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帳戶凍結自救:詐騙受害者的法律指南

帳戶凍結自救:詐騙受害者的法律指南

律點通
2025-06-29
5分鐘
刑事詐欺犯罪財產保全
LINE

當您發現自己的銀行帳戶突然無法使用,甚至被標示為「警示帳戶」或「凍結」時,那種焦慮、無助的感覺,我們完全理解。尤其當這一切都與詐騙相關,您明明是被害人,卻可能因此受到牽連,生活步調大亂。別擔心,「律點通」在這裡,將帶您一步步釐清帳戶凍結的原因、背後的法律依據,並提供您具體的自救方法,幫助您找回財產的掌控權。

帳戶凍結的種類與法律依據

在台灣,帳戶凍結主要有幾種情況,它們的性質和解除方式都不同:

警示帳戶:當心!您的帳戶可能被詐騙集團利用了

警示帳戶是最常見的凍結類型之一。當法院、檢察署或警察機關在偵辦刑事案件(特別是詐欺、洗錢案)時,發現有特定帳戶涉案,就會通報銀行將其列為警示帳戶。一旦被列為警示,您的帳戶所有交易功能會立刻停止,匯入的款項也會直接退回。

《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第3條第1款:「法院、檢察署或司法警察機關為偵辦刑事案件需要,得通報銀行將特定存款帳戶列為警示帳戶。」

這表示,警示帳戶的目的是為了阻斷犯罪金流,保護更多潛在被害人。

扣押或禁止處分:司法機關的強制力

這類凍結通常由檢察官或法院發出,目的是為了保全犯罪證據,或是預防不法所得被移轉,以便將來可以沒收。這種凍結不只針對存款,也可能擴及其他財產。

《刑事訴訟法》第133條第1項:「可為證據或得沒收之物,得扣押之。」

簡單來說,如果您的帳戶被懷疑是犯罪所得的流向,或與犯罪行為有直接關聯,就可能被扣押。

銀行自主管理:銀行保護您的帳戶安全

除了司法機關的介入,銀行本身也有責任監控帳戶交易。如果銀行發現您的帳戶有「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的交易行為,基於其善良管理人責任,銀行可以自行暫停帳戶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銀行法》第45條之2第2項:「銀行對存款帳戶應負善良管理人責任。對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之存款帳戶,得予暫停存入或提領、匯出款項。」

這種情況下,銀行是為了保護您的帳戶安全,避免您成為詐騙的工具或受害者。

無罪推定原則:在法律面前,您是清白的

當您的帳戶被凍結,甚至被捲入刑事案件時,請記住「無罪推定原則」。這是一項重要的法律保障,意味著在法院判決您有罪之前,您都應該被推定為無罪。檢察官必須提出足夠的證據來證明您有罪,如果證據不足或有合理懷疑,法院就應該判決無罪。

《刑事訴訟法》第301條第1項:「不能證明被告犯罪或其行為不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

這原則在您證明清白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帳戶凍結的真實案例解析

了解了帳戶凍結的類型,我們來看幾個貼近您生活的情境,透過實際案例來理解:

案例一:我只是借帳戶給朋友,卻被當成詐騙共犯?

情境故事: 小陳因為朋友阿豪帳戶被凍結,一時心軟借出自己的帳戶讓阿豪收款。沒想到,這筆錢竟然是詐騙集團的贓款!小陳的帳戶因此被列為警示帳戶,他也被檢察官起訴詐欺和洗錢罪。小陳既無辜又無助,他真的不知道阿豪會拿去做壞事。

法院怎麼說: 法院在審理時,會仔細檢視所有證據。即使小陳知道阿豪帳戶被凍結或經濟狀況不佳,法院仍會認為,單憑這些不足以證明小陳就知道阿豪會拿他的帳戶去詐騙。法院還會考量匯款金額是否巨大、小陳的行為模式是否像詐騙集團的車手等。最終,如果沒有其他確鑿證據證明小陳有參與詐騙的意圖,法院會判決他無罪。

給您的啟示: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單純出借帳戶,即使帳戶被利用,只要您能證明自己真的不知情且沒有參與犯罪意圖,法律會保護您的清白。但這也凸顯了出借帳戶的巨大風險,務必三思。

案例二:我的帳戶被凍結了,判決無罪後能解凍嗎?

