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詐騙受害家屬指南:掌握報案與法律追訴關鍵

詐騙受害家屬指南:掌握報案與法律追訴關鍵

律點通
2025-06-21
5分鐘
刑事詐欺犯罪法律追訴
LINE

詐騙風暴襲來,家屬別慌!掌握法律,為親友找回公道

親愛的被害人家屬們,當您所愛的人不幸成為詐騙的受害者,那種震驚、憤怒與無助,我們完全能夠理解。在台灣,詐騙手法日益翻新,從假投資、假網拍到解除分期付款,無所不包。面對這樣的打擊,您或許感到茫然,不知道從何著手。別擔心,律點通將透過這篇文章,為您剖析詐騙案件的法律層面,提供清晰的報案與追訴指引,助您與親友一同走出陰霾,勇敢面對並追究不法。

認識詐騙犯罪:他們觸犯了哪些法律?

詐騙集團之所以能橫行,正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與資訊不對稱。在法律上,他們的行為主要構成以下罪名:

  • 普通詐欺罪:這是最基本的詐欺行為,指行為人為了自己或第三人的不法利益,使用欺騙手段讓被害人產生錯誤認知,進而交付財物,導致財產損失。此行為將面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的處罰。

  • 加重詐欺罪:當詐騙行為符合特定條件時,刑責會更重。例如:

《刑法》第339-4條第1項第2、3款:「犯前條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這表示,如果詐騙是三人以上共同策劃,或透過網路、電話等大眾傳播工具進行,就屬於加重詐欺,刑責會比普通詐欺來得重,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這也正是目前許多網路詐騙集團最常觸犯的類型。

  • 幫助犯:有時候,詐騙集團會找一些人來協助他們完成犯罪,例如提供銀行帳戶(俗稱「人頭帳戶」)。雖然這些人沒有直接實施詐騙,但如果他們明知或預見自己的行為會幫助詐騙,並仍提供協助,就可能構成詐欺的幫助犯,刑責會比照正犯減輕。

  • 洗錢罪:詐騙集團取得不法所得後,通常會透過各種方式掩飾金錢來源,讓錢的流向難以追查,這就是「洗錢」。提供人頭帳戶供詐騙集團轉移贓款,也可能構成幫助洗錢罪。這是因為提供帳戶協助金錢轉移,雖然不一定直接參與提款,但客觀上已對金流隱匿產生助益。

實務案例解讀:了解詐騙集團與人頭帳戶的法律責任

為了讓您更清楚這些法律概念在實際案件中如何適用,我們來看兩個改編自真實判決的案例:

案例一:我把帳戶借人,會不會有事? — 人頭帳戶的責任

小林因為缺錢,看到一則網路廣告說只要提供銀行帳戶、提款卡和密碼,就能輕鬆賺取「租金」。小林沒多想,就把自己的銀行帳戶資料寄了出去。沒想到,這個帳戶隨後就被詐騙集團用來收取被害人的詐騙款項。款項一進入小林的帳戶,很快就被提領一空。後來,警方循線查到小林的帳戶,小林因此被逮捕。

法院審理後認為,小林雖然沒有直接參與詐騙行為,但他主觀上應該能預見提供帳戶可能會被用於不法用途,例如詐騙或洗錢。雖然他沒有親自去提款或轉移贓款,但提供帳戶本身就已經幫助了詐騙集團掩飾金錢流向。因此,法院判決小林構成「幫助洗錢罪」。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隨意將自己的金融帳戶借給他人使用,即使是為了賺取小錢,也可能讓自己捲入嚴重的刑事案件。

案例二:詐騙電話打來了,但錢沒被騙走,這樣算犯罪嗎? — 詐騙未遂的認定

一群詐騙成員在海外設立機房,每天打電話回台灣,假冒檢察官、警察,謊稱被害人涉嫌洗錢,要求將錢匯入「監管帳戶」。他們分工合作,有人負責打電話、有人負責製作假公文、有人負責提供帳戶。雖然他們打了很多通電話,也說服了一些人準備匯款,但在款項實際匯出前,就被警方查獲,沒有任何被害人真正損失金錢。

法院審理後指出,即使詐騙集團最終沒有得手,只要他們已經開始實施詐騙的行為(例如打電話、傳送假資料),且有明確的犯罪意圖,就已經構成「詐欺取財未遂罪」。由於這個集團是三人以上共同犯案,所以會被認定為「加重詐欺取財未遂罪」。這個案例說明,即使沒有實際損失,詐騙的企圖和準備行為也已經觸犯法律,警方仍會積極偵辦。

