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網路霸凌怎麼辦?和解自保全攻略

網路霸凌怎麼辦?和解自保全攻略

律點通
2025-06-29
5分鐘
刑事網路霸凌法律和解
LINE

網路霸凌,你不是一個人!

在這個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網路霸凌就像一場無形的風暴,可能隨時襲擊你。惡意的言論、不實的指控、私密的照片被散佈……這些行為不僅傷害你的心,更可能影響你的生活。如果你不幸成為網路霸凌的受害者,請記住:你不是一個人! 勇敢面對,運用法律的力量,你可以保護自己,讓那些施暴者為他們的行為負責。

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網路霸凌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特別是「和解」這個解決紛爭的重要方式。我們會用最白話的方式,搭配實際案例,讓你清楚知道該怎麼做,才能為自己爭取權益。

認識你的法律武器:民事與刑事責任

網路霸凌的行為,通常會同時觸犯民事和刑事的法律。了解這些,能讓你更清楚自己的權利。

名譽受損?你可以請求精神慰撫金!

當網路霸凌讓你感到羞辱、痛苦,甚至影響到你的生活時,你可以向對方要求「精神慰撫金」(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精神賠償)。這是民法賦予你的一項重要權利。

《民法》第195條第1項:「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這條法條告訴我們,如果你的名譽、隱私等權利因為對方的行為受到嚴重侵害,即使沒有實質的財產損失,你也能要求對方賠償一筆錢,來彌補你心靈上的痛苦。法院在判斷金額時,會綜合考量你和對方的身分、經濟狀況、霸凌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等因素。

罵人、說謊話?小心觸犯刑法!

網路上的惡意言論,除了民事賠償,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讓對方吃上官司。

《刑法》第309條第1項:「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這條是「公然侮辱罪」。如果對方在公開的網路平台(例如臉書社團、Dcard、PTT等),用粗鄙、輕蔑的言語直接罵你,讓你感到被羞辱,就可能構成此罪。

《刑法》第310條第1項:「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刑法》第310條第2項:「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這條是「誹謗罪」。如果對方在網路上散佈不實的謠言或消息,足以損害你的名譽,而且是故意要讓很多人知道,就可能構成此罪。如果他們是用文字或圖片來誹謗,刑責會更重喔!

和解:解決紛爭的智慧之道

「和解」是解決網路霸凌糾紛一個很常見且有效率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共識,讓爭議到此為止。

《民法》第736條:「稱和解者,謂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爭執發生之契約。」

這表示和解是一種契約,一旦簽訂,就具有法律效力。

《民法》第737條:「和解有使當事人所拋棄之權利消滅及使當事人取得和解契約所訂明權利之效力。」

和解一旦成立,就代表你放棄了和解範圍內的權利,同時也取得了和解協議中約定的新權利。所以,和解書的內容非常重要!

和解了就沒事?小心這些眉角!

案例故事:小晴與霸凌者的悔過書

小晴因為網路上的不實言論,對一位霸凌者提告。後來,霸凌者寫了一份「悔過書」給小晴,上面寫著「保證不再互相追究對方之法律責任」,小晴也簽名收下了,並撤回了刑事告訴。沒想到,事後小晴覺得精神傷害很大,想再對霸凌者提起民事求償。

結果: 法院認為,小晴收下悔過書並簽名,且悔過書的內容已經明確表示雙方同意不再追究所有民事和刑事責任,小晴當時也沒有特別聲明要保留民事求償的權利。因此,和解已經成立,小晴就必須遵守,不能再要求賠償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和解契約一旦成立,就對雙方有約束力。 在簽署任何和解文件時,一定要看清楚和解的範圍,是不是包含了所有民事、刑事責任。如果沒有特別註明要保留某些權利,很可能就被視為全部放棄了!

違約金怎麼算?法院會幫你把關!

有時候,和解協議會約定「違約金」,如果對方沒有履行和解內容,就要支付這筆錢。但如果約定的違約金太高,法院是可以調整的。

案例故事:阿哲與廠商的違約金

阿哲和一家廠商因為網路上的言論糾紛達成和解,約定雙方都不能再發表負面言論。後來,廠商卻又在臉書社團發文攻擊阿哲,阿哲氣得依照和解契約,要求廠商支付高達100萬元的懲罰性違約金。

結果: 法院認定廠商確實違反了和解約定,應該支付違約金。但法院也考量到廠商面臨的經營壓力,以及廠商的行為對阿哲造成的實際損害並沒有到100萬元那麼嚴重,最後根據《民法》第252條,將違約金酌減到3萬元。

這個案例說明:和解契約中的違約金條款雖然有效,但如果金額明顯不合理,法院有權力調整。 這也是為了保障雙方的公平性。

被霸凌了怎麼辦?給你的實用行動指南

如果你不幸遇到網路霸凌,別慌!以下是一些你可以採取的行動:

