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帳戶凍結怎麼辦?警示帳戶解除全攻略

帳戶凍結怎麼辦?警示帳戶解除全攻略

律點通
2025-06-27
5分鐘
刑事刑事法律金融法規
LINE

帳戶突然被凍結?別慌!人頭帳戶被告必讀的解除指南

您是否正為銀行帳戶突然無法使用而焦慮?一覺醒來,發現辛苦賺來的錢被鎖在帳戶裡,無法提領、轉帳,甚至連薪水都進不來?這種突如其來的狀況,往往是帳戶被列為「警示帳戶」或遭到「司法扣押」所致。對於無辜被牽連為「人頭帳戶被告」的朋友們,這不僅影響生活,更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別擔心!律點通理解您的困境。這篇文章將為您深入淺出地解析警示帳戶的來龍去脈,並教您如何正確區分「警示帳戶」與「司法扣押」,最重要的是,提供您實用的解除步驟,讓您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爭取早日恢復帳戶的正常使用。

什麼是「警示帳戶」?我的帳戶為什麼會被凍結?

當您聽到「警示帳戶」這個詞,通常代表您的銀行帳戶因為涉嫌詐騙、洗錢或其他不法活動,被司法警察機關(例如:各地警察局)、檢察署或法院通報,要求金融機構暫停其所有交易功能。目的在於阻斷犯罪金流,防止不法所得被移轉或隱匿。

根據 《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第3條第1款規定:

「法院、檢察署或司法警察機關為偵辦刑事案件需要,得通報銀行將特定存款帳戶列為警示帳戶。」

這表示,只要司法機關認為您的帳戶與某個刑事案件有關,就有權通報銀行將其列為警示帳戶。一旦被列為警示,您的帳戶將形同「癱瘓」,匯入款項會被退回,您也無法進行任何提領或轉帳操作。

搞懂關鍵差異:警示帳戶 v.s. 司法扣押

許多人會混淆「警示帳戶」和「司法扣押」,但這兩者在法律性質、目的和解除方式上,有著天壤之別!釐清這一點,是您成功解除帳戶限制的關鍵第一步。

特性 \ 類型警示帳戶 (Warning Account)司法扣押 (Seizure)
法律性質行政管理措施刑事訴訟強制處分
目的阻斷不法金流,防制詐騙洗錢保全證據,預防犯罪所得被移轉或沒收
發動機關司法警察機關、檢察署或法院通報銀行執行法院或檢察官直接發動
解除方式原通報機關通報解除,或警示期限屆滿發布扣押命令的法院或檢察官裁定/命令解除
主要法源《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刑事訴訟法》

這兩種限制的解除途徑完全不同。錯誤地向不對的機關申請,只會讓您白忙一場!

警示帳戶的解除依據

針對警示帳戶的解除, 《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第10條明確指出:

「警示帳戶嗣後應依原通報機關之通報,或警示期限屆滿,銀行方得解除該等帳戶之限制。」

這條文告訴我們,解除警示帳戶只有兩種主要途徑:

  1. 原通報機關通報解除:這是最常見的方式。通常發生在案件偵查終結,例如檢察官認定您無涉案情,做出不起訴處分或緩起訴處分後,會發函通知原通報機關及銀行解除警示。
  2. 警示期限屆滿:警示帳戶的警示期限最長為二年。若期滿後,原通報機關沒有申請延長,銀行便會自動解除警示。但請注意,若案件仍在偵辦中,警示期限仍可能被延長。

司法扣押的解除依據

若您的帳戶是遭到司法扣押,則解除的法源是 《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第1項

「扣押物若無留存之必要者,不待案件終結,應以法院之裁定或檢察官命令發還之;其係贓物而無第三人主張權利者,應發還被害人。」

這表示,司法扣押的解除權限在於發布扣押命令的法院或檢察官。當他們認為被扣押的財產已無留存必要時,就會命令發還。

實務案例:釐清解除權限,避免白跑一趟

以下兩個真實案例,能幫助您更具體理解「警示帳戶」與「司法扣押」在解除上的差異:

案例一:警示帳戶,法院無權直接解除

小陳因為涉嫌詐欺案件,他的銀行帳戶被花蓮某警察局通報列為「警示帳戶」。小陳心急如焚,直接向法院聲請解除警示。然而,法院駁回了他的聲請。法院指出,警示帳戶的列管與刑事訴訟法上的扣押不同,法院無權直接命令銀行解除警示帳戶。小陳應該向原通報的警察機關申請解除,因為只有原通報機關才有權通報銀行解除警示。