情境故事: 王先生的銀行帳戶因為一起貪污案件在偵查階段就被檢察官凍結了。經過漫長的訴訟過程,法院最終判決王先生無罪確定,證明了他的清白。王先生立刻向法院聲請解除帳戶凍結。

法院怎麼說: 法院認為,既然王先生已經被判決無罪,當初凍結他帳戶的原因(保全證據或將來沒收)就已經不存在了,沒有理由再繼續限制他的財產權。因此,法院會准許王先生的聲請,撤銷凍結處分,讓他的帳戶恢復正常使用。

給您的啟示: 這代表只要您的案件經過司法程序釐清,最終證明您是清白的,那麼當初因為案件需要而凍結的帳戶,就應該被解除限制。這是法律保障您財產權,避免您權益長期受損的重要機制。

帳戶凍結了,我該怎麼辦?實務操作指引

面對帳戶凍結,正確的處理步驟能幫助您更快脫困:

  1. 立刻聯繫銀行: 這是第一步!詢問您的帳戶是被哪種原因凍結(警示帳戶?扣押?銀行自主管理?),以及是哪個機關通報或發出的指令。記下所有資訊。

  2. 釐清凍結類型,採取不同行動:

  • 如果是「警示帳戶」: 您必須向原通報的司法警察機關(通常是報案的警察局)申請解除。法院是無法直接幫您解除警示帳戶的。您需要提供相關證據,證明自己是被害人或已釐清案情。如果刑事案件已經偵查終結(不起訴、緩起訴)或判決無罪確定,請務必拿著這些證明文件向原通報機關申請解除。
  • 如果是「扣押」或「禁止處分」: 這是檢察官或法院發出的強制處分。
  • 若對檢察官的處分不服: 您可以依《刑事訴訟法》第416條,向檢察官所屬的法院聲請撤銷或變更這項處分。請注意,聲請期限通常是從您收到處分書的隔天起算10天內。
  • 若案件已偵結或審理終結: 且您的財產沒有被宣告沒收,應主動向承辦的檢察官或法院聲請發還或解除扣押。即使案件還在審理中,但凍結原因已經消失,您也可以聲請解除。

重要提醒:保護自己,預防勝於治療

  • 拒絕出借帳戶: 無論是親友或陌生人,都絕不要輕易出借您的存摺、提款卡或網路銀行帳密。即使您是無心或不知情,一旦帳戶被用於不法,您就可能被捲入刑事訴訟,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證明清白。
  • 完整保留交易紀錄: 進行任何網路交易、金錢往來或投資時,務必保留所有對話紀錄、匯款證明、交易明細等。這些資料在關鍵時刻能成為您清白的有力證據。
  • 警覺異常交易: 發現帳戶有不明款項進出,或被要求進行異常操作時,請立即向銀行或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 仔細審閱契約條款: 使用任何網路平台或簽署契約前,請務必仔細閱讀條款,特別是關於責任歸屬、違約金、帳戶凍結等內容,避免簽署顯失公平的約定。

結論

帳戶被凍結,無疑是詐騙被害人心中最沉重的負擔之一。但請記住,這並非絕境。透過了解法律、掌握正確的救濟途徑,您有權利為自己爭取清白,解除帳戶限制。這條路或許不容易,但您並不孤單。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您點亮一盞明燈,讓您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重拾對生活的掌控。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帳戶被凍結多久才能解除?

A: 解除凍結的時間不一定。警示帳戶最長可列管5年,但若刑事案件已偵結不起訴、緩起訴或判決無罪確定,您可持相關證明文件向原通報機關申請提前解除。至於扣押處分,則會隨著案件偵辦或審理進度而定,當扣押原因消失或案件終結且未諭知沒收時,即可聲請解除。

Q: 我只是借帳戶給朋友,也會有事嗎?

A: 是的,即使您只是無心或不知情地將帳戶借給朋友,一旦該帳戶被用於詐騙或洗錢,您的帳戶很可能會被列為警示帳戶,甚至您本人也可能被檢警單位約談,捲入詐欺或洗錢的刑事案件。在司法偵查中,您需要提出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和不知情,過程可能耗時耗力,因此務必謹慎,切勿輕易出借帳戶。

Q: 我被詐騙了,去報警會讓我的帳戶也被凍結嗎?

A: 不會,報警是正確且保護自己的第一步!當您向警方報案時,警方會針對詐騙集團使用的帳戶進行通報凍結,以阻斷贓款流向,保護其他潛在被害人。您的帳戶身為被害人,並不會因此被凍結。相反地,未來若有款項追回,您的帳戶可能還會收到退款。

Q: 帳戶凍結期間,生活費怎麼辦?

A: 若您的帳戶被列為警示帳戶,且是您唯一的金融帳戶,導致生活陷入困境,您可以向原通報的警察機關或金融機構申請「生活費用專戶」。經審核確認符合資格後,每月可從該專戶提領一定金額作為基本生活所需,以維持正常生活。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