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車禍鑑定報告:行人被害人必懂的權益指南

車禍鑑定報告:行人被害人必懂的權益指南

律點通
2025-06-27
5分鐘
刑事交通事故損害賠償
LINE

車禍鑑定報告:行人被害人必懂的權益指南

您好,我是律點通,深知您在遭遇交通事故後,可能感到徬徨無助。身為行人,面對突如其來的車禍,除了身體的傷痛,還有許多法律程序和權益問題需要面對。其中,交通事故鑑定報告就是您在爭取權益路上,最關鍵的一份文件。它不僅能釐清事故真相,更是您請求賠償的重要依據。這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這份報告的奧秘,讓您不再對法律程序感到陌生。

什麼是交通事故鑑定報告?為什麼它對我很重要?

當車禍發生後,警方會進行初步調查,但要進一步釐清肇事原因和責任歸屬,通常需要專業的「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來協助。他們會根據現場圖、照片、筆錄、行車記錄器等所有證據,分析事故發生的經過,並判斷各方是否有過失、過失比例為何。

這份鑑定報告,在法律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是您要向對方請求醫療費、修車費、精神慰撫金,或是對方反過來主張您也有部分責任,這份報告都會是法院或調解單位判斷責任歸屬的重要參考依據

釐清責任歸屬:您必須了解的法律概念

在交通事故中,責任的認定是賠償的基礎。以下幾個重要的法律概念,您一定要知道:

1. 過失責任:駕駛人應負的責任

當駕駛人因為「過失」(例如:沒有遵守交通規則、沒有注意車前狀況、超速等)導致他人受傷或財物損害時,就必須負起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鑑定報告會詳細分析駕駛人的行為是否構成過失,以及這個過失和您的損害之間是否有直接關聯。

2. 與有過失:行人也可能有部分責任?

有時候,鑑定報告可能會指出,您作為行人,對於事故的發生或損害的擴大也有部分責任。這就是所謂的「與有過失」。

《民法》第217條第1項:「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或免除之。」

如果鑑定報告認定您有「與有過失」,法院在判決賠償金額時,可能會依據您的過失比例來減輕對方的賠償金額。

3. 法院如何看待鑑定報告?

您可能會想,鑑定報告是不是法院判決的唯一依據?答案是:不是!

《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1項:「證據之證明力,由法院本於確信自由判斷。但不得違背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

這條法規說明了法院的「自由心證原則」。雖然鑑定報告非常重要,法院通常會高度參考,但它終究只是證據之一。法院會綜合所有證據,並根據他們的經驗法則和邏輯判斷,來決定事實。如果鑑定報告有疑義、理由不清楚,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時,法院仍然會要求進一步調查,甚至可能不採納鑑定結論。

實務案例:鑑定報告如何影響判決?

以下透過兩個情境故事,讓您更了解鑑定報告在實務中的應用:

情境一:鑑定報告確認對方全責,助您獲賠

小陳在斑馬線上依綠燈號誌穿越馬路時,被一輛闖紅燈的貨車撞傷。鑑定報告明確指出貨車司機嚴重超速且闖紅燈,是造成事故的唯一原因,而小陳完全沒有肇事因素。憑藉這份有力的鑑定報告,小陳在後續的調解及訴訟中,成功獲得了合理的賠償。

情境二:鑑定報告意見不一,法院仍會深入調查

王先生騎機車經過路口時,與一輛轉彎中的計程車發生碰撞。第一次的鑑定報告認為王先生有部分過失,但第二次的覆議報告卻認為計程車司機未禮讓直行車,才是主要肇事原因。兩份鑑定報告結論矛盾,法院最終並未偏向任何一方,而是仔細檢視了現場照片、行車記錄器,並傳喚了目擊證人,綜合所有證據才做出判決。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即使鑑定報告結果不盡如人意,或出現矛盾,您仍有機會透過其他證據和程序來爭取權益。

行人被害人實務操作指引

身為行人被害人,以下是您在事故發生後,面對鑑定報告時可以採取的實用步驟:

  1. 積極申請鑑定與覆議: 事故發生後,您可以向「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申請鑑定。如果對鑑定結果不滿意,務必在收到鑑定意見書後的30天內,向「覆議會」申請覆議(僅限一次)。
  2. 仔細審閱鑑定報告: 收到報告後,請務必詳細閱讀其中的「肇事分析」和「鑑定意見」,檢查內容是否與事實相符,理由是否充分。
  3. 蒐集所有相關證據: 除了鑑定報告,您應主動蒐集並妥善保存所有與事故相關的證據,例如:警方筆錄、現場圖、照片、監視器錄影、行車記錄器畫面、醫療單據、診斷證明等。
  4. 若對報告有異議,勇於提出:: 如果您發現鑑定報告有明顯錯誤或與其他證據矛盾時,請務必向法院提出具體理由,請求法院不採納、要求鑑定單位補充說明,甚至聲請重新鑑定。

結論:掌握鑑定報告,維護您的權益

交通事故鑑定報告是您在車禍後爭取權益的關鍵文件。它能幫助您釐清肇事責任,更是您請求損害賠償的重要依據。雖然鑑定報告具有高度參考價值,但法院仍會綜合所有證據來判斷。因此,您不僅要積極參與鑑定程序,更要仔細審視報告內容,並全面蒐集其他證據。掌握這些知識與步驟,您就能更有自信地面對後續的法律程序,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益!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鑑定報告出來後,我該怎麼看懂它?

A: 鑑定報告通常會包含「一般狀況」、「肇事經過」、「肇事分析」和「鑑定意見」四大部分。您應重點關注「肇事分析」,它會說明各方駕駛或行人行為、佐證資料、路權歸屬和法規依據,並在「鑑定意見」中明確指出肇事主因、次因或有無肇事因素。理解這些內容有助於您判斷責任歸屬。

Q: 如果鑑定報告說我也有責任(與有過失),我該怎麼辦?

A: 如果報告認定您有「與有過失」,這表示您的賠償金額可能會依比例被減輕。此時,您應仔細檢視報告中認定您有過失的理由是否合理、是否有證據支持。若您認為不合理,可以提出覆議或在訴訟中提出抗辯,並提供其他證據來證明您並無過失或過失比例較低。

Q: 鑑定報告對我請求賠償有什麼影響?

A: 鑑定報告是計算損害賠償的重要依據。它釐清了肇事責任和過失比例,這些是法院判斷對方應賠償多少金額的基礎。例如,醫療費、看護費、交通費、薪資損失、精神慰撫金等,都會根據報告所認定的責任比例來計算。如果報告對您有利,您請求賠償會更有底氣。

Q: 如果我對鑑定結果不滿意,可以怎麼做?

A: 您可以在收到鑑定意見書的翌日起30天內,向「覆議會」申請覆議,且以一次為限。申請覆議時,務必詳述您不滿意的理由,並提出新的證據或質疑點。若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您可以向法院聲請轉送覆議,或在訴訟中提出具體理由,請求法院不採納該鑑定報告,並提供其他證據來支持您的主張。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