是在依法行事,這也是為了確保金融交易的透明與安全。

保護自己,遠離洗錢風險的實用建議

面對日益嚴峻的洗錢防制法規,作為一般民眾,特別是中年男性,如何保護自己,避免無端捲入法律糾紛呢?

  • 自己的帳戶自己管: 這是最重要的原則!無論是銀行帳戶、提款卡、網路銀行密碼,絕不能隨意借給他人使用。就算是親友,也要確認其用途合法且正當。
  • 警惕「高報酬」陷阱: 任何宣稱「輕鬆賺大錢」、「免工作高薪」卻要求您提供帳戶的機會,都可能是詐騙或洗錢的陷阱。務必提高警覺,多方查證。
  • 了解銀行問話目的: 當銀行詢問您的交易目的、資金來源時,請耐心配合並提供真實資訊。這是銀行在履行法定義務,也是在保護您的帳戶安全。
  • 定期檢查帳戶: 養成定期查看銀行帳戶明細的習慣,一旦發現不明或異常交易,應立即向銀行查詢並報警處理。
  • 不隨意點擊不明連結: 詐騙集團常利用簡訊或電子郵件發送釣魚連結,誘騙您輸入銀行帳號密碼。務必確認連結來源,保護個人資料。

結論:知法守法,才能安穩生活

洗錢防制法規的趨嚴,是為了打擊日益猖獗的金融犯罪。對於我們一般民眾而言,這意味著要對自己的銀行帳戶負起更大的責任。別讓一時的輕忽或貪念,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麻煩。記住,保護好自己的帳戶,就是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和清白。知法守法,才能讓您的生活更加安穩。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把銀行帳戶借給朋友收款,但朋友說錢是合法的,這樣會有事嗎?

A: 即便您的朋友聲稱款項合法,只要您「無正當理由」將帳戶提供給他人使用,就可能觸犯《洗錢防制法》第22條的「無正當理由交付帳戶罪」。法律的認定重點在於您交付帳戶的行為是否具備正當性,而非您是否知道朋友的錢是否合法。建議您立即停止此行為,並與銀行確認帳戶狀況,若有疑慮應主動向警方諮詢。

Q: 銀行問我大筆現金的來源和用途,我一定要說嗎?這不是侵犯隱私嗎?

A: 是的,您應該配合說明。根據《金融機構防制洗錢辦法》第13條,銀行對達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的通貨交易,有義務確認客戶身分並了解交易目的。這不是侵犯您的隱私,而是銀行履行洗錢防制義務的必要程序。您的配合有助於銀行判斷交易的合法性,同時也能保護您的帳戶不被不法利用。若您拒絕說明,銀行可能會拒絕您的交易,甚至將您的帳戶列為可疑對象。

Q: 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可以幫我代辦貸款,但需要我提供存摺和提款卡,這是真的嗎?

A: 這極有可能是詐騙!正規的貸款機構不會要求您提供存摺和提款卡來辦理貸款。這些要求往往是詐騙集團為了取得您的帳戶,將其作為人頭帳戶進行洗錢活動。一旦您提供這些資料,您的帳戶就會被不法分子利用,您也將成為《洗錢防制法》下的被告。請務必提高警覺,切勿相信此類代辦,應循正規金融機構管道辦理貸款。

Q: 如果我的帳戶不小心被詐騙集團利用,我該怎麼辦?

A: 一旦發現帳戶被詐騙集團利用,請務必立即採取行動: 1. 立即報警: 攜帶身分證件、存摺、提款卡等相關資料,前往最近的警察局報案,並取得報案三聯單。 2. 通知銀行: 立即聯繫您的銀行,告知帳戶被盜用或被詐騙集團利用,要求銀行進行止付、警示帳戶的處理。 3. 保留證據: 盡可能保留所有與詐騙集團的對話紀錄、匯款紀錄等證據,以便警方調查。 越早處理,越能降低損失和法律風險。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