啟示:如果您的帳戶是「警示帳戶」,請務必找對機關!法院通常無法直接幫您解除,您必須聯繫當初通報的警察局或檢察署。

案例二:司法扣押,法院有權解除

王先生因涉及一樁貪污案件,他的銀行帳戶被檢察署下令「扣押」。王先生認為帳戶內的錢與案件無關,於是向法院聲請撤銷扣押。法院審查後,確認該帳戶的款項確實與本案案情無關,已無繼續扣押的必要,因此裁定解除對王先生帳戶的凍結和禁止處分。

啟示:如果您的帳戶是因「司法扣押」而被限制,您可以向發布扣押命令的法院或檢察署聲請解除。法院或檢察官會根據案件情況判斷是否解除扣押。

帳戶被凍結了,我該怎麼辦?實用操作指引

面對帳戶被凍結的困境,請按照以下步驟來處理:

  1. 第一步:確認帳戶被限制的原因與機關
  • 立即聯繫您的開戶銀行,詢問帳戶被列為警示帳戶或遭到扣押的具體原因,以及是哪個司法警察機關、檢察署或法院通報或發布命令的。這是您採取下一步行動的基礎。
  1. 第二步:釐清是「警示帳戶」還是「司法扣押」
  • 根據銀行提供資訊,判斷您的帳戶是被「警示」還是被「扣押」。如果銀行告知是「警示帳戶」,則您需向原通報機關申請;如果是「扣押命令」,則需向發布命令的法院或檢察署聲請。
  1. 第三步:採取正確的解除行動
  • 如果是「警示帳戶」
  • 請主動聯繫原通報的司法警察機關或檢察署。您可以透過電話詢問案件進度,並準備書面申請,說明您已獲得不起訴處分、判決無罪確定,或案件已偵查終結等情況,請求他們發函通知銀行解除警示。
  • 應備文件:不起訴處分書、判決書、結案證明等相關法律文件影本,以及您的身分證件影本。
  • 如果是「司法扣押」
  • 請聯繫發布扣押命令的法院或檢察署。您可以具狀聲請解除扣押,說明該款項與案件無關,或已無扣押必要等理由。
  • 應備文件:扣押命令文件、相關財產證明、以及足以證明款項與案件無關的證據資料。
  1. 第四步:耐心等待並持續追蹤
  • 帳戶解除限制的程序可能需要時間。司法機關需要審查您的申請和案件進度。建議您保持與承辦單位(無論是警察局、檢察署或法院)的聯繫,適時詢問案件進度。

結論:掌握資訊,積極應對

面對帳戶被凍結的困境,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並掌握正確的法律資訊。務必釐清您的帳戶是被「警示」還是被「扣押」,因為這直接決定了您應該向哪個機關提出申請。積極配合司法調查,並在適當時機提出解除申請,是您重拾帳戶使用權的唯一途徑。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怎麼知道我的帳戶是被「警示」還是被「扣押」了?

A: 您可以先聯繫您的開戶銀行查詢。銀行會告知您帳戶被限制的原因,以及是哪個單位(例如:某某警察局、某某地檢署或法院)通報的。如果是警示帳戶,通常會提到是「警示帳戶」;如果是扣押,銀行會說明是依據法院或檢察署的「扣押命令」辦理。

Q: 如果我確定自己是清白的,帳戶什麼時候才能解除警示?

A: 如果您是清白的,最常見的解除方式是等案件偵查終結,檢察官做出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這時,檢察署會發函通知原通報機關及銀行解除警示。若案件進入審判,法院判決您無罪確定,也會通知解除。此外,警示帳戶有最長兩年的期限,若期滿未續報,銀行也會自動解除。

Q: 解除警示帳戶的程序通常需要多久時間?

A: 這個時間長短很難一概而論,因為它取決於案件的偵辦進度。從您被列為警示帳戶到案件偵查終結,可能需要數月甚至一年以上。一旦檢察官做出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後續的解除行政流程通常會在數週內完成。建議您保持與承辦偵查機關的聯繫,了解案件進度。

Q: 我的帳戶被警示後,裡面的錢還能拿回來嗎?

A: 警示帳戶的目的是暫停所有交易功能,防止金流移動。帳戶裡的錢通常會被凍結,無法提領或轉出。若案件偵查後認定您無涉案,或款項與不法無關,檢察官會通知解除警示,您就可以恢復帳戶正常使用並提領款項。但若款項被認定是犯罪所得,則可能被沒收或發還給被害人。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