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面對酒駕肇事民事賠償?別慌,律點通帶您釐清!
面對酒駕肇事後的民事賠償,您可能感到手足無措,不確定接下來該怎麼辦。這不僅牽涉到刑事責任,更可能面臨鉅額的民事賠償。作為一名初犯被告,理解相關法律責任,才能更有效地應對。別擔心,律點通將透過這篇文章,為您深入淺出地解析台灣酒駕肇事民事賠償的關鍵概念,助您掌握應對之道。
釐清您的民事賠償責任:侵權行為
酒駕肇事後的民事賠償,主要依據的是《民法》中的「侵權行為」規定。簡單來說,就是您的行為不小心或故意地侵害了他人的權利,造成了損害,您就必須負責賠償。
最核心的法條是:
《民法》第184條第1項:「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這條法規的意思是,當您酒駕時,通常會被認定為具有過失(因為您明知酒駕危險卻仍駕駛)。如果您的酒駕行為不法侵害了他人的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並導致了實際損害,且兩者間有因果關係,您就必須負起損害賠償責任。
賠償範圍有哪些?
那麼,一旦被認定有賠償責任,您可能需要賠償哪些項目呢?這主要分為「財產上損害」與「非財產上損害」兩大類:
1. 財產上損害:實實在在的支出與損失
這類損害可以用金錢衡量,主要依據《民法》第193條規定,常見項目包括:
- 醫療費用:被害人因受傷而產生的所有必要醫療支出,如掛號費、醫藥費、手術費等。
- 看護費用:若被害人因傷勢需要專人照護,且有醫師證明其必要性,這筆費用也需由您負擔。
- 增加生活上之需要:例如因傷勢而增加的交通費(往返醫院)、輔具費(拐杖、輪椅)、營養品費用等,只要是必要且有實際支出的,都可能列入。
- 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損失:若被害人因傷勢導致工作能力受損,無法正常工作或收入減少,這部分的損失您也需要賠償。法院通常會根據被害人受傷前的收入、傷勢程度及復原狀況來計算。
- 車輛毀損:若事故造成對方車輛損壞,您需賠償修復費用。如果車輛全毀,則依毀損前後的價值差額來決定賠償金額。
2. 非財產上損害:精神慰撫金
這就是俗稱的「精神賠償」,主要依據:
《民法》第195條第1項:「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當被害人因您的酒駕肇事而身心遭受痛苦時,即使沒有實際的金錢支出,也可以請求一筆相當的金額作為精神上的補償。法院會綜合考量雙方的身分、地位、資力、加害程度以及其他各種情況來核定金額,並沒有固定的標準。
「與有過失」:對方也有錯,賠償金額可以減少嗎?
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您是酒駕肇事者,如果被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或擴大也有責任,您的賠償金額是有機會被減輕的!這就是《民法》第217條第1項規定的「與有過失」:
《民法》第217條第1項:「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或免除之。」
實務上常見的「與有過失」情況包括:
- 明知駕駛人酒駕仍搭乘:如果被害人明明知道您酒後駕車,卻仍然選擇搭乘,那麼他對於事故的發生就可能被認定有部分責任。
- 未繫安全帶:若被害人未依規定繫安全帶,導致傷勢加重或損害擴大,這部分也可能被認定為與有過失。
- 未遵守交通規則:例如被害人本身也有超速、闖紅燈、未注意車前狀況等交通違規行為,導致事故發生或加劇。
法院會根據個案情節,判斷雙方過失的輕重,並依比例減輕您的賠償責任。
強制險與代位求償:保險公司會向您追討!
您投保的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會對酒駕肇事的被害人提供基本的保障(例如醫療費、失能給付、死亡給付)。根據《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27條第1項第1款及第30條規定:
- 即使您酒駕,保險公司仍會先向被害人給付保險金。
- 被害人從強制險獲得的理賠金,會從您應賠償的總金額中扣除,避免重複賠償。
- 但請注意! 保險公司在給付保險金後,會依據法律規定,向酒駕的您代位求償已支付的保險金。這表示您最終還是需要償還這筆錢給保險公司。
實務案例解析:明知酒駕仍搭乘,賠償金額會打折!
