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網路霸凌和解秘訣:青年必懂的法律自保術

網路霸凌和解秘訣:青年必懂的法律自保術

律點通
2025-06-29
5分鐘
刑事網路霸凌和解協議
LINE

嘿,年輕的你!是不是正因為網路上的紛爭,捲入了法律案件,感到一頭霧水、不知所措?特別是面對「網路霸凌」這種新型態的衝突,收到傳票、警局通知,甚至被要求和解,心裡一定很慌張吧?別擔心,我是律點通,今天就要帶你深入了解,當網路霸凌事件發生時,和解到底是什麼?它有哪些法律效力?又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避免掉入陷阱?這篇文章,會用最白話的方式,幫你釐清這些關鍵問題!

網路霸凌的法律責任:為何會走到和解?

網路霸凌行為,如散布不實謠言、惡意辱罵、公布隱私等,都可能讓你惹上民事與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賠錢了事?

若你的行為不小心侵害了他人權利(例如名譽、隱私),造成損害,你就可能要負起「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這表示如果你故意或過失造成他人損失,就得賠償。網路霸凌也常造成對方精神痛苦,這時對方可請求「精神慰撫金」。

《民法》第195條第1項前段:「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精神慰撫金金額無固定標準,法院會綜合雙方身份、經濟狀況、霸凌嚴重程度等來決定。

刑事責任:小心留下案底!

除了民事賠償,網路霸凌也可能涉及刑事責任。最常見的是「公然侮辱罪」。

《刑法》第309條:「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以強暴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如果你在網路上公開罵人,就可能構成此罪。留下刑事紀錄對未來升學、找工作都可能造成影響,千萬不能輕忽!

和解是什麼?簽了就不能反悔嗎?

「和解」是透過雙方互相讓步,達成共識,來終止或預防爭議的契約。

《民法》第736條:「稱和解者,謂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之契約。」

和解一旦成立,其效力核心在於:

《民法》第737條:「和解有使當事人所拋棄之權利消滅及使當事人取得和解契約所訂明權利之效力。」

這表示一旦你簽了和解書,你等於放棄了原本可主張的權利,只能依照和解書內容行事。所以,和解書內容超級重要!

若和解是在法院訴訟中成立(「訴訟上和解」),效力更強,等同於確定判決,可以直接聲請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380條第1項:「和解成立者,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真實案例:和解陷阱與自保之道

案例一:一份悔過書,讓所有官司都沒了?

小明在網路上罵了阿華,後來寫了份「悔過書」給阿華,悔過書最後寫:「保證不再互相追究對方之法律責任。」阿華簽名接受後,撤回刑事告訴。沒想到,阿華事後又告小明要求民事賠償。

法院怎麼說: 法院認為,既然悔過書明確寫了「不再互相追究對方之法律責任」,且阿華簽名接受並撤回刑事告訴,就表示雙方已達成「全面解決」所有民事和刑事責任的共識。因此,阿華不能再就這件事要求小明賠償了。

給你的提醒: 和解協議的文字內容非常重要! 即使是悔過書,如果內容寫得太籠統,說要「不再追究所有法律責任」,而你又沒有特別註明要保留哪些權利,未來就可能不能再針對同一件事提出其他請求。簽任何文件前,務必看清楚!

案例二:被迫簽的和解書,可以不算數嗎?

小君因合約糾紛,被某公司強勢指責並威脅要告她詐欺,還會要求更高額賠償。小君在巨大壓力下,只好簽了一份和解書,答應賠償遠高於合約金額的70萬元。事後小君覺得自己被騙了,想撤銷這份和解。

法院怎麼說: 法院調查後發現,某公司確實誇大了損失,並用不實說法威脅小君,讓小君在錯誤資訊和壓力下簽了和解書。法院認為,小君是在「受詐欺或脅迫」下簽的和解,所以她有權利撤銷這份和解,讓它從一開始就無效。

給你的提醒: 雖然和解書有很強的法律效力,但如果你是在被騙(詐欺)或被威脅(脅迫) 的情況下簽的,法律還是會保護你,讓你有機會撤銷這份和解。

《民法》第92條第1項:「因被詐欺或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

這條文是你的護身符,但務必把握時效,通常要在知道被騙或脅迫終止後一年內,或和解成立後十年內提出。

和解時保護自己的關鍵要點

面對網路霸凌的法律問題,無論你是被告還是被害人,以下幾點是你在和解時一定要注意的:

  • 證據保全最重要! 完整保留網路霸凌的對話紀錄、截圖、影片、錄音,以及和解過程中的溝通紀錄。

  • 和解範圍要寫清楚! 和解書上要明確寫清楚,這次和解是只解決刑事?還是民事?還是兩者都包含?若要一勞永逸,應寫明「雙方對於本件爭執事件之所有民、刑事請求權均拋棄」等字樣。

  • 協議內容務必書面化! 任何和解協議都應白紙黑字寫下來,內容具體不模糊,並由雙方親自簽名。

  • 違約金條款要合理! 如果約定有違約金,金額要合理。若金額太高,法院有權調低(《民法》第252條)。

  • 感覺不對勁,要懂得撤銷! 若懷疑自己是在被騙或被威脅下簽了和解書,盡快尋求協助,並在法律規定時效內行使撤銷權。

結語

網路世界雖然方便,但其中的法律風險也真實存在。當你或身邊的朋友不小心捲入網路霸凌相關的法律案件時,別慌張,冷靜下來,理解「和解」的法律效力與重要性,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記住,任何簽名都代表一份責任與承諾,務必仔細審閱,確保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害!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網路霸凌會有哪些常見的法律責任?

A: 網路霸凌主要會面臨兩種法律責任:一是民事上的損害賠償責任,包含財產損失和精神慰撫金(精神賠償);二是刑事責任,例如公然侮辱罪或誹謗罪,可能導致拘役、罰金甚至徒刑,並留下刑事紀錄。

Q: 精神慰撫金(精神賠償)的金額是怎麼決定的?

A: 精神慰撫金沒有固定標準,法院會綜合考量多種因素來決定一個合理的金額,例如:雙方的身份、地位、經濟狀況、霸凌行為的惡劣程度、持續時間、影響範圍,以及對被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程度等。

Q: 簽了和解書後,如果對方沒有履行和解內容怎麼辦?

A: 如果和解書有約定違約金條款,你可以依約請求違約金。如果和解是在法院訴訟程序中成立的(訴訟上和解),其效力等同於確定判決,你可以直接聲請法院強制執行,要求對方履行。

Q: 簽和解書時,有哪些細節一定要注意,才不會後悔?

A: 最重要的是要明確和解範圍,清楚載明是只解決刑事責任、民事賠償,還是兩者都包含。建議寫明「雙方對於本件爭執事件之所有民、刑事請求權均拋棄」等字樣,以避免後續爭議。所有協議內容務必書面化,並由雙方親自簽名。另外,若有約定違約金,金額應合理。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