親友受騙了,該怎麼辦?— 實務操作指引

當您的親友遭遇詐騙,請務必保持冷靜,並立即採取以下行動:

  1. 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這是台灣唯一的24小時反詐騙專線,也是最快速的通報管道。

《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51條:「中央主管機關應設置二十四小時檢舉通報窗口、線上檢舉平臺或報案專線,提供詐騙問題諮詢及通報或轉介相關機關(構)或團體提供心理諮商、社會救助等必要之協助。」 撥打165,您可以向警方諮詢、通報詐騙,警方會立即啟動偵辦程序,並協助您進行後續的報案與帳戶圈存凍結。

  1. 盡快聯繫匯款銀行或虛擬資產服務商:如果款項已經匯出,請務必在黃金時間內,親自或透過電話聯繫匯款銀行、電子支付機構或虛擬資產服務商。這些機構在接獲詐騙通報後,有義務協助確認交易,並配合警方啟動「警示帳戶」機制,盡力攔阻或圈存贓款。

  2. 備妥所有相關證據:報案時,請盡可能提供所有與詐騙相關的證據,例如:

  • 匯款單據、轉帳紀錄、網銀截圖
  • 與詐騙者的對話紀錄(通訊軟體截圖、簡訊)
  • 通話紀錄、詐騙電話號碼
  • 詐騙網站網址、假冒的APP連結
  • 對方的銀行帳號、虛擬貨幣地址等收款資訊
  • 任何其他能證明詐騙發生的文件或截圖

這些證據越詳細、越完整,越有利於警方偵辦,並追查詐騙集團。

給被害人家屬的溫馨提醒

面對詐騙,不只是金錢的損失,更是情感上的巨大衝擊。請記住,這不是受害者的錯,而是詐騙分子的惡劣行徑。身為家屬,您的支持與陪伴是受害者最大的力量。請鼓勵他們勇敢面對,並協助他們依循上述步驟,共同為自己和社會討回公道。透過法律途徑,我們有機會將不法之徒繩之以法,也為更多人敲響警鐘,防範於未然。

結論:攜手打擊詐騙,共同守護財產安全

詐騙無情,但法律有情。透過了解相關法條、掌握報案流程,並積極提供證據,您就能成為保護親友、打擊詐騙的重要力量。請務必記住,時間就是金錢,一旦發現受騙,請立即行動。您的每一步,都是將詐騙分子繩之以法的關鍵。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家人被騙了,第一步該怎麼做才能最大程度挽回損失?

A: 第一時間務必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進行諮詢與報案。同時,如果錢款是透過銀行轉帳或虛擬資產平台匯出,請立即聯繫您的匯款銀行或該虛擬資產服務商,提供交易明細,請求協助緊急圈存或止付。越快行動,追回款項的機會越大。

Q: 詐騙集團的成員,包括提供人頭帳戶的人,會受到什麼樣的法律處罰?

A: 詐騙集團的主謀和直接實施詐騙的人,通常會被依《刑法》的「普通詐欺罪」或「加重詐欺罪」處罰,加重詐欺的刑責更重,最高可達七年有期徒刑。至於提供人頭帳戶的人,如果明知或可預見帳戶會被用於不法,則可能構成「幫助詐欺罪」或「幫助洗錢罪」,雖然刑責會比正犯輕,但仍可能面臨數月至數年的有期徒刑,並科罰金,帳戶也會被列為警示帳戶,影響未來金融交易。

Q: 如果我的家人被詐騙,但我們手邊的證據不夠齊全,會影響案件偵辦嗎?

A: 證據的完整性確實會影響偵辦效率,但請不要因此卻步。即使證據不齊全,也請先報案,並提供您所能提供的一切資訊,例如對話紀錄截圖、可疑網址、轉帳紀錄等。警方在受理報案後,會透過職權調查其他線索。您也可以在後續偵查過程中,陸續補充新的證據。

Q: 除了報案,還有哪些資源可以幫助受害家人走出詐騙陰影?

A: 除了報案追訴法律責任外,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您可以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他們不僅提供報案協助,也會轉介心理諮商或社會救助等服務。此外,許多地方政府或民間團體也有提供法律諮詢、心理輔導或經濟扶助的資源,您可以向他們尋求協助,幫助家人重建生活。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