小陳和朋友阿華相約喝酒,聚會結束後,小陳明知自己已經喝了不少酒,卻還是堅持開車送阿華回家。途中,因為酒精影響,小陳不慎發生車禍,導致坐在副駕駛座的阿華受傷。阿華向小陳請求醫療費、看護費、勞動能力減損及精神慰撫金等賠償。
法院在審理此案時,認定小陳酒駕肇事應負過失責任。然而,法院也發現,阿華在明知小陳酒後駕車的情況下,仍選擇搭乘,且在事故發生時並未繫安全帶,導致其傷勢加重。因此,法院依據《民法》第217條「與有過失」的規定,減輕了小陳應賠償的金額。這提醒我們,即使是受害者,若對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有部分責任,其可請求的賠償金額也會因此減少。
初犯被告的實務操作建議
如果您不幸成為酒駕肇事的初犯被告,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應對建議:
- 積極配合調查:無論是警方筆錄或檢察官偵訊,都應積極配合,誠實陳述。這對後續的刑事與民事程序都至關重要。
- 主動與被害人協商和解:在能力範圍內,盡早與被害人協商和解,展現您的誠意。和解不僅有助於降低賠償金額,也可能對您的刑事判決產生正面影響。但請記住,和解金額不影響保險公司對您的代位求償權。
- 了解自身保險保障:確認您投保的強制險及任意險(如第三人責任險)的保障範圍,並立即通知保險公司。請特別留意,多數任意險保單會將酒駕列為除外責任,意味著保險公司可能不會替您支付任意險部分的賠償。
- 評估與主張「與有過失」 :仔細回顧事故發生經過,如果被害人有任何可能構成「與有過失」的行為(例如明知您酒駕仍搭乘、未繫安全帶、未遵守交通規則等),務必向法院主張,以爭取減輕賠償責任。
結論:面對與承擔,是最佳解方
酒駕肇事是嚴重的行為,不僅可能觸犯刑法,更會帶來沉重的民事賠償責任。作為初犯被告,最重要的是積極面對,了解自己的法律責任,並採取有效措施來處理。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釐清方向,降低心中的不安。記住,切勿酒駕,這才是保護自己與他人最根本的預防之道。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酒駕肇事後的民事賠償,大概會賠哪些項目?
A: 民事賠償主要分為財產上損害與非財產上損害。財產上損害包括醫療費、看護費、交通費、輔具費、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損失、車輛或財物毀損等。非財產上損害則是指精神慰撫金,用以賠償被害人因事故造成的精神痛苦。
Q: 我的強制險會替我支付酒駕肇事的賠償嗎?
A: 強制險會先對被害人支付保險金,保障被害人的權益。但請注意,強制險在支付後,會依法向酒駕的您追償這筆已支付的金額。您的任意險(如第三人責任險)通常會將酒駕列為除外責任,不會替您賠償,因此您仍需自行負擔大部分賠償責任。
Q: 如果對方也有闖紅燈,我酒駕肇事還要全賠嗎?
A: 不一定需要全賠。根據《民法》「與有過失」的規定,若被害人對於事故的發生或損害的擴大也有責任(例如闖紅燈、未繫安全帶、明知您酒駕仍搭乘等),法院會依據雙方過失的比例,減輕您應負的賠償金額。
Q: 我已經和被害人達成和解並支付賠償金了,是不是就沒事了?
A: 與被害人達成和解並支付賠償金,可以解決您在民事訴訟上的責任,也可能對您的刑事判決產生正面影響。但請留意,強制險保險公司在支付給被害人理賠金後,仍會向您追償這筆金額,因為酒駕屬於強制險的代位求償範圍。因此,和解不代表您完全免除所有金錢責任。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商業信譽保衛戰:妨害信用罪與誹謗的法律自保術
深入了解台灣《刑法》妨害信用罪與誹謗罪,掌握其構成要件與法律界線。本文提供商業糾紛當事人實用的預防與應對策略,助您在商業環境中捍衛企業名譽與信用,無懼不實流言侵擾。
信用受損怎麼辦?台灣法律權益與自保指南
當您的信用無故受損時,別慌張!這篇文章將深入淺出地解析台灣《刑法》妨害信用罪、誹謗罪及《公平交易法》的相關規定,透過生活化案例,教您如何辨識信用損害行為,並提供實用的法律概念與自保建議,幫助您捍衛自身權益。
企業商譽遭惡意毀損?妨害信用法律戰略指南
您的企業商譽正受惡意攻擊嗎?本篇文章深入解析台灣刑法妨害信用罪,教您如何辨識不實流言、蒐集關鍵證據,並透過實際案例了解法律如何保護您的商業信用。掌握法律武器,有效捍衛企業名譽與經濟利益,讓您不再是默默承受的受害者。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