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感情詐騙法律自保指南:識破假結婚與守護財產

感情詐騙法律自保指南:識破假結婚與守護財產

律點通
2025-06-21
5分鐘
刑事感情詐騙婚姻法律
LINE

感情詐騙,您不是孤單一人:律點通為您點亮法律明燈

您是否正經歷感情上的傷痛與財產的損失?在感情詐騙的迷霧中,許多被害人往往感到無助與迷惘。身為律點通,我們理解您的痛楚與困境。這篇文章,將從台灣法律的角度,為您深入剖析感情詐騙中常見的「假結婚」與「詐欺取財」手法,並提供最實用的法律知識與自保建議,幫助您辨識風險,勇敢捍衛自己的權益。

假結婚?「結婚真意」才是關鍵!

在感情詐騙中,有一種常見的手法就是「假結婚」。表面上,對方與您步入禮堂,完成結婚登記,甚至舉辦婚宴,但實際上卻別有目的。台灣的法律,對於婚姻的認定,除了形式上的登記,更重要的是雙方必須有「共同生活、經營婚姻家庭」的真實意願,也就是所謂的「結婚真意」。

法律小提醒:結婚真意的認定 法院在判斷是否存在結婚真意時,會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例如:婚前認識時間、互動頻率、婚後是否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經濟是否獨立或共同負擔、是否有夫妻之實、以及親友的證詞等。如果僅是為了取得身分證件或金錢利益而結婚,就算辦了手續,這段婚姻仍可能被法院認定為無效。

【真實案例故事:看似美滿的婚姻,卻是場空】

王先生在網路結識了一位外籍人士,兩人迅速發展並登記結婚,甚至辦了隆重的婚宴。王先生滿心期待展開新生活,然而婚後,對方卻屢屢避不見面,甚至不斷以各種理由要求金錢援助。王先生驚覺不對勁,向法院求助。法院在調查後發現,儘管兩人有結婚登記,但從未共同生活,且對方明顯只為取得在台身分證件,並非真心想經營家庭。最終,法院認定這段婚姻缺乏「結婚真意」,判定婚姻無效。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婚姻的實質,遠比形式更重要。

錢財不回頭?這可能是「詐欺取財罪」!

感情詐騙通常伴隨著金錢的損失。當對方以各種虛假名義(例如:投資、急用、生病、來台費用等)誘騙您交付財物,且從一開始就無意履行承諾,這就可能構成刑法上的「詐欺取財罪」。

《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簡單來說,構成詐欺取財罪需要符合以下幾個要件:

  • 施用詐術: 對方說謊、隱瞞重要事實,讓您誤信。
  • 您陷於錯誤: 您因為對方的謊言而產生錯誤的判斷。
  • 您處分財產: 您基於錯誤判斷而交付了金錢或其他財物。
  • 您遭受財產損害: 因為交付財物而蒙受損失。
  • 對方有不法所有意圖: 對方從一開始就想不法取得您的財物。

【真實案例故事:服務不佳不等於詐騙】

張小姐透過某家號稱「合法」的婚友社尋找對象,支付了一筆不小的媒合費用。後來她覺得婚友社的服務不如預期,介紹的對象也不理想,甚至認為對方廣告不實,因此氣得告上法院,認為自己被詐騙了。然而,法院審理後發現,雖然這家婚友社可能廣告誇大,甚至沒有相關許可,但他們確實有依照約定提供媒合服務,也協助辦理了相關手續。法院認為,婚友社並沒有從一開始就想騙錢的「不法所有意圖」,而張小姐也確實得到了部分服務,因此這比較像是服務品質不佳的「消費糾紛」,而非刑法上的詐欺取財罪。這提醒我們,詐欺罪的成立,關鍵在於行為人是否有「從一開始就想騙錢」的意圖,而非單純的服務不滿意。

跨國婚姻媒合的法律紅線:別讓不法業者有機可趁!

