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駕照保衛戰:行車紀錄器證據與危險駕駛罰則全解析

駕照保衛戰:行車紀錄器證據與危險駕駛罰則全解析

律點通
2025-06-25
5分鐘
刑事交通法規駕駛權益
LINE

職業駕駛注意!行車紀錄器證據,不再讓您措手不及!

身為一位職業駕駛,每天在路上奔波,最害怕的莫過於收到交通罰單,尤其是被指控「危險駕駛」!隨著行車紀錄器普及,民眾檢舉案件越來越多,許多駕駛人常疑惑:這些行車紀錄器影片到底有沒有效力?會不會被亂罰?別擔心,身為您的「律點通」,我將為您深入解析行車紀錄器證據的法律效力,並提供實用應對策略,讓您不再對罰單感到手足無措。

什麼是「危險駕駛」?您可能遇到的法條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簡稱《道交條例》)第43條第1項,是規範危險駕駛行為的核心法條。這條規定了多種可能被認定為危險駕駛的情形: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六千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一、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二、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四十公里。三、任意以迫近、驟然變換車道或其他不當方式,迫使他車讓道。四、非遇突發狀況,在行駛途中任意驟然減速、煞車或於車道中暫停。五、拆除消音器,或以其他方式造成噪音。六、在高速公路或快速公路迴車、倒車、逆向行駛。」

這代表,無論是「惡意逼車」(例如任意迫近、驟然變換車道迫使他車讓道),還是「無故驟停」(非遇突發狀況在車道中暫停),都可能構成危險駕駛,面臨高額罰鍰,甚至當場禁止駕駛。這些行為的共同點是駕駛人的「任意性」和「不當性」,以及對交通安全造成的「危險」結果。

行車紀錄器影片,為什麼會被當作證據?

許多駕駛人會問,民眾用手機或行車紀錄器拍的影片,沒有經過國家檢驗,可以當證據嗎?會不會侵犯我的隱私?

法院的答案很明確:可以!

  1. 證據能力與證明力: 法院認為,行車紀錄器有錄影功能,其影像可以還原現場,具備可驗證性,因此有作為證據的資格。即使行車紀錄器未經檢驗合格,也不影響其「證據能力」。至於影片的「證明力」(可信度),則會依據影片的清晰度、連續性、有無剪輯變造等綜合判斷。
  2. 職權調查原則: 根據《行政程序法》第36條,行政機關(如警察局)在處理案件時,有權主動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主張的限制。這表示,民眾提供的行車紀錄器影片,執法機關可以廣泛使用。
  3. 隱私權與毒樹果實理論: 法院認為,您在公共道路上開車,車型、車牌、行車方式等都是公開資訊,民眾檢舉只是提供這些公開資訊供查證,不涉及隱私權。另外,所謂的「毒樹果實理論」(非法取得的證據無效),在台灣的實務上,並不適用於一般民眾檢舉。也就是說,即使檢舉人本身有違規,也不影響他提供的影片作為證據的效力。

實務案例:看看別人怎麼被罰,學會保護自己

我們來看看兩個實際的案例,了解法院如何認定危險駕駛和行車紀錄器證據:

案例一:計程車王大哥的「惡意逼車」

某天,計程車司機王大哥在高速公路上與另一輛小客車發生行車糾紛。王大哥超車到小客車前方後,持續往左側靠,迫使小客車不得不緊急偏移車道。這整個過程被後方車輛的行車紀錄器拍下,並被檢舉。

判決結果: 法院認定王大哥的行為構成《道交條例》第43條第1項第3款的「惡意逼車」,維持了原罰單。法院強調,即使檢舉人只提供影片沒有文字說明地點,只要影片清晰,仍可作為證據。這說明了行車紀錄器在認定危險駕駛行為上的強大證明力。

案例二:貨車陳師傅的「無故驟停」與記點新制

貨車司機陳師傅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在前方無任何突發狀況下,突然驟然減速並在車道中暫停,導致後方車輛差點追撞。這段危險行為被民眾的行車紀錄器拍下並檢舉,陳師傅因此收到罰單,並被記點。

判決結果: 法院確認陳師傅的行為構成《道交條例》第43條第1項第4款的「無故驟停」。然而,法院裁定撤銷了原判決中關於「記違規點數」的部分。為什麼呢?