1. 證據保全最重要!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無論你未來是否要提告或和解,充足的證據是保護自己的基礎。請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 立即截圖/錄影: 截下所有霸凌內容的畫面,包括貼文、留言、私訊、圖片、影片等。務必截到發文者的帳號、發文時間、平台名稱(例如臉書、IG、Dcard、PTT等)。
  • 保存連結: 記下所有相關網頁的網址連結。
  • 時間戳記: 最好能有時間戳記,證明這些證據是在特定時間點存在的(例如用手機拍照時會自動記錄時間,或用某些工具截圖)。
  • 多方備份: 將這些證據存在不同的地方,例如雲端、隨身碟、硬碟等,避免遺失。

2. 尋求專業協助

當你收集好證據後,可以考慮尋求專業的協助。這可能包括:

  • 報警: 如果霸凌內容涉及刑事犯罪(如公然侮辱、誹謗、恐嚇等),可以向警方報案。警方會協助你調查,並可能調閱IP位址來追查加害者的身份。刑事程序的啟動,往往也能促使加害者更願意出面和解。
  • 諮詢學校輔導老師或心理諮商師: 處理情緒和心理壓力同樣重要,不要獨自承受。

3. 和解談判停看聽

如果你和對方都同意和解,請務必注意以下事項:

  • 明確和解範圍: 和解書上要清楚寫明,這次和解是針對哪些事情、哪些法律責任(例如是否包含所有民事、刑事責任)的解決。建議明確寫上「拋棄所有民、刑事法律追訴權」或「其餘請求拋棄」等字樣,以免日後還有爭議。
  • 具體履行內容: 和解內容要越具體越好,例如:對方要賠償多少錢、什麼時候付錢、要不要公開道歉、要不要刪除霸凌言論、以後不能再有類似行為等等。
  • 違約條款: 可以約定如果對方不遵守和解內容,需要支付多少違約金。但金額要合理,避免過高。
  • 書面化並簽名: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簽訂書面和解契約,並請雙方簽名。如果能在法院的調解程序中達成和解,效力會更強,因為法院會製作筆錄,等同於判決。

常見疑問與挑戰

言論自由無限大?名譽權也要顧!

很多人會說「這是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並不是無限上綱的。法院在處理網路言論案件時,會平衡言論自由和個人名譽權。如果對方散佈不實謠言,或惡意攻擊你的私德,即使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也可能構成侵權或犯罪。

匿名霸凌抓得到嗎?

網路霸凌常常伴隨著匿名性,這確實增加了追查加害者的難度。但並非完全無法追查!透過報警,警方可以依法向網路平台或電信公司調閱發文者的IP位址、註冊資料等,進而找出加害者。雖然有時會遇到技術或跨國的困難,但仍有機會成功。

勇敢面對,保護自己!

網路霸凌的傷害是真實存在的,但你擁有保護自己的力量。從妥善保存證據、尋求協助,到審慎進行和解,每一步都是在為自己爭取權益。記住,你的價值不應該被網路上的惡意言論所定義。勇敢站出來,讓法律成為你的後盾!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網路霸凌的證據要怎麼收集才最有效?

A: 最有效的方式是截圖或錄影所有霸凌內容,並確保畫面中包含發文者的帳號、發文時間、以及所屬的網路平台名稱(如臉書、Dcard、IG等)。同時,務必保存這些貼文或訊息的原始連結。這些證據越完整,越能證明霸凌行為確實發生,也有助於後續追查加害者的身份。

Q: 如果我因為網路霸凌感到很痛苦,可以請求多少精神慰撫金?

A: 精神慰撫金的金額沒有固定標準,法院會綜合考量多種因素。例如,霸凌行為的嚴重程度(是單次還是長期?內容多惡毒?)、對你造成的實際影響(是否影響學業、人際關係、身心健康?)、你和對方的身份、經濟狀況等。你可以向律師諮詢,評估一個合理的請求金額範圍。

Q: 如果對方不願意和解,我該怎麼辦?

A: 如果對方不願意和解,或提出的和解條件不合理,你仍然可以選擇透過法律途徑解決。你可以向警方報案提起刑事告訴,讓檢警介入調查;同時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法律程序雖然比較耗時,但能強制對方為其行為負責。

Q: 和解後對方又繼續霸凌我,我該怎麼辦?

A: 如果和解協議中已明確約定對方不得再為類似行為,且有約定違約金條款,你可以依和解契約向對方請求違約金。如果對方行為嚴重到再次構成公然侮辱或誹謗等罪名,你也可以重新報警或提告,因為這已經是新的侵權或犯罪行為。記得再次收集新的證據!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