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駕車違規被檢舉?深度解析危險駕駛與行車紀錄器證據

駕車違規被檢舉?深度解析危險駕駛與行車紀錄器證據

律點通
2025-06-25
5分鐘
刑事交通法規行政訴訟
LINE

各位改裝車主大家好,我是律點通!

相信不少車友都曾遇過類似情況:收到一張罰單,上面寫著「危險駕駛」,而證據竟然是某段行車紀錄器影片。這時候,您可能會滿頭疑問:這影片合法嗎?我的隱私權呢?我該怎麼辦?

別擔心!今天律點通就來為您深度解析,當您被指控危險駕駛,並有行車紀錄器證據時,您需要知道的法律知識和應對策略,特別是針對改裝車友們可能遇到的狀況,讓您不再霧煞煞!

收到罰單別慌!先搞懂危險駕駛是什麼

台灣的交通法規中,最常被拿來認定「危險駕駛」的,就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簡稱《道交條例》)第43條。這條法規明確列舉了幾種行為,一旦被認定,罰則可不輕: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六千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一、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三、任意以迫近、驟然變換車道或其他不當方式,迫使他車讓道。四、非遇突發狀況,在行駛途中任意驟然減速、煞車或於車道中暫停。……」

從條文中可以看到,常見的「蛇行」、「惡意逼車」、「無故急煞」等,都屬於危險駕駛的範疇。而「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則是一個彈性條款,像是在山路過彎時「側掛磨膝」等行為,也可能被認定為危險駕駛。

行車紀錄器影片,真的能當證據嗎?

許多車主會質疑:「民眾的行車紀錄器又沒有經過國家檢驗,憑什麼拿來罰我?」、「檢舉人自己開車也有問題,他拍的影片算數嗎?」這些都是常見的疑問。

證據能力與證明力

在法律上,行車紀錄器影片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證據。法院實務普遍認為,只要影片內容能清楚還原現場、沒有剪接痕跡、且能辨識車牌等資訊,即使未經國家檢驗合格,也具備「證據能力」,可以作為認定違規事實的依據。至於影片的「證明力」(也就是證明事實的強度),則會綜合影片清晰度、完整性等因素來判斷。

毒樹果實理論不適用民眾檢舉

有人會提到「毒樹果實理論」,認為如果檢舉人本身有違規,他提供的證據就不該被採納。但請注意,這項理論主要適用於「公權力機關」違法取證的情況,並不適用於一般民眾檢舉交通違規。所以,就算檢舉人自己可能也有輕微違規,他提供的影片依然可能被採納為證據。

個人資料保護的權衡

您可能會擔心行車紀錄器拍到您的車輛和行為,是否侵犯了個人隱私。法院的看法是,當您在公共道路上駕車時,您的車輛外觀、車牌和行車方式等資訊,已經是公開的。而警察機關為了維護交通安全、增進公共利益,使用這些資料來舉發違規,是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規定的,並不會被認定為違法。

從實際案例看懂:法院如何認定與裁罰

為了讓您更具體了解,我們來看看兩個實際案例,這些都是真實的法院判決,只是我們將情境故事化,讓您更容易理解:

案例一:無故急煞被檢舉,記點卻撤銷!

小陳是一位熱愛改裝的車友,某天他在快速道路上,因為前方路況的誤判,突然踩了煞車,導致後方車輛差點追撞。沒想到,後方車輛的行車紀錄器錄下了全程,小陳因此被民眾檢舉,收到一張「非遇突發狀況驟然減速」的危險駕駛罰單,除了罰鍰,還被記了3點。

小陳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審理後認為,民眾提供的行車紀錄器影片確實能證明小陳有驟然減速的行為,影片證據是有效的。

但是! 法院發現,在判決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3條已經修正了!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3條(113年5月29日修正公布):「汽車駕駛人違反本條例規定,除依規定處罰外,經當場舉發者,並得依對行車秩序及交通安全危害程度記違規點數一點至三點。」

新法規定,只有「經當場舉發」的違規才會記點,而小陳的案件是「民眾檢舉」(屬於逕行舉發),並非當場舉發。由於新法對小陳更有利,法院因此撤銷了原處分中「記違規點數3點」的部分,但罰鍰仍需繳納。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

  • 行車紀錄器影片是有效的證據。
  • 重點! 如果您是透過「民眾檢舉」或「逕行舉發」收到罰單,依照最新修法,將不會被記點!務必注意這點,這對您累積點數的影響非常大。

案例二:山路過彎「磨膝」被拍,小心被認定危險駕駛!