如果您是透過婚友社或個人介紹認識外籍或大陸地區的對象,務必留意相關法律規定。台灣的《入出國及移民法》對於跨國婚姻媒合有著嚴格的限制,主要是為了避免假結婚、人口販運等問題。

《入出國及移民法》第58條(跨國婚姻媒合之禁止) 「跨國(境)婚姻媒合不得為營業項目。」 「跨國(境)婚姻媒合不得要求或期約報酬。」 「任何人不得於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以其他使公眾得知之方法,散布、播送或刊登跨國(境)婚姻媒合廣告。」

簡單來說,這條法律告訴我們:

  • 禁止營利: 跨國婚姻媒合不能當作公司或個人的賺錢生意。
  • 禁止收費: 不論是公司或個人,都不能因為媒合而向您收取任何費用,包含介紹費、手續費、服務費等。
  • 禁止廣告: 任何形式的跨國婚姻媒合廣告都是違法的。

違反這些規定,業者將面臨高額罰鍰(新臺幣2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甚至可能涉及其他刑事責任。因此,如果您遇到任何聲稱能「保證成功」、「快速辦理」並收取高額費用的跨國婚姻媒合業者,請務必提高警覺,這很可能是不法行為。

我該怎麼辦?給感情詐騙被害人的實用建議

  1. 提高警覺,仔細查證: 對於網路上認識的對象,或急於談婚論嫁、不斷索取金錢的人,務必保持理性與警惕。多方查證對方的背景、身分,不要輕信單方面的說詞。
  2. 保護財產,不輕易匯款: 任何要求您匯款、投資、代辦手續費用的要求,都要特別小心。切勿將錢財匯入陌生帳戶,或聽信對方指示操作不明的投資平台。
  3. 妥善保留證據: 這是未來維護權益的關鍵!請盡可能保留所有與對方的通訊記錄(聊天訊息、語音、視訊)、匯款證明、合約、收據、錄音錄影等,越詳細越好。
  4. 尋求官方協助: 如果您發現自己可能受騙,請立即停止與對方的金錢往來,並向相關單位求助。
  • 報警處理: 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直接前往警察局報案,提供您所掌握的所有證據。
  • 移民署諮詢: 若涉及跨國婚姻或身分問題,可向移民署(服務專線:02-2388-9393)尋求協助與諮詢。
  • 海基會(涉陸配): 若涉及大陸地區配偶,可向海基會(服務專線:02-2533-5995)諮詢。

勇敢面對,重新開始

遭遇感情詐騙絕非您的錯,您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請不要自責,更不要因此對人性失去信心。勇敢面對,積極尋求法律協助,是您重新開始的第一步。法律是您的後盾,幫助您釐清真相,找回公道,並守護您的權益。記住,您值得一個真誠、健康的關係,而不是一場騙局。勇敢踏出這一步,讓律點通與您同行!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我怎麼判斷我的婚姻是「假結婚」?

A: 法院在判斷婚姻是否為假結婚時,最核心的考量是雙方有無「結婚真意」,也就是是否真心想共同生活、經營家庭。若只是為了取得身分證件、工作許可或金錢利益,即使有辦理結婚登記,甚至辦婚宴,如果缺乏共同生活的事實、彼此了解程度不足、或一方婚後行為異常(如不斷索要金錢、避不見面),都可能被法院認定為缺乏結婚真意,進而判決婚姻無效。

Q: 我遇到聲稱能「保證成功」並收取高額費用的跨國媒合業者,這合法嗎?

A: 根據《入出國及移民法》第58條規定,跨國(境)婚姻媒合不得作為營業項目,也不得要求或期約報酬,更不能刊登相關廣告。這意味著,任何以營利為目的或收取費用的跨國婚姻媒合行為,都是違法的。如果遇到這類業者,請務必提高警覺,並可向移民署檢舉。即便他們看似提供了服務,收取費用本身就已觸法。

Q: 我被對方騙走了一大筆錢,這是詐欺嗎?我該怎麼證明?

A: 若對方以虛假的身分、承諾或謊言,讓您誤信而交付財物,且對方從一開始就有不法佔有您財物的意圖,這就可能構成刑法上的「詐欺取財罪」。證明詐欺的關鍵在於「施用詐術」和「不法所有意圖」。您需要盡可能收集所有能證明對方說謊、誘騙您匯款的證據,例如:對方的虛假身份資料、聊天記錄(顯示對方如何說謊、要求金錢)、匯款單據、通話錄音、視訊截圖等。這些證據將是您報案和後續訴訟的重要基礎。

Q: 如果我參與了「假結婚」,會不會有法律責任?

A: 是的,參與假結婚可能會面臨嚴重的法律責任。若假結婚的目的是為了使大陸地區人民非法進入臺灣地區,您可能觸犯《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的相關規定。這不僅可能導致婚姻被認定無效,還可能面臨刑事責任,例如使人非法入國罪。因此,切勿為了任何目的參與假結婚,以免觸法。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