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家人遭受傷害甚至不幸離世,這份悲痛與茫然,律點通深感不捨。在您最需要支持的此刻,我們希望能為您釐清法律上的疑問,特別是關於肇事者可能面臨的刑事責任,讓您對接下來的法律程序有更清晰的認識,為受傷的家人或已逝的親人爭取應有的公道。
了解肇事者可能面臨的刑事責任
交通事故的刑事責任,主要涉及以下幾種情況:
1. 肇事逃逸罪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4條)
這條法律的設立,是為了確保交通事故發生後,駕駛人必須留在現場,對傷者進行必要的協助,並配合警方釐清責任,避免損害擴大。即使肇事者認為自己沒有錯,只要他駕駛交通工具發生事故,導致他人受傷或死亡,卻未停下處理、未報警或未協助傷者,就擅自離開現場,就可能構成這條罪。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4條:「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項之罪,駕駛人於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傷係無過失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這表示,就算肇事者在事故中沒有過失,只要他發生事故導致有人死傷卻逃離,仍會構成肇事逃逸罪。但如果他確實是無過失,法院在量刑時會減輕或免除他的刑責,這也是法律兼顧公平的設計。
2. 過失傷害罪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這條法律處理的是因駕駛人的疏忽或不小心,導致他人身體受傷的情況。簡單來說,如果肇事者在駕駛時,沒有盡到應有的注意義務(例如:未注意車前狀況、超速、闖紅燈等),導致您的家人受傷,那麼他就會構成過失傷害罪。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因過失傷害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過失的認定會考量肇事者是否有違反交通規則,以及其疏忽行為與您家人受傷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即使您的家人在事故中也有部分責任,肇事者的過失行為仍可能成立,只是這可能會影響民事賠償的比例。
3. 加重刑責規定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肇事者在發生事故時,有特定的違規行為,例如 無照駕駛、酒駕、毒駕 等,並因此導致您的家人受傷或死亡,那麼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的規定,法院在判決時,可以將其刑責加重最高達二分之一。這顯示了法律對這些嚴重違規行為的嚴厲態度。
實際案例解析:法律如何適用?
為了讓您更具體了解這些法律條文如何適用,我們來看兩個實際案例:
案例一:無照駕駛與肇事逃逸的雙重打擊
小陳騎機車從停車場出來,沒有注意到路況,直接橫越馬路,導致為了閃避他的小黃司機阿明,失控撞上前方車輛而受傷。小陳明知道阿明受傷了,卻沒有停下來幫忙,反而騎車就跑了。法院審理後認為,小陳不僅因為無照駕駛造成阿明受傷,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加重了過失傷害的刑責,還因為肇事後逃逸,另外構成肇事逃逸罪。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即使事故發生不是故意的,但肇事後不顧傷者安危逃離,法律會給予嚴厲的制裁。
案例二:被害人有過失,肇事者仍難逃法網
另一個案例中,小李無照駕駛,在路口沒有注意號誌,與闖紅燈的行人王伯伯發生碰撞,導致王伯伯不幸離世。雖然王伯伯闖紅燈有過失,但小李不僅無照駕駛,還在事故後逃離現場。法院最終判決小李犯了無照駕駛過失致死罪(同樣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加重)以及肇事逃逸致死罪。這個案例說明,即使被害人本身有過失,肇事者只要有違規並導致事故,且在事故後選擇逃逸,仍需負起嚴重的刑事責任。
結論:為家人爭取公道,您不孤單
面對交通事故帶來的傷痛,了解肇事者的法律責任是您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一步。不論是肇事逃逸、過失傷害,還是因特定違規行為而加重的刑責,法律都提供了相應的規範。請您務必保存所有相關證據,例如:事故現場照片、醫療單據、警方筆錄等,這些都將是釐清真相、追究責任的關鍵。您的堅強,是為家人爭取公道的最大力量。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肇事者說他不是故意的,還會被判刑嗎?
A: 肇事者即使不是故意造成事故,但如果他的行為有「過失」(例如未注意車前狀況、超速等),導致您的家人受傷,仍可能構成「過失傷害罪」。至於「肇事逃逸罪」,即使肇事者對事故發生沒有過失,只要他發生事故導致有人死傷卻逃離現場,也會構成此罪。法律對「過失」和「肇事逃逸」的認定是獨立的。
Q: 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後跑掉了,我們該怎麼辦?
A: 如果肇事者逃逸,這已經構成「肇事逃逸罪」,刑責比單純的過失傷害更重。您應立即報警,提供所有您能提供的線索,例如肇事車輛的車種、顏色、車牌號碼(哪怕只記得部分)、肇事者的外貌特徵、逃逸方向等。警方會根據這些線索和現場跡證(如監視器畫面)追查。
Q: 聽說肇事者當時有酒駕,這會影響判決嗎?
A: 會的,這會嚴重影響判決。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規定,如果肇事者有酒駕、毒駕或無照駕駛等行為,並因此導致他人受傷或死亡,其刑責將會被加重最高達二分之一。這顯示法律對酒駕肇事的零容忍態度。
Q: 我們需要準備什麼證據來幫助案件調查?
A: 您可以盡力收集並保存所有與事故相關的證據,包括: 事故現場的照片或影片(車輛位置、損壞狀況、路面痕跡、號誌等)。 醫療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收據、看護費用單據等。 警方製作的筆錄、現場圖、初步分析研判表。 行車記錄器畫面、周邊監視器畫面(可請警方協助調閱)。 任何目擊證人的聯絡方式和證詞。 這些證據將有助於釐清事故責任,並在後續的法律程序中提供支持。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資料內容皆由AI生成,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