阿翰是一位技術高超的重機車友,經常在北宜公路享受騎乘樂趣。有一次,他在過彎時,為了追求極致的壓彎角度,做出了「側掛磨膝」甚至火花四濺的動作,這些都被警方的監視器錄了下來。阿翰因此被認定為「在道路上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面臨吊扣牌照的處分。

阿翰主張警方監視器畫面侵犯了他的個人資料。但法院認為,阿翰在公共道路上的騎乘行為,本就已公開,警方為維護交通安全而利用這些影像,是符合公共利益的,不構成對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侵害。最終,阿翰的行為被認定確實屬於危險駕駛。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

  • 即使是追求極限的駕車方式,若被認定為「危險」,仍會被罰。
  • 在公共道路上的行為影像,為維護交通安全而使用,通常不會被視為侵犯隱私。

被檢舉了怎麼辦?改裝車主應對指南

收到罰單後,別只是抱怨,積極應對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 仔細檢視證據: 收到罰單時,要求舉發機關提供違規影片或照片。仔細檢視影片是否清晰、完整,能否清楚辨識您的車輛和違規行為。
  • 主張「突發狀況」: 如果您是被指控「非遇突發狀況驟然減速、煞車或暫停」,而當時確實有緊急情況(例如前方突然有障礙物、動物衝出等),務必提供證據證明,例如您自己車上的行車紀錄器畫面。法院對「突發狀況」的認定標準非常嚴格,必須是「立即發生危險之緊迫狀況」。
  • 確認舉發方式與記點: 這是最重要的!請務必確認您的罰單是屬於「當場舉發」還是「民眾檢舉/逕行舉發」。
  • 如果是「民眾檢舉」或「逕行舉發」 ,根據113年5月29日修正的《道交條例》第63條將不會被記點!如果罰單上仍有記點,您可以此為由提出申訴或行政訴訟,要求撤銷記點部分。
  • 不服裁罰可提起行政訴訟: 如果您認為裁罰不合理或證據有疑慮,可以在法定期間內(通常是收到裁決書後30天內)向管轄的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重要提醒: 任何偽造或變造證據的行為,都可能導致更嚴重的法律後果,請務必避免。

結語:知法守法,安全駕駛

身為改裝車主,我們追求的是駕駛樂趣與車輛性能的提升,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遵守交通法規」和「確保行車安全」的基礎上。當不幸遇到交通違規裁罰,特別是涉及危險駕駛時,切勿恐慌。

透過本文的解析,希望您對行車紀錄器證據的效力、危險駕駛的認定標準,以及最重要的「記點制度最新修法」有了更清楚的認識。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請記住,安全駕駛永遠是第一要務!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民眾檢舉的行車紀錄器影片,真的不需要經過國家檢驗就能作為證據嗎?

A: 是的。法院實務認為,行車紀錄器主要功能是錄影,不像測速照相需要精準的數據。只要影片內容清晰、完整,能還原現場狀況,且沒有剪輯或變造的痕跡,即使未經國家檢驗合格,也具備作為證據的資格。其真實性可以透過畫面流暢度、影片完整性等方式來驗證。

Q: 如果檢舉我的民眾自己也有違規,他提供的影片還能用來罰我嗎?

A: 通常是可以的。台灣法院目前不將「毒樹果實理論」適用於一般民眾檢舉交通違規的情況。這表示,即使檢舉人自身在錄影過程中可能存在輕微違規,只要他提供的影片真實且能清楚證明您的違規事實,該影片仍可能被採納為您違規的證據。

Q: 我被民眾檢舉危險駕駛,會被記點嗎?

A: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於113年5月29日修正公布的最新規定,透過「民眾檢舉」或「逕行舉發」的交通違規,將不再記點。記點的範圍已限縮於「經當場舉發者」。因此,若您是因民眾檢舉而收到罰單,原則上不會被記點。如果罰單上仍有記點,您可以此為由提出申訴或行政訴訟。

Q: 什麼情況下,我驟然減速或煞車才不會被認定是危險駕駛?

A: 法律規定是「非遇突發狀況」驟然減速或煞車才構成危險駕駛。所謂「突發狀況」,法院採取嚴格標準,必須是具有立即危險、非立即反應會導致事故或危及生命身體安全的緊急情況,例如前方突然有車禍、有大型障礙物掉落、或有行人/動物突然衝出等。一般的行車糾紛或前方無車阻擋等情況,通常不被認定為突發狀況。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