因為《道交條例》第63條在113年5月29日修正公布後,對於違規記點的規定有了重大改變: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3條第1項: 「汽車駕駛人違反本條例規定,除依規定處罰外,經當場舉發者,並得依對行車秩序及交通安全危害程度記違規點數一點至三點。」

這條修正意味著,只有「經當場舉發」的交通違規才會記點。而民眾透過行車紀錄器檢舉的案件,屬於「逕行舉發」,將不再記違規點數! 這對職業駕駛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好消息,雖然罰鍰依然存在,但至少記點壓力大幅減輕。

收到罰單,職業駕駛該怎麼辦?

  1. 仔細檢視罰單內容: 確認違規事實、時間、地點、舉發單位是否正確。
  2. 要求檢視檢舉影片: 這是您的權利!您可以向裁決機關申請觀看檢舉影片,確認影片是否清晰、完整、有無剪輯變造的痕跡。如果影片模糊不清或有疑慮,可以提出質疑。
  3. 提出有利證據: 如果您自己的行車紀錄器有錄到當時的狀況,或有其他監視器畫面,可以提供出來與檢舉影片比對,證明您的行為並非「任意性」或「不當性」,例如前方有突發狀況導致您必須驟停或變換車道。
  4. 了解最新記點規定: 再次提醒,如果是民眾檢舉的危險駕駛,雖然仍有罰鍰,但不會再被記違規點數。如果您的罰單上仍有記點,務必提出異議!

結論:安全駕駛,知法自保

行車紀錄器證據在交通違規案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職業駕駛,了解其證據效力、危險駕駛的認定標準,以及最新的記點規定,是保護自身權益的關鍵。謹慎駕駛,遵守交通規則,才是避免爭議的最佳方式。但若不幸遇到檢舉,請務必冷靜應對,善用法律賦予您的權利,為自己爭取最大保障!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民眾檢舉的行車紀錄器影片,沒有經過檢驗合格,可以當作證據嗎?

A: 可以的。台灣的法院普遍認為,行車紀錄器影片只要能清楚還原現場情況,並且具有可驗證性(例如沒有明顯剪輯或變造痕跡),即使沒有經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檢驗合格,也具備法律上的證據能力。關鍵在於影片內容的真實性與可信度。

Q: 如果檢舉人自己也有違規行為,他提供的行車紀錄器影片還能用來罰我嗎?

A: 原則上可以。法院的實務見解認為,英美法系所謂的「毒樹果實理論」(非法取得證據無效)並不適用於一般民眾的檢舉行為。因此,即使檢舉人自身在檢舉過程中或前後有其他違規情事,通常也不會影響他所提供的行車紀錄器影片作為證據的效力。

Q: 我被行車紀錄器檢舉危險駕駛,會被記違規點數嗎?

A: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3條的最新修正(自113年5月29日生效),交通違規的記點制度已限於「經當場舉發者」。這意味著,透過民眾行車紀錄器檢舉而成立的交通違規(屬於「逕行舉發」),將不再記違規點數。您仍會收到罰鍰,但不會被記點。

Q: 如果我覺得檢舉影片有問題,例如被剪輯過或不符合事實,我該怎麼辦?

A: 您可以向裁決機關提出異議或申訴,並具體指出您認為影片有問題的地方。例如,您可以主張影片有明顯剪輯痕跡、時間不符、或與實際路況不符。如果可以,提供您自己的行車紀錄器或其他監視器畫面作為反證,或者說明當時有何突發狀況導致您的行為,來證明影片的片面性或不實之處,以提高您的申訴成功率。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