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酒測,真的能全身而退嗎?累犯被告必讀的法律指南
身為累犯被告的您,或許對法律程序已不陌生,但面對「拒絕酒測」這件事,您是否真的清楚其背後的嚴重後果?許多人以為只要不配合檢測,就能規避酒駕的刑事責任,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往往會引來比酒駕本身更直接、更嚴厲的行政罰。今天,律點通將為您深入剖析拒絕酒測的法律眉角,幫助您在關鍵時刻,做出最明智的判斷,保障自身權益。
拒絕酒測,法律怎麼說?
當您被執法員警攔查並要求進行酒測時,您的任何拒絕或消極不配合行為,都可能觸犯以下法條:
1.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最直接的行政罰
這是處理拒絕酒測最核心的法條,直接關係到您的荷包和駕照。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4項第2款:「汽機車駕駛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十八萬元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機車、吊銷其駕駛執照及施以道路交通安全講習;如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二、拒絕接受第一項測試之檢定。」
白話解釋: 只要您拒絕接受酒精濃度測試,無論是否有酒駕事實,都將面臨新臺幣18萬元的罰鍰。您的車輛會被當場移置保管,駕駛執照也會被吊銷,並強制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如果因此肇事導致他人重傷或死亡,駕照將被吊銷且終身不得再考領。
此外,根據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7條第2項前段,因拒絕酒測被吊銷駕照後,您在3年內都不得重新考領駕駛執照。更甚者,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8條規定,一旦因拒絕酒測被吊銷駕照,您持有的所有種類駕駛執照都會一併被吊銷,影響範圍極廣。
2. 《警察職權行使法》:警察的執法依據
《警察職權行使法》第8條第1項第3款賦予警察在合理懷疑您酒駕或交通工具有潛在危害時,攔停並要求您接受酒測的權力。
3. 《刑法》:酒駕的刑事責任
雖然拒絕酒測本身是行政罰,但許多人拒絕的原因,是為了規避 《刑法》第185條之3所規定的酒駕刑事責任(例如吐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可能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
4. 《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程序的規範
這部法規規範了警察執法的程序,例如第11條第2項前段規定警察在舉發違規時,應告知違規行為及法規;第19條之2則要求酒測過程應全程錄音錄影。
拒絕酒測,不只是「說不」
您可能以為,只要沒說「我拒測」,就不算拒絕。然而,法律實務上對「拒絕接受酒精濃度測試」的認定,遠比您想像的更廣泛,它不僅限於口頭明確表示拒絕,更包含了消極不配合的行為。
什麼是「消極不配合」?
即使您口頭上說願意配合,但如果出現以下行為,都可能被認定為拒絕酒測:
- 不正確吹氣: 例如假裝吹氣、氣量不足、或吹氣方式錯誤,導致酒測器無法正常判讀。
- 拖延時間: 以各種理由拖延,試圖讓體內酒精濃度下降,導致酒測失去時效性。
- 假裝身體不適: 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或無法完成吹氣。
法院會綜合判斷您當下的行為,是否實質上阻礙了酒測的進行。例如,曾有案例中,駕駛人雖口含酒測器,卻僅些微吹氣或未正確吹氣,拖延達16分鐘,最終仍被法院認定為拒絕酒測。
警察的「告知義務」:您的重要權益
司法院釋字第699號解釋明確指出,警察在您拒絕酒測前,應先行勸導並告知拒絕的法律效果。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程序保障,因為它關係到您是否在充分理解後果的情況下,做出選擇。
實務上,關於「告知義務」的範圍一直存在爭議:
- 嚴格說: 認為警察應告知所有法律效果(罰鍰、吊銷駕照、3年內不得考領、道安講習),若未告知完整,監理機關就不能裁罰未告知的部分。
- 寬鬆說: 認為法律已明定後果,警察未告知全部僅是程序瑕疵,不影響裁罰。
雖然此爭議尚未有最終定論,但許多法院判決傾向嚴格要求警察必須在現場完整告知所有法律效果,否則裁罰可能被撤銷。例如,曾有案例中,員警未在現場告知拒測後果,事後補告知也未接受當事人酒測意願,最終導致裁罰被法院撤銷。
實務操作指引:如何應對?
面對警察攔查,特別是您曾有相關經驗,更需要冷靜應對,保護自身權益:
- 配合執法,但不放棄權益: 遇警攔查請配合停車並出示證件。在酒測前,務必確認執法員警是否已明確告知您拒絕酒測的所有法律效果(罰鍰金額、吊銷駕照、不得考領期間、道安講習,甚至可能公布姓名照片等)。若告知不完整,您可以當場提出異議並要求補正。
- 避免「消極拒測」: 切勿以拖延時間、不正確吹氣、或假裝身體不適等方式規避酒測。這些行為幾乎都會被認定為拒絕酒測,後果一樣嚴重。
- 若有客觀身體狀況: 如果您確實因疾病(如肺活量不足)而無法正常吹氣,應立即告知員警並提供證明(如醫療證明),並詢問是否有替代檢測方式(如抽血)。但請注意,除非肇事,警方通常無權強制抽血,且需經您同意。
- 保存證據: 若您對執法程序有疑慮,可嘗試自行錄音錄影,或請同車乘客作證。這將是日後爭議時的重要證據。
結語
拒絕酒測的後果,往往比您想像的更為嚴峻,不僅罰鍰高昂,更會讓您失去駕駛資格長達3年,甚至影響您持有所有種類的駕照。作為累犯被告,您更應了解法律的界線與執法程序的要求。切記,在面對酒測時,清晰理解自身權利與義務,並避免任何可能被認定為拒絕的行為,才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理解法律,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警察沒有告知我所有拒測的法律後果,我可以不認帳嗎?
A: 根據司法院釋字第699號解釋,警察應先行勸導並告知拒絕的法律效果。實務上對於「所有」法律效果的範圍仍有爭議,但若員警在現場未完整告知罰鍰、吊銷駕照、以及3年內不得考領等全部後果,您有機會以此主張程序瑕疵,爭取撤銷或部分撤銷裁罰。建議您在現場就提出異議,並記錄下員警告知的內容。
Q: 我只是吹氣方式不對,為什麼會被認定為拒絕酒測?
A: 法律實務上,拒絕酒測不僅限於明確口頭拒絕,也包括「消極不配合」的行為。如果您以不正確的吹氣方式(如氣量不足、假吹)、拖延時間、或假裝身體不適等方式,導致酒測無法正常完成,法院很可能會認定您有實質上阻礙酒測的意圖,進而裁定為拒絕酒測。關鍵在於您的行為是否讓酒測無法有效進行。
Q: 拒絕酒測後,我的駕駛執照會被吊銷多久?會影響我其他種類的駕照嗎?
A: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因拒絕酒測被吊銷駕駛執照後,您在3年內不得重新考領駕駛執照。此外,這項處罰會影響您持有的所有種類駕駛執照,也就是說,即使您有汽車駕照和機車駕照,都會一併被吊銷,影響甚鉅。
Q: 拒絕酒測會不會有刑事責任?
A: 拒絕酒測本身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的行政罰,不會直接產生刑事責任。然而,執法機關通常在懷疑您有酒駕嫌疑時才會要求酒測。如果您拒測,雖然規避了當次的酒測值認定,但警方仍可能根據其他客觀事證(如酒味、步態不穩等)將您移送法辦,由檢察官或法院判斷是否有酒駕的刑事責任。因此,拒測並非完全免除刑事風險的保證。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資料內容皆由AI生成,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