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欄毒品案件影響家庭?家人權益保障全攻略

毒品案件影響家庭?家人權益保障全攻略

律點通
2025-06-21
5分鐘
刑事毒品防制犯罪被害
LINE

毒品案件影響家庭?別擔心,法律為您的家人撐腰!

您正在努力回歸社會,這是一條不容易的路。或許您擔心,自己過去的毒品案件會不會對家人造成長期影響?當家庭因毒品問題面臨挑戰時,您的家人並非孤單無援。台灣法律提供一系列權益保障和協助措施,旨在幫助受影響的家庭成員,重新找回穩定與希望。

這篇文章將以最白話的方式,帶您認識這些重要的法律規定,並提供實用指引,讓您和您的家人了解如何主動爭取應有的權利與支持。

您的家人享有這些法律保障!

當毒品案件波及家庭時,主要有以下幾部法律可以為您的家人提供保障:

  •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 :保護因犯罪行為受害的個人及其家屬。
  •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提供受毒品問題影響的家庭輔導與支持。
  •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確保未成年子女權益不受損害。
  • 《刑事訴訟法》 :保障家屬在特定司法程序中的參與權利。

一、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為家人提供全面支持

即使您是案件中的行為人,若您的家人因案件間接受到傷害(如經濟困難、精神壓力),或因毒品犯罪引發的次生事件而受害,他們仍可能被認定為「犯罪被害人」的家屬,進而獲得保障。依據《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第13條,保護對象廣泛,涵蓋因犯罪行為致死亡、重傷者的家屬,以及涉及家庭暴力、人口販運、兒童少年受害等情況的家屬。

能獲得哪些實質幫助?這部法律明確列出了多種協助項目: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第16條:「保護機構及分會得依需求評估結果,核發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屬下列經費補助:一、緊急生活扶助及喪葬費用。二、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與身心治療、諮商及輔導費用。三、訴訟、非訟費用及律師費用。四、安置費用及房屋租金。五、生活費用、教育費用、托育及托顧費用。六、其他必要費用。」

簡單來說,您的家人在生活、醫療、法律、安置、教育等各方面,都可能獲得經濟補助和專業協助。例如,您家人可以對受刑人的假釋審查表達意見(第27條),若受刑人脫逃,警察機關也會即時通知家人並提供安全保護(第27、34條)。警方也有義務在知悉案件後24小時內,通報或轉介您的家人獲得關懷服務(第28條)。

二、其他相關法律:家庭輔導與子女保障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1條明定,政府有責任提供資源,協助因毒品問題受影響的家庭進行修復與心理輔導。此外,若您的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4-1條規定,當您因毒品案件被羈押或服刑時,司法機關會主動關心您孩子的狀況,並在發現受虐或疏忽風險時通報社政機關介入,確保孩子權益。若您的家人因案件需接受訊問,《刑事訴訟法》第248-1條規定,他們可以要求親屬、律師、社工等陪同在場,並陳述意見,以保障其權益。

法律如何實際幫助我的家人?情境案例看懂!

法律條文或許抽象,透過兩個生活化情境故事,看看這些法律如何實際幫助您的家庭:

情境一:當家庭經濟面臨困境時

阿華因毒品案件入獄,家庭頓失主要經濟來源。他的太太小美除了照顧年幼孩子,還要負擔房租和生活開銷。這時候,小美可聯繫當地的「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協會會根據《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第16條規定,評估小美一家需求,提供緊急生活扶助金、房屋租金補助,甚至孩子教育費用補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情境二:孩子成長受影響怎麼辦?

小君的父母都曾因毒品問題進出監獄。雖然小君沒有直接被施暴,但長期生活在不穩定家庭中,身心發展和學習狀況受影響。檢察官在偵辦案件時發現小君情況後,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4-1條,通報地方政府社會局。社會局隨即介入,提供小君心理輔導,並協助安排課後照顧,確保她在父母服刑期間,仍能獲得妥善照顧與成長環境。

實用指引:為家人爭取權益,您可以這樣做

了解了法律與案例,接下來就是實際行動。如果您希望為家人爭取這些權益,這裡有幾個重要的步驟:

  1. 主動聯繫「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 :這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第一步。全台各地都有「犯保協會」分會,他們是提供綜合性協助的主要窗口。無論是經濟、心理、法律,還是人身安全問題,都可以向他們求助。您可搜尋「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找到最近服務據點。
  2. 清楚表達家人的需求:與犯保協會、警方、檢察官或社工溝通時,務必清楚說明家人困境,以及希望獲得哪方面協助(如經濟補助、心理諮詢、法律諮詢、安置協助等)。
  3. 妥善保留相關證據:若家人傷害涉及醫療費用、財產損失,或有其他單據、證明,請務必妥善保存。這些資料在申請補助或協助時會很有幫助。
  4. 關心未成年子女的狀況:如果您有未成年子女,務必主動向司法或社政單位反映他們的照顧狀況,確保孩子權益受保障,不因您的案件而受影響。
  5. 注意人身安全:若案件涉及暴力或複雜情勢,請務必提醒家人注意自身安全。必要時,可透過犯保協會或警方申請人身安全維護。

結語:回歸社會,也別忘了支持家庭

社會復歸的道路上,您的家人是您最重要的支持力量。當他們因您的案件遭受困難時,您也有能力為他們做些什麼,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幫助。了解這些法律權益,積極尋求外部資源,不僅能幫助您的家人度過難關,也能讓您在回歸社會的同時,更能安心地重新開始。請相信,您和您的家人都值得擁有更好的未來。

常見問題快速解答

Q: 如果我因毒品案件被關,我的家人能獲得哪些經濟上的幫助?

A: 您的家人可能可以依據《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第16條,向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申請多種經濟補助。這包括緊急生活扶助金、喪葬費用(若有不幸)、非健保給付的醫療費用、安置費用、房屋租金、生活費用、教育費用、托育及托顧費用,甚至訴訟相關費用。這些補助會根據家人的實際需求和評估結果來核發。

Q: 我的孩子會不會因為我涉毒而受到歧視或無法上學?

A: 不會的。台灣法律特別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益。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4-1條,當父母或照顧者因毒品案件被羈押或服刑時,司法機關會主動查訪孩子的狀況,並在必要時通報社政機關介入。社政機關會提供必要的協助,如心理輔導、課後照顧等,確保孩子能繼續正常生活和受教育,不會因為父母的案件而受到歧視或影響受教權。

Q: 我的家人需要出庭作證或接受訊問時,他們會有什麼保障嗎?

A: 是的,您的家人在法律程序中是有保障的。如果他們因案件需要接受訊問,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48-1條,他們可以要求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社工人員或其信賴之人陪同在場,並陳述意見。此外,根據《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第40條,檢警在訊問時有義務告知其權利(包括隱私保護、身分保密等),並將他們的意見記錄在筆錄中。犯保協會也可以提供法律諮詢和訴訟協助。

Q: 我服刑期間,家人如何得知我的假釋審查進度或我脫逃的訊息?

A: 若您的家人被認定為犯罪被害人或其家屬,他們有權對您的假釋審查表達意見,這可以透過言詞或書面方式向您所在矯正機關提出,或委託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代為轉達。矯正機關依規定應對其身分和意見保密。此外,如果發生您脫逃的情形,矯正機關會立即通報警察機關,警察機關在評估後,應即時通知您的家人,並提供適當的人身安全保護措施。

※ 網站聲明

著作權由「律點通」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所引用資料也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相關文章推薦

需要專業法律諮詢?

立即加賴,綁定貼身法律助理

律點通
法律助理